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2025-01-15 14:02:01
原標題:春運首日煙臺機場"電子眼"上崗!24小時智能監控"黃牛""黑車",半天查處兩起非法營運行為
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春運首日煙臺機場"電子眼"上崗!24小時智能監控"黃牛""黑車",半天查處兩起非法營運行為
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一年一度的春運于14日啟幕。為保障人民群眾出行安全,由煙臺市交通運輸執法監察支隊牽頭,煙臺機場公安分局、煙臺機場集團在煙臺機場開展春運首日聯合護航行動。自13日晚上至14日上午,12小時之內查獲兩輛非法營運車輛,對春運期間心存僥幸的“黃牛”“黑車”形成震懾。春運首日,全市共出動交通運輸執法人員223人次、執法車輛57輛次,設置執法點位47處,聯合公安部門61人次,共檢查各類運輸車輛1137輛次,依法立案查處行業違法案件共計19件。
記者了解到,春運首日,由煙臺市交通運輸執法監察支隊設置的智能監控及“黑車”研判預警系統正式上線,遍布機場的“電子眼”24小時監控“黃牛”“黑車”,多次從事非法營運的車輛將被列入“黑名單”,不得進入機場上車點和停車場。
“執法人員請注意,涉嫌非法營運車輛魯F**1W3,即將在網約車待租區停靠。”14日上午9點半,正在候機樓外巡邏的機場管理所執法人員對講機里傳來提醒。監控室里,這輛涉嫌非法營運的中巴車早在進入機場之前,車型、車牌號、駕駛員、行駛路線等關鍵信息,已經通過高清攝像頭被全程“鎖定”。
接到消息,執法人員聯合機場公安迅速布控,在乘客下車后立即進行取證調查。經調查,車輛駕駛員駕駛車輛搭載乘客由威海運送到蓬萊國際機場,收取每名乘客80元費用。同時,另一路執法人員依法對車輛進行查扣,并第一時間通過機場公安警務平臺,通知了離開非法營運車輛的駕駛員。從鎖定車輛直至取證執法完成,全程僅用時20分鐘。
“煙臺機場每日到港航班80余次,日均客流量1.2萬人次,而機場登記的網約車超過1萬輛,高峰期200多輛網約車同時進入停車場聽單等客。”市交通運輸執法監察支隊機場管理所負責人邊恒博介紹,今年煙臺機場T2航站樓啟用后,公共出行面積擴大,人員流動較多,部分旅客不熟悉航站樓布局,“黃牛”“黑車”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問題。“針對旅客集中反映的機場‘牛皮癬’問題,今年春運我們配齊了各種黑科技,對營運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形成有效震懾。”邊恒博表示。
記者了解到,春運開始前,煙臺市交通運輸執法監察支隊專門研發并安裝了智能監控及“黑車”研判預警系統。在監控室里,近20路高清攝像頭點位完全覆蓋了出租車、網約車上車區、停車場等關鍵點位,伴隨攝像頭拉近,大到車型、車牌,小到車輛上的刮痕都清晰可辨,監控高清視頻還能及時調取、回放近一段時間的錄像視頻,便于調查取證。同時,執法人員攜帶移動式布控球,對關鍵點位進行布控,途經布控位置的非法營運車輛,都將被布控球捕獲信息,并實時推送到監控云臺進行報警提示。
此外,此前已經有過非法營運記錄的車輛、近期高頻次、非正常進出機場的車輛的車牌號也被納入重點監控,一旦嫌疑車輛有疑似非法營運行為將立刻報警;屢次從事非法營運的車輛,將被拉進“黑名單”,無法通過閘機進入上車點和停車場。“下一步,我們還將在煙臺站、煙臺南站、芝罘站等交通樞紐啟用智能監控系統,嚴厲打擊‘黃牛’‘黑車’,保障乘客合法權益。”市交通運輸執法監察支隊黨委委員衣潔介紹。
“魯F**4D7的車主請注意,請不要在候車區吸煙。”伴隨著擴音器中傳來的廣播,被善意提醒的出租車司機師傅趕緊掐滅了煙頭。與歷年春運“黃背心”“紅袖章”穿梭于上車點維護秩序不同,今年,針對機場內的各類突發情況,執法人員通過實時監控第一時間介入,有效地提升了執法效率。
保障機場春運秩序,不但要靠“黑科技”,更要靠換位思考的溫度。13日晚上9點半,執法人員查扣了一輛以包車名義從事班線運營的面包車。執法人員在對涉嫌非法營運駕駛員依法依規處理的同時,及時聯系交運集團,安排機場巴士對隨車乘客進行了專車轉運,確保乘客及時回家。
“早晨第一架航班8點半落地到達,這是我們的上班時間。最后一班乘客離開的凌晨1點,才是我們的下班時間。”邊恒博告訴記者,他們每天在崗時間超過16個小時,步數平均突破3萬大關,一天回答各類問詢200余次,先后協助數百位乘客找回失物……這些都是他們為保障旅客安全、舒心出行,日復一日的工作。
YMG全媒體記者 楊健
通訊員 邢耀 孫健淇 攝影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