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山東網
2025-01-17 10:33:01
原標題:山東“土特產”種出富民大產業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山東“土特產”種出富民大產業
來源:大眾日報
今天下午(1月16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干字當頭 勇挑大梁”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年來,山東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在確保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持續穩產豐產的基礎上,著力做好“土特產”文章,每個區域都有特色產業,每個產業都有支撐鏈條,每個鏈條都有重點項目。
山東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于永德介紹,全省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7759萬畝,2024年克服秋糧旱澇急轉等極端氣象條件影響,全面落實農業防災減災和糧食生產關鍵技術,全省糧食總產達1142.04億斤、連續4年超過1100億斤。同時,持續深挖設施農業、畜牧業、海洋漁業、鹽堿地生產潛力,蔬菜、水果、肉蛋奶、水產品等產量,均在高基數上實現新增長。
作為“土特產”資源豐富的省份,山東建立起地方特色產業目錄,打造了壽光蔬菜、沿黃肉牛等8個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創新實施優勢特色農業全產業鏈提質增效試點,省級首批確定了棗莊石榴、黃河三角洲對蝦、濰坊蔬菜、德州玉米等14個產業鏈,每個給予5000萬元—2億元支持,推動全鏈條增值、全環節提升。在支持棗莊石榴產業發展上,圍繞石榴全產業鏈試點重點謀劃了10個項目,利用設施改變局域環境氣候從而避免石榴的凍害問題,實施石榴精深提取物及功效產品研發等5個項目,提升產業鏈附加值;在支持德州玉米產業發展上,支持5家玉米加工企業,延伸試點區玉米產業鏈條,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訂單農業型、“供銷社+種植大戶+農戶”社會服務型等聯農帶農機制,帶動農民27萬余人。
“全省14個全產業鏈提質增效試點,共投入財政資金6億多元,支持各類涉農經營主體140多家,撬動社會和金融投入25億多元,預計年產值增加過百億元。”于永德說,通過推動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流通營銷、品牌推廣有機融合,實現一產往后延、二產兩頭連、三產走高端。力爭經過3年努力,集中打造一批年產值超過50億元(主要是種植業)、100億元(主要是畜禽業、漁業),產業鏈條完整、帶動作用明顯、品牌效應顯著、聯農帶農緊密的優勢特色農業產業鏈。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農業全產業鏈的引領者和組織者,肩負著開拓市場、創新技術、帶動農戶、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使命。省農業農村廳總經濟師王乃生介紹,山東農業龍頭企業數量、規模均居全國首位,形成了國家級龍頭企業百家以上、省級龍頭企業千家以上、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萬家以上的企業矩陣。力爭到2030年,全省新增百億級龍頭企業5家以上,新增五百億級龍頭企業2家,實現千億級龍頭企業的突破,省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總數超過1500家,引領帶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農產品加工業擴量升級的同時,新業態新模式也加快發展。山東省把產業融合發展作為片區建設的鮮明特征,許多片區都成為農文旅融合的新平臺。實施鄉村休閑度假轉型行動,創新發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縣級以上非遺工坊達到2320家,新創建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2個。大力發展農村電商,推進縣鄉村物流體系建設,全省農村網上零售額實現快速增長。
于永德說,下一步,全省農業農村系統將聚焦打造更高水平的“齊魯糧倉”,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一個關鍵”,著力推動全產業鏈融合、農業綠色發展“兩個提升”,強化農業基礎設施、科技裝備、社會化服務“三個支撐”,增強資金、人才、用地、改革“四個保障”,加快形成供給安全、鏈條完整、綠色低碳、強農富農的鄉村產業發展新格局。(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