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這節課被收錄于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劉從良老師《記念劉和珍君》

來源:山東衛視

作者:孫瑩瑩

2024-08-07 11:57:08

祝賀劉從良老師在《超級語文課》第二季第11期節目中的《記念劉和珍君》課堂被收錄于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語文教學通訊》。

 

魯迅的“冷”和“熱”

——《記念劉和珍君》課堂實錄和點評

執教:劉從良

 觀察:酈波 、倪文尖、 李強、 竇昕

(本文刊于《語文教學通訊》A刊2024年第7-8期)

一、導入

 

師:作家畢飛宇說“最冷的作家就是魯迅”,又說“魯迅的基礎體溫著實高”。這一節課我們來學習《記念劉和珍君》,大家來看一下,魯迅是“冷”,還是“熱”。我先來提問,看大家預習是不是認真。很簡單的,第一個問題,劉和珍是魯迅的——

生:學生。

師:魯迅印象中的劉和珍是怎樣的人?

生:始終微笑著的和藹的。

師:很好。假如你是魯迅,始終微笑著的和藹的學生在“三一八”這樣的慘案中被殘忍地殺害,你寫一篇紀念性的文章,會怎樣表達這種感情呢?我們來看看魯迅是怎樣寫的。

二、分析

(一)長與短

師:來,我們先進入追悼會那天的現場,就是這篇文章的開頭。請一位同學讀一下第一段。

投影+生讀

師:這一段有沒有直接表達作者感情的詞?

生:沒有,一個詞都沒有。

師:不僅沒有,看這意思,要不是程君鄭重勸告,魯迅似乎本來就沒有為劉和珍寫篇文章的打算。這是不是印證了畢飛宇說的“很冷”呢?我們來“放大”研究一下。來,請一位同學讀一讀畫線的這一句。

生:“中華民國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國立北京女子師范大學為十八日在段祺瑞執政府前遇害的劉和珍楊德群兩君開追悼會的那一天。”

師:讀了什么感覺?

生:感覺很長。

師:嗯,是很長。你注意一下,這里只有一個逗號,后面實際上是一個完整的意思,就是對前面這個時間解釋了一下,中間不要停頓,再來一遍。

(生讀。)

師:什么感覺?

生:喘不過來氣。

師:來,我們大家一起來試一下。

(生齊讀。)

師:這還不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只是一個時間狀語,就是交代一下時間。魯迅為什么要用這樣一個超長的句子來寫這個時間呢?

(生沉默。)

師:正常應該是什么樣的寫法?我們比較一下。如果改成“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劉和珍楊德群兩君追悼會那一天……”,行不行?實際上,周作人也寫了一篇關于“三一八”慘案的文章,他用到的時間就是“三月十八日下午”還有“第二天上午十時”這樣的說法。就是一個普通的時間,魯迅為什么不用這樣的寫法呢?魯迅用的這個超長的讓人讀著喘不過氣來的句子在表達感情上有什么作用?

生:讀者讀得喘不過氣來,更能表現他壓抑、悲痛的心情。

師:非常好。我們閱讀時要關注非正常表達的句子,非正常表達常常有作者獨特的意圖。不僅表現作者的悲痛,而且讓我們讀者在讀時更能體會他內心的壓抑、沉重、悲痛。請再讀一遍。

(生讀。)

師:感情也出來了。另外,大家看逗號前面,你正常寫一個事兒,就是最近發生的,肯定就是幾月幾日,但是魯迅卻加了一個“中華民國十五年”,這就像你寫今天發生的一件事兒,你還要寫公元2023年4月5日?就很奇怪。而且,這里還不是公元紀年法,它是民國紀年法,作者想表達什么?

生:諷刺吧。

師:諷刺什么?

生:堂堂的中華民國,卻出現女學生在執政府門前被殘忍殺害的情況。

師:非常好!我們想象著魯迅當時的心情再來讀一遍,體會一下他冷靜敘述下流露出的情感。

(生讀。)

師:這是用了一個長句,超長句。再往下面看第二段,大家看句式上有什么特點。先請一位同學讀一下。

生:“……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這雖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卻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夠相信真有所謂‘在天之靈’,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現在,卻只能如此而已。”

師:大家有什么發現?

