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日報
2025-01-19 13:52:01
原標題:青島自貿片區:有為自成新高地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青島自貿片區:有為自成新高地
來源:大眾日報
一年時光,春華秋實;自貿熱土,碩果累累。2024年,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以下簡稱“青島自貿片區”)高質量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擴大制度型開放,勇挑大梁,在推進更高水平開放上“打頭陣、當先鋒”并努力“領跑”全國,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進階之路。
作為全省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2024年,青島自貿片區探索形成32項高質量制度創新成果并在國家、省級層面推廣;預計外貿進出口占全市19.3%,其中出口額同比增長22.2%;限上批發銷售額約占全市26%;實際利用外資、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產值穩增提質,產業項目投資同比增長8.2%;新引進世界500強投資項目12個;新增就業3.29萬人,約占全市比重8.8%;新增企業5219戶,增幅全市第一。
制度創新催生開放新動力
針對轉關貨物申報等待時間長等痛點,青島自貿片區會同海關實施進口轉關“離港確認”模式,實現轉關單提前申報,每標箱節約物流成本約百元,口岸作業時間壓縮60%以上;針對離岸貿易普遍存在的真實性核驗難,青島自貿片區聯合外匯等部門全面構建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服務模式,帶動新型離岸貿易業務量占全省80%以上。針對企業經營項目登記和公示特色化、個性化不足等限制,青島自貿片區會同行政審批服務部門開展企業特色經營項目自主標識改革,首創“自畫像式”準入準營新機制,5000余家企業自主標識和公示特色經營項目,其中40%為“四新經濟”……
制度創新是自貿試驗區的核心和生命力所在。2024年,青島自貿片區探索形成32項高質量創新成果,覆蓋口岸便利化、綠色發展、金融創新、現代海洋等多個領域。其中,2項獲評全國自貿試驗區第五批“最佳實踐案例”,4項獲國家部委推廣、認可,26項獲省政府和省級部門推廣、認可。
徜徉青島自貿片區,明顯感受到這里處處活躍著制度創新催生的新動力,聚攏了蓬勃高昂的發展士氣,折射出發展的強大韌性與旺盛活力,帶動片區對外開放擴展新空間、展現新擔當。航運樞紐功能持續提升。服務支撐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口岸新增開國際集裝箱航線15條,海鐵聯運量連續9年居全國首位,國際船舶交易規模持續擴大,山東港口方舟智能港航口岸服務系統建成上線,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三期)、航空物流超級貨站正式運營。東北亞冷鮮食材加工交易基地新竣工5.8萬平方米,進一步夯實全市冷鏈板塊基礎。金融服務賦能產業發展。新設億元“自貿助貸”資金池,新引進財務共享、汽車租賃保險等金融類項目17個,發行專項債券22億元、同比提升46.7%。新業態新模式潛力釋放。全省首單新型易貨貿易“先進后出”“一進多出”業務落地,烏干達業務落地,新型離岸貿易核驗額穩居全省首位,易貨、離岸貿易合作國家擴展至11個。國際交流合作深度拓展。新注冊德資(德語區)企業4家,德國、日本3位國際友人獲聘2024年青島市經濟顧問。
2024年是青島自貿片區設立5周年。5年深化改革探索,青島自貿片區制度創新已從初步探索到成熟定型。“運行5年來,青島片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整體來看,青島片區有效穩固了第一梯隊位置,成為自貿試驗區建設的典范和榜樣。”商務部研究院產業所發布的青島自貿片區5周年建設發展情況評估報告認為,青島片區試點任務實施率、完成率、優質率持續提升,高質量完成了國家賦予青島片區的任務使命。
評估報告認為,青島片區緊扣國家賦予的戰略定位,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條件,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深入開展首創性、集成式探索,制度創新從初步探索逐步成熟定型,領域上實現了由“聚焦貿易”到“綜合試驗”的拓展,路徑上實現了由“單點突破”到“集成創新”的轉變,功能上實現了由“極化賦能”到“擴散帶動”的進化,效果上實現了由“試驗之田”到“高產之地”的提升。
做大做強特色產業
合生北因(青島)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基因、細胞治療藥物早期研發CRO及科研服務業務的生物技術公司,目前已在青島自貿片區建設了近300平方米的研發服務中心,吸引了20余名醫藥研發領域的專業人才加入團隊,為技術創新提供了堅實基礎。該公司首席科學家謝震表示:“片區提供了優厚的固投研發補貼、高端人才吸引政策,以及高效、主動、便捷、顧問式政務服務的營商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
