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2024-08-13 16:15:08
原標題:"數"觀煙臺 "智"引未來
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數"觀煙臺 "智"引未來
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智慧交通自動駕駛巴士、“耕海1號”海洋牧場綜合體、煙臺城市大腦、煙臺港商品車智慧滾裝示范港……8月8日至9日,“數字強省建設看山東”融媒體行抵達煙臺,開展系列采訪。此次活動由省大數據局組織,圍繞2024山東數字強省宣傳月活動“數創新質生產力,智領強省新征程”主題,對煙臺市開展聯合采訪報道,高層次、多平臺宣傳展示我市重點領域數字化建設新成效。
采訪團先后走進煙臺智慧交通自動駕駛巴士、“耕海一號”海洋牧場綜合體、萊山區黃海路街道祥隆社區、煙臺城市大腦、數發集團“數字煙臺系列展館”、煙臺港商品車智慧滾裝示范港、山東漢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恒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對煙臺市智慧交通、智慧海洋、智慧社區、數據鎮街和城市大腦建設成效深入了解。
城市生活更有“數”
——自動駕駛巴士要來啦
旅游旺季的煙臺,一輛紅藍拼色、裝有智能感知設備的新能源巴士,正沿著濱海中路上的沿海觀光景點穩速前進。停靠“漁人碼頭”站后,巴士車自動響起提示鈴,只見無人觸碰的方向盤開始轉動,自起步的車輛駛離站點的同時自動變到中間車道。“這是車端經過360度無盲區超視距感知的效果,可以看到剛剛旁邊車道并沒有車輛經過,在車內安全員不干預的情況下,自動駕駛巴士實現避讓行人及車輛后自動變道。”山東漢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解景陽介紹。
自動駕駛巴士是煙臺智慧交通專項的重點建設成果之一,也是全省首個城市開放道路環境中的自動駕駛巴士。該自動駕駛巴士車輛最遠感知距離超200米,通過路端布設攝像機、雷達、邊緣計算、RSU等設備智能網聯,車路協同技術為自動駕駛車輛提供實時信號燈狀態、交通事故、闖紅燈預警等信息。同時,基于城市級云控平臺車云協同,獲取道路上的施工路段、臨時管控信息。“綜合采集分析實時交通狀態后,車輛算法會提前進行車速、路徑規劃,保障自動駕駛車輛的行駛安全和通行效率。”解景陽說。
如何讓外地人更快了解煙臺的智慧“氣質”?在被譽為“煙臺之根”的所城里,“數字煙臺系列展館”讓數字化與煙火氣交織,既“接地氣”,又“吸人氣”。
據悉,展館活動從7月底持續到8月底,市大數據局向各市直部門、各區市以及部分重點企事業單位發出邀請函,50余家在煙數字化企業分批次進行數字煙臺成果展,借助暑假旅游旺季,向群眾及游客充分展示智慧煙臺、“東方慧眼”智能遙感星座、煙臺智慧公交、華為擎云、浪潮云、智慧海洋等數字化建設成效,參展企業還提供AI(人工智能)、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等智能化設施,讓群眾零距離感受數字化的魅力,提升群眾的參與度,擴大數字強省、數字強市工作的影響力。
城市治理更有“數”
——能“一鍵派單”的城市大腦
“觀海路與銀海路交叉口的東南方向約50米處,井蓋損壞……”在煙臺城市大腦大屏幕上,煙臺城區大街小巷一目了然,工作人員移動鼠標,可以看到城市運行中發生的“緊急、重要、一般、次要”等各類專題事件。點擊“一鍵派單”模塊,該上報點位附近網格員便會收到來自“城市大腦指揮中心”發起的通話視頻并立即處理。
接入市區兩級業務系統62個,整合基層網格1.5萬余個,實時匯聚3000多類高質量資源數據,建成72個專題庫、120個主題庫,歸集海量、鮮活的城市數據56億條的煙臺城市大腦,正高效賦能城市運行和社會治理。
“城市大腦建成城市運行、社會治理、政務服務、經濟發展、衛生健康等24個專題應用場景,具備態勢感知、指揮調度和輔助決策三大功能,與各級各部門指揮調度類系統互聯互通,實現事件跨區域、跨部門可視化指揮調度,讓民生訴求、城市管理事件由市級部門到基層網格雙向精準反饋分撥、快速處置。”煙臺市大數據中心電子政務部部長黃志忠表示。