生:最后一句特別短。

師:比較一下,正常是不是可以表述為“但是現在卻只能如此而已”?而這里呢?

生:這里一詞一停頓。

師:為什么要停頓呢?

生:說明內心很難過。

師:為什么說一詞一頓就很難過呢?

生:每一個詞都讓他想到了很多。

師:很好。一個詞語一頓,表明每一個詞說出來,都非常艱難,都是巨大的悲痛,是巨大的情感沖擊。

生:還有無奈。

師:補充得好。就是每一個詞說出來,作者都會想到這個殘酷的現實——始終微笑著的和藹的劉和珍已經死去了——說什么都沒有用了。這是一個讓人不愿意相信,但又不得不相信的事實;讓人難以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的悲痛的現實。每一個詞后的停頓,強化了這種情感的表達。如果改成下面的(注:即無標點的“但是現在卻只能如此而已”),僅僅表達無奈,程度就輕了。好的,讓我們帶著這種悲憤、無奈,帶著內心巨大的痛苦再來讀一遍。

(生讀。)

師:大家看,表面上看,很冷靜,但作者刻意使用長句和短句的形式,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沉痛和悲憤。

 

(二)曲與直

師:接下來,我們進入第二個現場,就是3月18日慘案發生的現場,找位同學讀一下這一段。

投影+生讀

師:你讀完什么感覺?

生:寫了很多細節。

師:是的。對于這樣的場面,按理說應該是不忍心寫出來,但這里卻寫得這么細致,連子彈的方向、槍的類型都交代得這么周到,有必要嗎?而且,這么殘忍的場面,竟然用一種平靜的客觀的語調來寫,這是不是又表現了魯迅的“冷”?請大家結合投影上的問題交流一下。

投影

為什么要寫彈“從背部入”?

為什么要寫“中了四彈”?

為什么要寫“其一是手槍”?

什么情況下會“彈從左肩入,穿胸偏右出”?

為什么要寫“頭部及胸部”,交代這么清楚?

(生交流。)

師:好。哪位同學談一下自己的看法,為什么要寫彈“從背部入”?

生:說明是偷襲。

師:建議你還原一下現場。請愿的人和阻攔的衛隊,本來是什么樣的位置?

生:面對面。

師:那子彈怎么能“從背部入”呢?

生:噢,說明在現場的學生實際已經轉身走了。

師:是呀,甚至可以說是“逃走了”。手無寸鐵的女學生,能有多大的膽子,敢跟拿著槍,拿著刀,拿著棍子的政府的衛隊對峙?你對天上放一槍,學生也就嚇跑了。據說戰場上收尸的時候,會特別關注子彈是從前胸入還是從后背入,從前胸入的就是烈士,從后背入的就是逃兵。你們明白作者想傳達什么了嗎?

生:女生沒有對衛隊構成威脅。

師:很好。制服一個人,一槍足夠了,但這里卻是“四彈”,作者為什么要寫出“中了四彈”?

生:不僅想置人于死地,還有些瘋狂。

師:嗯,你是想說他們喪心病狂吧?為什么還特意交代其一是手槍?

(生沉默。)

師:有沒有愛好軍事的同學知道?1926年那個時候,士兵用的是什么槍?

生:盒子槍。

師:用的是盒子槍或步槍,只有士官以上的人才能夠使用手槍。這意思是說,這不僅僅是普通士兵的行為,而且是官兵勾結的行為。

師:問大家一個問題,什么情況下子彈才會“從左肩入,穿胸偏右出”?我們請一位同學來描述一下。請你模擬一下子彈射出的方向,開槍的人和楊德群君,各處于什么樣的位置,請你來還原一下。

生:楊德群君應該是蹲著,或者是跪著,或者是坐在地上的,因為她是要去扶起劉和珍,但是也被擊,彈從左肩入穿胸偏右出。

師:你想得非常細致。什么時候才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很顯然,第一距離很近,第二這個人是站著的,從上往下打的。作者寫出這點想強調什么?