產業是發展的重要支撐和關鍵動力。2024年,青島自貿片區堅持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大力培育國內外貿易和集成電路、基因科技、智能家電產業集群,構建了新生態,迸發出新活力。
青島自貿片區推動內外貿深度融合一體化發展。西海岸國際能源自貿港帶動新增內外貿易額382億元。金融機構“看融資主體資信、不看貨”企業授信風控體系首次突破,授信額10億元。山東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市場上線國際環保材料供應鏈平臺,現貨交易額突破2700億元。“區塊鏈+貿易金融”國家試點獲17部委聯合驗收(全國八家之一)。
智能制造優勢產業釋放潛能。總投資2億美元的施特勞斯凈水設備實現納統,總投資30億元的海爾水生態互聯工廠、總投資2800萬美元的日本智能控制系統等項目竣工。萬洋智能制造產業園、中集普威新能源等總投資10億級、30億級項目落戶、投產。智能家電產業畝均產值約1800萬元、稅收約50萬元,分別是全省家電產業均值的4倍、2.7倍。
集成電路新興產業擴能提質。鏈主項目一期投產運營,二期通線試生產。青島市集成電路產業園北方華創山東區域總部等5個項目新投產,累計集聚產業項目41個,總投資達到1793億元。總規模105億元的山東省魯資發展股權專項基金、青島集成電路與數字基建基金先后組建。集成電路產業年產值達35億元,同比增長190%。
生命健康未來產業持續壯大。華大健康醫療產業園竣工驗收,華大千種海洋生物基因測序項目完成310種,清原海洋生物基因編輯研發及應用項目加快施工,總投資50億元的重組人白蛋白項目報批用地,基因和細胞診療產業集群成功入列山東省未來產業集群。
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前不久,位于青島自貿片區中德生態園的荏原環境項目完成竣工驗收備案,當天就順利拿到不動產權登記證,實現“竣工即投產,完工即使用”。
荏原環境項目占地面積111.95畝,投資總額約1.2億美元,是日本獨資制造業實體項目。荏原環境工程(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田書營表示:“前期我們拿到土地證的當天,就同步取得了施工許可證,實現拿地即開工建設。后期在驗收階段驗收部門實現聯合驗收,現在完成竣工驗收備案,當天就拿到了不動產權登記證,政府高效的服務模式大大增加了我們的投資信心。”
外資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后,再實現“竣工即投產,完工即使用”,是青島自貿片區項目建設的“加速度”,也是片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縮影。
營商環境已成為區域競爭的核心指標之一。青島自貿片區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以產業發展和企業訴求為導向,著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實現了新優化,厚植了新優勢。
服務保障更加規范便捷高效。“特色經營項目自主標識新機制”等投資便利化舉措獲批國家試點。完成國土空間規劃城鎮開發邊界等4項規劃修編,房屋產權確權頒證小證辦結率88%、全市第一。高端航運服務人才培訓基地、青島中央法務區自貿法務區、海事法律域外查明中心揭牌運營。科技人才支撐作用顯著增強。新認定“專精特新”“雛鷹”“瞪羚”類企業90家,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90%以上。“才企”綜合服務平臺線下人才池突破3.2萬人。國際人才社區、青年人才發展友好型示范園區功能作用增強。綠色低碳發展理念深入踐行。在全國率先建立綠色低碳準入新機制,指導企業注冊登記自主公示1371項。中德生態園可持續發展綠色生態園區等4個案例入選2024中歐(青島)綠色與可持續發展典型案例。闖創驛城市更新項目獲GHDA環球人居設計大獎金獎。安全穩定發展環境織密筑牢。實施安全生產“百日攻堅”“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開展各領域專項檢查1127次(個),全區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向好。
在日前舉行的2025城市創新發展與國際合作大會上,青島自貿片區獲評“2024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桿園區”,這是片區連續4年獲得該稱號,展現了青島自貿片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成效。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展望未來,青島自貿片區將努力在改革創新、開放發展中再闖新路、再譜新篇,向著國際一流自貿試驗區的目標不懈奮進。
(□本版攝影 孫進濤)
①集裝箱車輛進出青島前灣綜合保稅區卡口
②青島自貿片區一瞥
③遇見自貿之美
④闖創驛園區
⑤月灣路公園
⑥中德生態園一瞥
⑦位于青島自貿片區的青島港前灣港區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