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魯網
2025-06-20 14:24:06
原標題:新恒匯、信通電子將首發上市,淄博上市公司數量增至35家
來源:泰山財經
原標題:新恒匯、信通電子將首發上市,淄博上市公司數量增至35家
來源:泰山財經
泰山財經記者 胡明政 實習記者 林俊潔
記者獲悉,6月11日,新恒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301678. SZ,下稱“新恒匯”)啟動申購,時隔一周,新恒匯公布公司股票將于6月20日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6月12日,山東信通電子股份有限公司(001388.SZ,下稱“信通電子”)披露招股書,擬于近期發行新股并上市。
新恒匯、信通電子的注冊地址均位于淄博市高新區,兩家公司所在地距離僅有700米,在一公里范圍內。兩家公司上市后,淄博上市公司數量進一步增加,從33家增至35家。
歷經兩年籌備,新恒匯終迎上市
具體看,新恒匯的發行價為12.80元/股,發行數量為5988.8867萬股,預計募資總額約7.67億元,募資凈額約6.82億元。
事實上,在此次邁入資本市場前,新恒匯已歷經兩年籌備。2023年3月22日,公司IPO過會;2025年3月11日提交注冊,同年3月18日,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申請獲中國證監會批復。
招股書披露,新恒匯的前身是淄博新恒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淄博新恒匯電子”),由恒匯電子以部分經營性資產(主要是房屋建筑物、在建工程和土地使用權)和陳同強、淄博志林堂于2017年12月以現金共同出資設立,目的是為了解決恒匯電子和凱勝電子(均為陳同勝實際控制)的債務危機。
2018年1月,投資人(包括虞仁榮、任志軍、上海矽澎)以4.65億元受讓恒匯電子持有的新恒匯90.29%股權,并于2020年11月完成了股改。
截至目前,公司董事虞仁榮與董事長任志軍為公司共同實際控制人,兩人均有著深厚的行業背景。
虞仁榮為公司第一大股東,直接持股31.41%,間接持股0.53%,合計持股比例為31.94%,其在半導體產業深耕多年,亦為A股上市公司韋爾股份(603501.SH)的實際控制人,被譽為“中國芯片首富”。據《2021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其個人財富達123億美元,位列全球第181位;在《2024年胡潤百富榜》中,以425億元人民幣排名第94位。
任志軍直接持有新恒匯16.21%的股份,通過共青城志林堂間接持有公司3.10%的股份,合計持股比例為19.31%,為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任志軍在企業管理以及產業運營方面經驗豐富。其曾任紫光集團執行副總裁、紫光國微(002049.SZ)副董事長兼總裁。任職紫光期間,任志軍便與恒匯電子、凱勝電子建立起業務聯系,紫光國微旗下子公司紫光同芯是二者的重要客戶。
公開信息顯示,新恒匯專注于集成電路封裝材料及封測服務,主要業務涵蓋智能卡、蝕刻引線框架及物聯網eSIM芯片封測三大板塊,已逐步構建起行業競爭優勢。
招股書數據顯示,公司資產總額自2021年起穩步增長,2021年至2024年6月末分別為10.13億元、10.79億元、11.72億元及12.72億元。同期,營業收入亦呈良性上行趨勢,2021年為5.48億元,2022年達6.84億元,2023年提升至7.67億元,2024年上半年實現4.14億元。
分產品來看,同期,新恒匯的智能卡業務收入分別為4.12億元、5.62億元、5.83億元和2.83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77.44%、84.45%、78.35%和70.72%,是公司收入最主要的來源。
蝕刻引線框架以及物聯網eSIM 芯片封測業務是新恒匯于2019年新拓展的業務,2021年至2024年6月末,上述兩項新業務貢獻的合計銷售收入分別為1.11億元、0.98億元、1.57億元和1.15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0.81%、14.70%、21.08%和28.71%。
新恒匯在招股書中表示:“通過本次公開發行和上市,公司可以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獲得資金支持以推動公司蝕刻引線框架等新業務的發展和研發實力的進一步提升,打造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形成與智能卡業務相互補充、相互協同的特色產業鏈。”
信通電子將登陸深交所,淄博上市公司擴充至35家
回顧信通電子的上市歷程,2019年2月,信通電子與招商證券簽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輔導協議,并于同月被山東證監局授予辦理上市輔導備案登記。
2023年3月2日,信通電子上市申請獲受理,同年7月進入“已問詢”狀態;2024年2月2日公司上市申請獲相關監管部門通過。
2025年4月30日,公司IPO注冊獲批,本次發行的股票數量為不超過3900萬股,將于深交所主板上市。
信通電子本次擬募集資金4.75億元,主要用于輸電線路立體化巡檢與大數據分析平臺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維保基地及服務網點建設項目、信通電子研發中心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6月11日,信通電子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招股意向書,擬首次公開發行3900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比例為25%,本次發行不涉及公開發售老股,此次發行上市的初步詢價日期為2025年6月17日,申購日期為2025年6月20日。
時隔一天,信通電子披露招股書,公司擬于近期在深市發行新股并上市。
記者獲悉,信通電子原本在2014年12月5日于新三板掛牌,主辦券商為廣發證券,自2018年4月11日起,公司終止了在新三板創新層的掛牌。
公開資料顯示,信通電子成立于1996年1月,是一家以電力、通信等特定行業運行維護為核心服務目標的工業物聯網智能終端及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自2014年以來,公司以工業物聯網智能終端為載體,向客戶提供諸如數據采集、數據整合、智能數據分析、數據可視化處理、協同工作網絡構建等系統解決方案和相關服務。
公司與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大型國有企業以及為其提供配套產品或服務的行業客戶、電商平臺等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李全用,合計持股約62.6%;第二大股東是王樂剛,持股比例約為15.6%。
李全用出生于1964年,淄博人,擁有本科學歷,曾擔任淄博無線電七廠技術員、淄博市計算機應用研究所開發室主任、淄博電器廠副廠長,于1996年創辦淄博信通并任董事長、總經理等職務,2014年7月至今擔任信通電子董事長。
2022年至2024年,信通電子主要產品為輸電線路智能巡檢系統、變電站智能輔控系統和移動智能終端,主要采取直銷模式,通過招投標、競爭性談判和商業談判等方式獲取客戶訂單。
同期,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7.82億元、9.31億元和10.05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17億元、1.24億元和1.43億元,國家電網始終為公司第一大客戶,分別貢獻收入2.18億元、3.01億元和4.75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31.66%、32.35%和47.30%。
記者梳理發現,截至去年6月末,淄博區域擁有33家A股上市公司;隨著新恒匯、信通電子的先后上市,淄博上市公司隊伍規模已擴充至35家,僅次于濟南,位列全省第四。
責任編輯:趙家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