生:說明學生是沒有任何威脅的,已經蹲在或者跪在地上了,但是士兵就是想打死她。

師:為什么寫明“頭部及胸部”,要交代這么清楚?

生:因為都是致命的地方。

師:好的,我們還原了現場。但是大家想一下我剛才提的問題,就是魯迅為什么要這樣寫呢?

生:原文寫:“但段政府就有令,說她們是‘暴徒’!”這樣寫就是對這個問題的一個回答。

師:非常好。是回應。段政府說這些請愿的學生是暴徒,魯迅用這樣一段文字來回應,想讓大家看清楚——

生:到底誰是暴徒!

師:這不僅是殺害,簡直就是虐殺。這叫“實錄”式寫法,或者叫“證據式寫法”。這種寫法有個特點,就是必須呈現客觀,不能直接流露出情感,否則就很難達到效果。所以,我們可以想象,魯迅先生忍著巨大的悲痛,還原著他不愿意想象的畫面。真正的痛苦是無聲的無淚的,甚至是無情的,看上去很平靜,但文字克制的背后是奔涌、激蕩的難以抑制的情感,蘊藏著巨大的憤怒悲痛的情感力量。

師:大家是不是聽懂了這一點呢?我來測試一下。魯迅另外一篇文章《為了忘卻的記念》中的一段,采取了類似的寫法,給一下刑偵結論。

投影

生:“和其他二十三人”,說明這是一場集體性的屠殺,這么多的進步青年同時被殺害。“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這個殺人的時間說明是不敢公開的,是秘密殺害。“中了十彈”,說明是虐殺。

師:非常精彩!你關注到了人數、時間和“中了十彈”這三個點,得出了準確的刑偵報告。“龍華警備司令部”這個地點你們關注了嗎?司令部是干什么的?

生:是抓人的。

師:在這里被殺,那正常殺人應在哪里?

生:應該在刑場。

師:在刑場的,說明經過公開審判,但這里沒有審判,直接秘密殺害了。后面有一句“原來如此”,其后用的是省略號,請大家補出一下。

生:原來是集體的秘密的屠殺。

生:原來是殘忍的虐殺。

師:這樣對照來看,魯迅的文章不是“冷”,只是用冷靜克制的方式,表達悲憤之情,用“寓褒貶”的春秋筆法,來表現文章的戰斗性。文中更多的是外顯的直接抒情的句子,請大家找一下,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讀一讀。

生:“但是中外的殺人者卻居然昂起頭來,不知道個個臉上有著血污……。”

師:可能剛才我沒有說清楚,我說的是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你找的這一句,是一個非常有畫面感的表達感情的句子,但情感是不直接的,是活畫出殺人者的丑態,要讓大家看一看真相,看一看他們丑惡的嘴臉,讓大家深切地感受一下,這世界有兩種卑劣,一種是卑劣,一種是試圖掩飾卑劣的卑劣。

生:“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

生:“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生:“一是當局者竟會這樣地兇殘,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國的女性臨難竟能如是之從容。”

師:好的,這三個句子都是直接抒情。我也找了一句:“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竟會下劣兇殘到這地步。”

師:為什么對這一句印象深呢?因為這里的語言有問題,重復。比如說“以最壞的惡意”,就是重復的,要么說“以最壞的心思”,要么說“以最大的惡意”,為什么要重復呢?

生:這樣的重復,更能表達他內心的情感,本來就對中國人非常失望。

師:就是感覺不重復不足以表達自己的內心。后面還有,按理說有“還不料”就行了,可馬上又加上一個“也不信”,用了“下劣”還要加上“兇殘”。有一個統計,說魯迅是現代作家中詞匯量最豐富的,但是在這里我們看到魯迅有一種找不到合適的詞表達自己情感的焦灼感。在表達人的感情方面,語言永遠是捉襟見肘的,何況是魯迅這么復雜強烈的情感呢?

師:來,我們一起讀一下,體會一下這種情感。

(生齊讀。)

師:3月18日當晚,魯迅在《無花的薔薇之二》中有這么幾段文字,我來讀一下。

投影

師:語文學習是特別需要敏感性的,大家看出第一句話的邏輯問題了嗎?正常應該怎么說?

