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早報
2025-01-23 09:34:01
原標題:銀鷗AF53,青島等你來過年
來源:青島早報
原標題:銀鷗AF53,青島等你來過年
來源:青島早報
這應該算是一個“傳奇”:每到1月底,愛鳥的青島人都在等候著一只海鷗現身。如果它——銀鷗AF53出現,將是它連續第12個年頭來到青島。1月21日,青島市觀鳥協會的會員們在青島極地海洋公園外的礁石灘上,依然沒有發現它的身影。這只至少21歲“高齡”的海鷗,今年還會來嗎?近段時間,觀鳥協會的會員們加大“蹲守”力度,希望早一天看到它的身影。
因為翼標而最具辨識度
雖是“四九”時節,但這些天來青島的天氣一直暖洋洋,在海邊走一走,賞賞海景,喂喂海鷗,是個不錯的選擇。
青島極地海洋公園里,前來游玩的人們絡繹不絕。穿過公園到達海邊,這里有一片礁石區,千余只海鷗在此休憩、覓食。“2014年,第一次發現AF53的身影就在這里,它的翼標很有辨識度,在一眾海鷗里顯得與眾不同。”青島市觀鳥協會副會長徐克陽告訴記者。
每年來青島的海鷗有十幾萬只,AF53身上的翼標讓它格外顯眼,或許有和它一樣每年都來青島的海鷗,也或許有比它年齡更大、來青島次數更多的,但是唯有AF53能夠讓大家在成千上萬只海鷗里一眼發現它。
翼標是世界上鳥類觀測科研人員常用的一種鳥類環志,上面刻有環志的國家、機構、地址(信箱號)和鳥環類型、編號等,便于研究候鳥遷徙動態及規律。徐克陽根據翼標信息得知,這只海鷗是德國鳥類研究員安德烈亞斯·布赫海姆于2008年在俄羅斯貝加爾湖畔環志的蒙古銀鷗,環志時已滿4歲。
貝加爾湖和青島的直線距離有2000多公里,AF53每次遷徙都需要飛過“千山萬水”。徐克陽與安德烈亞斯·布赫海姆通過郵箱取得聯系,并告訴他在青島發現了AF53的消息。“這是偉大的記錄!感謝青島的同行給我的研究提供了更翔實的資料。”后者在回復的郵件中這樣感嘆。
幾乎每年都在1月份現身
AF53與青島的“約定”充滿傳奇色彩,經過媒體報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并關注它。“今年AF53來沒來?”“你們報道的那只連續10多年來青島的海鷗是不是在極地海洋公園外面的沙灘上就能看到?”進入1月份,有市民撥打青島早報熱線82888000詢問AF53的消息。
從2014年開始到2024年,每年的1月份前后,青島的觀鳥人就開始有意識地“盯”住青島極地海洋公園外側的礁石,希望能發現AF53的身影。AF53也不讓大家失望,除了2017年4月份才出現外,其它年份里都是在1月上旬按時露面。
“十余年的時間,島城的觀鳥人心中已有一份默契和牽掛,每年到了1月份,大家都會覺得老朋友的身影就要出現了,心里就充滿期待。”徐克陽介紹,觀鳥愛好者們還約定了一件事:看到銀鷗AF53要第一時間分享消息。
/ 講述 /
希望第一個拍到它
1月21日,記者來到青島極地海洋公園附近海邊,發現這里聚集了上千只海鷗。它們有的浮動在海面上,有的則在空中飛來飛去,還有的在礁石上歇腳。游客們站在礁石上,將手中的食物拋到空中,引得海鷗們紛紛來啄食。
喂食海鷗的游客中,有好幾位家長帶著孩子。“海鷗這么干凈,孩子也喜歡。”游客李先生告訴記者,他們來自濰坊,孩子放假了就帶孩子來青島玩,這是他們第一次喂海鷗,感覺很開心,孩子們也覺得很有成就感。
李先生聽記者說起AF53的“傳奇”經歷,和孩子們一起仔細觀察每一只海鷗,“說不定我們今天就能發現它呢!”
