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山東頻道
2025-03-14 10:43:03
原標題:田間地頭看春耕 | 方向盤自己轉!種土豆用上自動駕駛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田間地頭看春耕 | 方向盤自己轉!種土豆用上自動駕駛
來源:大眾日報
在青島市即墨區藍村街道挪城村,馬鈴薯播種拖拉機在田間作業。
春耕時節,齊魯大地一片繁忙。
3月12日,在位于青島市即墨區藍村街道挪城村的一大片農田里,3臺馬鈴薯播種拖拉機正奔忙在田間。按照訂單,這些即將播下的馬鈴薯,將于今年7月“奔赴”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店,成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湊近一看,這幾臺拖拉機身上可是藏著不少“秘密武器”——反光鏡旁,一塊操作面板格外顯眼,這是拖拉機的“智慧中樞”;駕駛室頂部,兩個白色蘑菇狀的天線分立兩側,俏皮又可愛,這便是北斗導航終端的天線。
拖拉機手代錫文,這位去年剛拿到拖拉機證的“新農人”,此刻正坐在駕駛室內,他手指在屏幕上輕輕舞動,農機寬度、播種間隔、起點、終點……一系列參數飛速輸入,不到一分鐘,拖拉機便如同被注入了生命,開啟了自動種土豆模式。
靠“數據”種土豆,能行嗎?記者滿心疑惑。然而眼前的一幕,徹底打消了這份疑慮。只見代錫文雙手放在腿上,絲毫沒有操作的動作,拖拉機自己“操控”著方向盤,沿著筆直的路線穩步前行。播種、施肥、鋪地膜、安裝滴灌設備……一系列動作一氣呵成,令人目不暇接。
“以前吶,想讓農機‘走直線’,可太難了!”代錫文感慨道,“農田里坑洼不平,四周又沒啥明顯的參照物,像我這樣的新手,想把地耕好,簡直是難上加難。好多邊邊角角都耕不到,有的地方還會重復耕,一天下來,最多也就耕40畝地。”
可如今,有了北斗導航這個“超級助手”,代錫文一天輕輕松松就能耕60畝地,作業精度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5厘米,這意味著整車直線行駛1000米,誤差都不超過2.5厘米。這是什么概念呢?代錫文告訴記者,最厲害的老農機手,作業精度也就在10厘米左右,而北斗自動導航,直接讓精準度提高了整整3倍。
“科技種地,就是省力!這裝了北斗導航系統的拖拉機,簡直就是農機界的‘超級英雄’,干活太給力了!”挪城村黨委書記江世華贊不絕口。他告訴記者,以前農忙時節,熟練的農機手是“香餑餑”,一工難求;現在有高科技助力,用工比原來少了一半。從耕地、播種,到植保、收獲,智慧農機“指哪打哪”,把每一項農活都完成得漂漂亮亮。根據測算,用上智慧農機,每畝地能節約大約三成種子,有效種植面積提高了5%到10%。
青島惠民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經理袁世格告訴記者,農機裝上“北斗”后,可實現24小時不間斷作業。幾年前,大都是年輕的拖拉機手裝“北斗”,現在五六十歲的“老機手”也都爭相安裝。如今,即墨當地的農戶找農機服務,先問有沒有裝北斗導航系統。
隨著各種新技術、新模式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江世華對未來的農業發展滿懷期待,他盼著種地能變得更智慧,比如,只要用手機簡單操作,機器就能自動“下地”干活,“我相信,那一天很快就會到來!”(記者 張曉帆 通訊員梁孝鵬 報道)(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