生:不但在人類中極少有,就是在禽獸中也沒有見到過。

師:這里有一個什么樣的前提?

生:人還不如禽獸。

師:可見他對人性的極度失望,甚至是絕望。就眼前這件事來說,學生為什么請愿?就是因愛我們的國家,關心我們國家的前途命運,不讓帝國主義侵害我們的權益。他們難道不想安心讀書嗎?他們沒有辦法呀,他們是多么可敬呀。然而執政府是怎么做的呢:竟將他們虐殺了!

師:其實,這種直接表達感情的,有時候感覺所有的分析都是不必要的,只需要反復讀一讀。來,大家讀一讀。

(生讀。)

師:好的。我們看到,本文中不只是有“冷”的方式,也有這些直接抒發情感“熱”的方式。通過這兩種方式,作者表達了哪些情感呢?悲肯定是有的,如果填一個字,組成一個詞,大家會填什么?

投影

師:非常好!我們會感覺每一個都對,因為魯迅內心的情感是非常復雜的。講到這里,我們大體上對魯迅為什么給人又“冷”又“熱”的感覺有了思考:因為他的作品運用多種方式表達感情,比如前面我們講的句式的長與短、感情抒發的曲與直。其實,還有一個更明顯的,不知道大家感受到沒有,就是他一會兒說“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一會兒又說“可是我實在無話可說”,在這種積極和消極,或者說進攻與退避里,也表現出“冷”和“熱”。

 

(三)說與不說

師:作者為什么要這樣說呢?我把這些話找出來了。

投影

師:我提示兩點:第一,我們這里討論為什么這樣說,指向的是情感表達;第二,大家說這種情感表達時,不能只是寫什么樣的情感,要寫出對象和原因,就是對誰的情感,因什么而產生的情感,所以要回到這句話所在的語段。我們選兩處來一起討論一下。

投影

師:這里作者為什么說“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

生:因為劉和珍“毅然預定了《莽原》全年”,非常崇拜魯迅。

師:你訂“我”辦的雜志,“我”就應該寫文章“記念”你?你們覺得魯迅就是這個意思嗎?

(生不語。)

師:這個問題可能有點難為大家了。這里我要簡要介紹一下《莽原》雜志是一本怎樣的雜志。這是1925年成立的“莽原社”創辦的進步文學雜志,由魯迅擔任主編,提倡“撕毀舊社會的假面”,注重文明批評和社會批評,宗旨是“率性而言,憑心立論,忠于現世,望彼將來”。

大家聽懂了嗎?劉和珍買作者的雜志,讀作者的雜志,說明她——

生:支持、贊同莽原社的主張。

師:實際上魯迅不是把劉和珍看作學生,而是看作——

生:知音。

師:“知音”這個詞用得太準確了。她認可“我”的想法,她是“我”的同志,是“我”的戰友,這是深切的相知,是同道的支持。她慘遭殺害,“我”應該寫,有必要寫文章,“記念”她。

投影

師:這里為什么說自己“正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

生:因為有人要忘記了?

師:誰?

生:大眾。

師:“我們”是包括所有的人的嗎?

(生點頭。)

師:大家知道“我們”這個詞的范圍是可大可小的。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看法,我覺得魯迅用的“我們”不是包括所有人。因為在魯迅心目中有很多人就不是人。你們讀的時候注意了嗎?第一部分的結尾部分,作者說“以我的最大哀痛顯示于非人間,使它們快意于我的苦痛”,這里用的是“它們”,寶蓋頭的,這些人肯定不是人。還有,第二部分的結尾部分說“忘卻的救主快要降臨了罷”,“忘卻”怎么會是救主呢?