大到城市管理,小到社區治理,城市運行得如何,都要心中有“數”。
走進萊山區黃海街道祥隆社區,智能圖書柜、健康自助體檢一體機、高空拋物監控等智能便民服務設施隨處可見。目前,社區全覆蓋高空拋物智能監控86個、智慧電梯68個、智慧井蓋100余個,堅持智能化基礎設施與系統管理平臺建設相結合,運用區塊鏈、AI算法、物聯網等技術,推動便民惠民、老年關懷和安全保障等實現智慧化管理服務。
祥隆社區是率先應用煙臺市鎮街綜合數據平臺、萊山區智慧社區平臺的社區,已打通物業管理平臺、物聯感知、視頻感知等平臺,實現上級數據直達社區、共享共用。“通過基層數據應用平臺,我們可以隨時進行網格管理,監管包括轄區內九小場所的安全。”祥隆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遲家禎說。據悉,黃海路街道依托鎮街平臺打造了9大模塊、270多項應用場景,對社區、小區、建筑、房屋、人口、黨員、機關事業單位、網格、物業、車輛等基礎信息進行歸集,實現精準治理,實現政策找人。
作為全國首創的鎮街綜合數據平臺,目前已累計下沉國家和省市數據資源166類、打造256個場景應用,實現醫保繳費擴面、各類補貼發放等66項業務自動匹配。2024年已發布兩批無需基層常態化報送數據報表清單,其中市級報表57類,試點區縣報表26類,完善部門數據報表反饋確認制度,減輕基層報表負擔。
產業升級更有“數”
——讓“藍色糧倉”更智能
位于漁人碼頭以東四十里灣海域的,是國內首個智能化大型生態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耕海1號”。“耕海1號”上5G、AI、大數據、云計算以及AIS等先進技術的運用,讓傳統海洋牧場所無法實現的“可視、可測、可控、可預警”,在“耕海1號”成為了可能。
在控制大廳里,海洋牧場大數據綜合管理平臺實時顯示溫度、鹽度、葉綠素、溶解氧、濁度等觀測數據,其利用物聯網、5G技術搭建起海洋牧場立體觀測及運營生態體系,開創“藍色糧倉+藍色文旅”智慧海洋發展新模式。
智慧海產養殖方面,洋流監測、自動投喂、魚病會診、水質監測、安全管理、人員定位、視頻調度等實現全鏈條數字化。“自動投喂系統依托智能設施實現前端感知數據實時回傳,通過對風浪、水流等數據進行實時分析,實現精準投喂,降低飼料浪費損失,用工成本減少60%以上。魚病會診系統邀請漁業專家遠程視頻會診,養殖成活率提高至98%。”耕海科技安全管理部高級經理趙全福介紹。智慧海洋文旅方面,海上旅游綜合體最大載客量630人,2023年運營以來接待游客8萬余人,已成為煙臺市海上新地標。
同樣為產業升級服務,煙臺港聚焦交通運輸數字化轉型趨勢,自2022年起推進智慧綠色滾裝碼頭建設,創建集“智能理貨+智能轉運+智能堆存+智能調度+綠色零碳”五位一體的國際領先智慧滾裝示范港,創造了滾裝港口技術多個國際領先,為全球商品車運輸產業革新提供了“中國方案”。目前已成為省內規模最大、班輪航線最多、運輸模式最全的商品車專業化碼頭。
在煙臺港汽車碼頭,一輛輛無人駕駛的小車正在貨場搬運著商品車,智能高效的背后,得益于研發了全球首個適合港口的全地形高速智能轉運AGV,其采用多傳感器數據融合、環境感知、路徑規劃等前沿技術,實現AGV在轉運過程中自主循跡、自適應巡航、精準對接,達到商品車在港自動化運輸的目標。同時,還建設了全國首個港口商品車機械式智能停車設備,打破平面堆放思想束縛,建設堆存能力提升3倍、可容納3040輛商品車、220臺/時同時作業能力的4層多維穿梭巷道式停車設備,達到向高度要空間的目的。利用周邊樓宇頂部空間,建設占地1.5萬平方米,年發電量200萬kwh的光伏發電設備,滿足商品車滾裝碼頭用電自給自足,實現商品車碼頭零碳運營。
目前,煙臺港已初步建成全球首個商品車智慧綠色滾裝碼頭,實現商品車在閘口、堆場、車庫、岸邊間的全流程智能化作業,入選交通運輸部交通強國專項試點和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
YMG全媒體記者 慕溯 秦菲 通訊員 周汝寶 明憲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