攝影愛好者張先生最近這段時間有空就會來到這里拍一會兒,希望能夠發現AF53的身影。“太漂亮了,太傳奇了!”他告訴記者,銀鷗的喙和足都是紅色的,羽毛白多灰少,顯得特別干凈,飛到空中的時候身姿非常矯健,百看不厭,他說,AF53在攝影圈里很有名氣,大家都希望是每一年第一個拍下它身影的那個人。
/ 分析 /
遲遲沒露面
有三種可能
AF53至今還沒露面,有哪些可能?徐克陽告訴記者,充足的食物和穩定的生態環境是銀鷗棲息的重要條件,青島這兩方面的條件都具備。海鷗南飛過冬,最吸引它們的就是食物。青島人30年來為挽留海鷗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海邊投喂,讓很多海鷗留了下來不再南飛。AF53常在青島極地海洋公園外逗留,但是它也會在棧橋以及膠州灣等地休憩、覓食。
“有幾種可能,一是已經到了青島極地海洋公園外的礁石區,但我們‘蹲守’時間不夠,沒有看到它;二是它在青島的其它地方逗留,還沒有過來;第三種可能,就是因為年齡太大,出現了我們都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徐克陽說,遷徙是鳥類生命周期中最為艱苦和死亡率最高的階段,過程艱辛萬分,既要克服長途飛行的辛勞,也要克服大自然嚴峻的挑戰。作為一只“高齡”海鷗,AF53的身體機能肯定不如“年輕”海鷗,在整個遷徙過程中,它應對惡劣天氣、食物短缺或其他意外情況的能力都會下降,哪一個應對不好,結果都是致命的。
記者了解到,鳥類在遷徙活動中十分脆弱,很容易受到傷害。其中就有人類設施的影響。由于許多鳥類是在夜間遷徙,有時會把燈光當成黎明的光線,這種趨光性造成許多鳥在夜間撞上亮著燈光的建筑物或車輛。
此外,車輛也威脅著遷徙中的鳥。春秋時節車輛在公路撞上遷飛的候鳥事件是很常見的。有些公路的修建阻斷了鳥類遷移的通道。為了避免影響鳥類遷移,許多國家在動物出現頻繁的路段上都有警示動物出沒的標志,但這一對哺乳動物有效的“地下通道”對鳥的意義不大。另外,裸露的高壓線對鸛類、雕類和其它大型鳥類也是一個危險因素。有些國家正在通過對電力塔、電纜等套上塑膠管套的方法來降低對鳥類的威脅。
/ 記者手記 /
AF53見證青島愛鳥護鳥之路
青島海邊與人嬉戲的海鷗,一直以來都是青島人熱愛自然、保護鳥類的象征,而銀鷗AF53,可以稱得上青島人長年堅持愛鳥護鳥的“形象代言人”之一。青島市觀鳥協會會長薛琳介紹,這些年來,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好,青島有越來越多的新鳥種被發現,像中華鳳頭燕鷗、中國秋沙鴨等稀罕鳥種。但是作為“老朋友”——銀鷗AF53更具有代表性,它每年如約而至,是對這座城市的人們給予鳥類善意的真誠回應。
因為有海鷗的到來,在寒冬季節,青島的海邊仍然活力十足,整個海岸線的風景變得更加生動。30年前,青島人發起“挽留海鷗”行動,“鷗城之戀”經過了漫長時間的考驗。人與海鷗和諧共處的畫面定格在人們的相機中,更留存在每個人的心里。到青島看海鷗,到青島喂海鷗,如今已經成為很多游客冬季來青的“保留”項目——這何嘗不是海鷗對青島人善意的回饋呢。
“AF53的出現,讓‘鷗城之戀’變得具象,也讓我們能用更簡潔的語言來描述青島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狀態。”薛琳說,AF53連續來青島,從一個側面詮釋了青島人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持續發力,久久為功的理念。
本版撰稿攝影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魏鈮邦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