生:忘了內心就不那么悲傷了。

師:這位同學理解得很到位。當然,我們想一下,并不是所有人都悲傷,對于庸人來說,忘卻不是他們的救主,因為不需要,他們不需要“救主”。所以,我傾向于認為這里的“我們”是同道中人,是戰友,是能夠覺醒的人,因為太痛苦,想擺脫,但責任感告訴自己絕不能擺脫。

師:所以,此處魯迅說這句話,更多是自我反省,是提醒同道中人。當時,也有很多作家寫紀念這次慘案的文章,但他們多是自我的悲傷,是旁觀者的悲傷,而魯迅卻是和青年人站在一起,他覺得青年人受的罪就是我魯迅該受的罪,所以他的悲傷和痛苦超出尋常。為了印證這一點,請大家翻一下《為了忘卻的記念》,看一下里面的這句話——“天氣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這后面就補了一句“我們是有的”,大家就明白我說的這一點了,什么叫時刻站在一起,什么叫同道中人。再看一下《記念劉和珍君》這一篇,第三部分的開頭,我們讀一下。(生齊讀。)

投影:

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劉和珍君是我的學生。學生云者,我向來這樣想,這樣說,現在卻覺得有些躊躇了,我應該對她奉獻我的悲哀與尊敬。她不是“茍活到現在的我”的學生,是為了中國而死的中國的青年。

師:這是什么意思?說劉和珍是“我”的學生,是不錯的,但她死去了,“我”還茍活著,“我”不配呀,“我”慚愧呀。

師:為什么魯迅在文中“吞吞吐吐”?因為他考慮到了不同的對象,有同志,還有敵人,有殺人者,還有無恥的文人。他在寫文章時,要在痛苦中理性地思考這樣做是不是有價值,要分清私人的悲痛與可公之于眾的悲痛,要分清有價值的表達和無價值的表達。還要,考慮寫文章的目的,顯然不只是抒情,還要戰斗,要冷靜、理性、清醒地思考自己要達成什么樣的目的,要把“匕首與投槍”刺向精準的對象,所以似乎是反反復復,欲言又止的。

三、總結

師:因為,戰斗就要清醒、理性、克制、冷靜,所以大家感受到他的“冷”;但他的內心因這種清醒而更加痛苦,情感更加強烈、炙熱,所以又表現出“熱”。比如說,大家從文中看出來了,他是不是贊同請愿?(生說“不贊同”)是的,不贊同!因為他太清醒了,這種流血是沒有用的。比如說,在寫完這篇文章之后的七年間,他又看到無數的進步青年被殘忍地殺害,社會更加黑暗,他自己都不得不到處逃亡。但即使在這樣絕望的時候,他也沒有忘記自己作為導師的責任,他強打起精神,激勵大家。他在《故鄉》的結尾說,“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藥》中,夏瑜的墳上“平空添上一個花環”。即使在本文中,他也強打起精神,鼓勵大家。我們來一起齊讀一下這一句。

投影+師生齊讀

師:將近一百年了,魯迅把世間的堅冰化成絕望的眼淚,但又用這絕望的眼淚,沸騰我們的熱血,激勵我們向前!真的猛士,將奮然前行!

 

【名家觀察】

酈波:從良老師在我們《超級語文課》節目是非常獨特的存在。而且,從良的成長是一個特別的明顯的過程,這幾輪下來,是一次比一次好。從良,特別想問你,為什么選這篇文章?因為前面兩位老師也是選魯迅作品,你為什么不去選小說?

 

劉從良:決賽“最難一課”是學生和中學老師選出來的篇目。當時有位導演看了這些篇目問我,《記念劉和珍君》為什么在里面呢?感覺不難呀,事情交代得很清楚,感情也很明確,有什么難講的?于是我就想來試一下。

 

酈波:挑戰一下,我拿給你們看看,哈哈。倪(文尖)老師,您感覺挑戰得怎么樣?您經常講魯迅,講過這一篇嗎?

 

倪文尖:這一篇確實沒講過。我覺得這節課總體是比較成功的,把握比較準確。對魯迅的復雜的情感,他的愛,他的恨,他的欲言又止,他說了好像還不夠,這樣一種表達的狀態,我覺得在解讀的意義上完成得非常到位,這是第一個比較好的。

第二個比較好的,從教學的角度講,我如果講得不妥,李強老師再來講。我覺得從良老師還是有一些比較好的授課習慣,會講一些語文學習的方法和習慣,“學語文要關注非正常的表達”,還有“要提高對語言的敏感度”,這些好像看起來很不經意的一句話,但是可能有心的孩子,會記住的。而且我相信你在平常的課堂上,肯定是經常會重復的,必要的重復永遠是必要的。當一個學生覺得你這句話太啰唆而你這句話又是重要的時候,你的教學效果恰恰就達成了。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好的習慣,這個是值得推廣的。

還有一點,我感覺到你教學的狀態可能比前面的老師要略微放松一些,為什么?因為我感覺到了你現場的自我反思。就是說,我們緊張的時候只有一個我,但是要做好一個老師,課堂中必須有好幾個我存在。我舉一個例子,就是你問了那個問題——買《莽原》,然后你一看學生好像沒反應,馬上就說“好像我有點難為大家了”,給了一個梯子,那么這就說明你的整個的教學的狀態,一個是比較投入,第二個是比較放松。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好的習慣。我們不承認有非預設的課堂,那是騙人的。我們有預設,但是如何預設才能“潤物細無聲”?越看不出來,就越是藝術的,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看不出假的。我覺得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中有真的生成。

還有一個優點,我覺得你抓文本的教學難點抓得還是比較準的。難點就在于語言所蘊含的豐厚的情感。我覺得你的方法也是對的,就是帶著學生來揣摩。事實上,你是有一些分類的——長短、曲直、說與不說。當然,我覺得可能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就是反諷。

總體上我認為這堂課還是不錯的。如果要用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來講,我覺得還是有一些可改善的空間的,主要有兩點:

第一個是,整體的篇章感。你自己是有的,但是沒有能夠有效地傳導給學生。聽下來,我覺得大家讀的好像是一個個句子一個個段落,而整個這一篇散文作為一個篇章的這一種感覺還可以加強。讓學生讀句子是重要的,因為關注到了好多他原來會滑過去的句子,但是整個這一篇的篇章感也是我們語文教學里非常關鍵的。

 

劉從良:謝謝倪老師!確實是。實際上在平常的教學中也需要注意這一點。第三輪我和魏夢琦講《我與地壇》,抓住了語言形式,但講完后我們也反思了這個問題,就是教的是“文章”,不能只有“文”,不見“章”。

 

倪文尖:是的。老師備課時可能有這樣一個考量,認為大家預習過,已經跟我一樣有對整篇文章的認知了,然后就放棄了“章”這個環節。其實,孩子是需要你去碰觸的,你不碰觸他這一塊,他就會放棄。然后和這個問題相關的,我覺得你課堂的流程和次序的設計可能應該是整、分、整,這個也符合我們閱讀的常態。如果要我來講,我就浪費兩分鐘,請學生快速地把這個文本再看一遍。這一篇抒情、敘事、議論是交織的,我可以一上來就講它有抒情、有議論,然后問大家總體上它是一篇什么樣的散文。它是一篇抒情散文,這就是定題了,這樣就有了一個整體感,然后立足于文本,讓學生發現魯迅的這一篇抒情散文跟別人的抒情散文不一樣。

我就說這些。

 

酈波:李強老師,您看,我們決賽總共6堂課,3堂就都是魯迅的。高中初中,魯迅的作品加起來有12篇。這一堂課對中學生來說,還是很復雜的。要講雜文吧,現在的中學生可能都不一定有“雜文”這個概念,可能《拿來主義》更典型一些,也更好講一些。您肯定聽了很多的魯迅作品的公開課,自己也講了很多。今天聽從良老師講《記念劉和珍君》,您感覺怎么樣?

 

李強:從這一篇來說,《記念劉和珍君》體現了魯迅獨特的抒情方式。劉從良老師給我們提供了這篇散文的一個非常獨特的上課模式,這節課有很多亮點,這些亮點值得電視機前的語文老師學習。

第一個,問題設計,完全不是“大路貨”的,都是很有個性的,都是很有思維深度的。比如,第一個環節,從長句短句入手,這就是緊緊扣住了魯迅獨特的抒情方式。

第二個,所有的比較閱讀,都選了一個非常好的和這篇課文結合的點,這個邏輯點找得非常對。比如,和《為了忘卻的記念》的對比閱讀,這個設計是一個點睛式的。一般老師講比較閱讀,喜歡說一句,《為了忘卻的記念》大家課后去看一下,這是無效的。

 

酈波:對,這肯定是無效的。

倪文尖:李老師,我申請補充一句。這節課也示范了現在比較流行的群文閱讀。有的群文閱讀真的不咋地,甚至是假的。我覺得這節課這兩個點上是比較好的:一個是找到了比較點,只有找到好的比較點,群文閱讀才是真正的有效的群文閱讀;第二個是遷移,我剛剛教了你們一個本事,你們拿過去用用看,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習慣。

 

李強:比較閱讀的目的,是通過比較增進對文本的理解。從良老師這個目的是達到了,在課堂上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這個亮點值得我們語文老師學習。因為我看現在的比較閱讀都停留在形式化表面化概念化的比較。有的甚至就是說,課后再把這篇文章去看一看,但是誰會去看?而你這種方式是有效的。

第三個,就是你自始至終先讓學生表述。比如,找出文中表達情感的句子,學生找好以后,你也找了一句,這種策略是我們今天新課標下語文教學比較提倡的。你上課總是先拋出去:你知道那個時候的手槍嗎?你知道《莽原》雜志是什么雜志嗎?看到下面沒有聲音,再補充,如果學生有了,那更好。很多老師都不是這樣講,而是直接說出來。我們一直說教師要退一點,先讓學生出來,教師往后退一退,退到什么程度?如果學生很厲害,那么退三步也未嘗不可。尤其是填空那個環節,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回答,我當時以為你是設計了一個答案——悲憤、悲痛,沒想到你是這么做的。如果是倒過來你先呈現答案,那就沒有價值。而且學生一看自己說的和答案一樣,心里就很得意的,就很有成就感的。然后你接著說,其實我們感覺它都對——這就是有層次了——然后你又問為什么,這時學生就開始真正思考了。

另外,前半堂課當中你也出現了多次語句的朗讀,是我們今天這幾堂課里面讀得最到位的。因為這是一篇獨特的表達情感的文章,獨特的語言是必須通過朗讀來體會的。

這是我聽的一場非常成功的魯迅作品課,我想它給電視機前的很多語文老師都會帶來啟迪。

 

劉從良:謝謝李老師!

 

酈波:謝謝李強老師!李老師是隆重推薦這一堂課的。竇昕老師也經常在輔導學校上這一類的課,您怎么看這節課?

 

竇昕:經常和語文老師交流,好多人提出這樣一個困惑,他們說,我們的知識體系是完備的,但是我們的方法體系是殘缺的,往往導致學生學到的是空架子。實際上這里有四個層次:知識是第一層,技巧和方法是第二層,能力是第三層,審美及人格培養是第四層。很多講得很精妙的課,有第一層和第四層,但中間第二和第三層是架空的。但是從良老師講的時候,我認為他跟我們推崇的主張是不謀而合的。他是有嚴格的方法線、技巧線的。尤其是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其中跟邏輯相關的這一條線,是常被忽視的。很多學生高中畢業了之后連這個基本能力都沒有,常常是問東答西。

第二個是找出反常點方面。今天從良老師在課上就是根據這些反常點,用演繹法去找到真相,形成語文的敏感性,最后到達了邏輯思維。所以,我覺得這節課有這樣一條很清晰很嚴密的線。

我是非常欣賞從良老師這堂課的。

 

酈波:按照時間順序,《故鄉》《祝福》《記念劉和珍君》中,這一篇應該是最難講的,但是我對從良老師是最期待的。前兩天我做了一場演講,講終身成長,講的時候我就想起了劉從良,他那種自我反省自我成長的能力特別強。剛才講完,我就和導演說,這才是回到了語文課的魯迅作品課。魯迅太深刻了太高了,很多課動不動就從魯迅身上拔一點展開來,最后講的不是魯迅的這篇課文了,跑到其他地方去了。而從良老師這堂課,我最認可的就是扎扎實實地回到語文課上,緊緊扣住了語文的語言文字,從這里進入,切入點好。技術層次,我特別認可竇昕說的,這個架構特別好,而且這種能力,我記得從良老師在第一個環節時還沒有這么凸顯,后來就越來越精彩。尤其是在細節上,剛才幾位老師講了,幾個碰撞點都非常精彩,還有三層比較,也很精彩。你剖解語文的技法剖解得很好,當然,你還要總結,不能全交給學生,你要建造“類群”,由“篇”見“類”。包括,你讓學生讀長句,可以強迫他,讓他一口氣讀下來——我剛才自己在下面試了幾次,是真的讀不下來,原文有個詞“艱于呼吸”。

 

劉從良:酈老師說的這個太好了。講的時候和學生提一下“艱于呼吸”這個詞,一下就明白了,這個詞正好是對讀這個長句的感受的注解。

 

酈波:是吧。另外,你的這三個總結如果是非常清晰、逐層推進的話,最后“涌現”的就是魯迅的技法,是水到渠成的。畢飛宇這句話,用得非常巧妙。后面可能因為時間問題,有點倉促了,你這個結尾直接回到畢飛宇這句話上,就完美至極了。

 

倪文尖:我也贊同這一點。當然,我覺得我們現在有的時候為了一次課花整個月來準備,其實也不值得,性價比不高。電影是遺憾的藝術,我們做老師的都知道。我們如果能夠把課上成遺憾的藝術,我們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劉從良:謝謝四位老師!

[責任編輯:孫瑩瑩 張筱璐 呂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下個月,青島國際時裝周奧帆中心啟航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7日訊時尚為筆,潮流為墨。9月,備受全國矚目的2024青島國際時裝周,將帶著“踏浪歸來,重繪時尚”的姿態在青島奧...[詳細]
青島新聞網 2024-08-07

日照口岸開通外貿內支線航線增至17條

全媒體記者胡艷敏報道7月31日,日照海關通過“水水中轉智能管理系統”為到港的“金興源”輪快速辦理驗放手續,標志著日照首條自煙威地區方...[詳細]
日照日報 2024-08-07
6.49億元下達!支持14省區市做好臺風、洪澇水利防汛救災工作

6.49億元下達!支持14省區市做好臺風、洪澇水利防汛救災工作

記者今天從財政部獲悉,為積極應對目前嚴峻復雜的防汛抗洪救災形勢,8月6日財政部會同水利部下達中央財政水利救災資金6.49億元,支持遼寧、...[詳細]
海報新聞 2024-08-07

青島三伏天里的“特別饋贈”,請查收!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6日訊眼下正值三伏天,雖然讓人如同置身于“烤爐”之中,卻也不時展現出藍天白云的壯麗景色,算是高溫天對人們的一...[詳細]
青島新聞網 2024-08-07

煙臺四區擬入選認定名單

本報訊近日,山東省教育廳發布《關于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申請國家評估認定名單的公示》,煙臺四區擬入選。根據《教育督導條例》和《縣域...[詳細]
煙臺日報 2024-08-07

山東:清涼消費發力 夏日經濟升溫

雪糕口味多樣且價格親民,防曬衣時尚百搭又舒適透氣,以舊換新補貼助力清涼家電銷量攀升……夏日高溫持續,清涼消費掀起一波又一波“熱浪”...[詳細]
中國山東網 2024-08-07

聚焦新職業|19個新職業,“數字職業”占一半

??7月31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布了最新一批19個新職業,其中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員、工業互聯網運維員、用戶增長運營師等“數字職業”有9...[詳細]
中國山東網 2024-08-07

暑運首月菏澤機場運輸旅客超8萬人次

本報訊8月6日,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從菏澤牡丹機場獲悉,今年7月1日至31日暑運首月,民航客流持續高位運行,面對巨大的運輸壓力,菏澤牡丹機...[詳細]
牡丹晚報 2024-08-07

聚焦新職業|19個新職業,“數字職業”占一半

??7月31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布了最新一批19個新職業,其中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員、工業互聯網運維員、用戶增長運營師等“數字職業”有9...[詳細]
新華網山東頻道 2024-08-07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