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4日訊 (山東經濟廣播記者)近日,山東經濟廣播《民生無小事》節目接到青島聽眾唐先生來電訴求。據他反映,七年前他在海陽市新峰大廈支付了202363元購房首付款,至今貸款未果,陷入錢房兩空的困境。事實究竟如何?節目組對此進行了追蹤報道。(以下為《民生無小事》節目錄音)
首付七年,貸款難產陷困局
2018年6月,唐先生與海陽市新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簽訂購房協議,并支付202363元首付款購買新峰大廈房產。開發商承諾協助辦理銀行貸款。然而,此后的七年里,無論是工商銀行還是建設銀行,貸款申請均未能成功辦理。
據唐先生反映,初期開發商解釋稱貸款未果是“銀行額度不足及客戶斷供”所致,強調非其個人原因。后期協商中,開發商卻提出需追加10%首付并轉至建設銀行辦理的方案,令唐先生難以接受。
住建局介入,初步回應被指敷衍
山東廣播電視臺經濟廣播《民生無小事》節目于6月9日關注此事后,海陽市住建局一位王姓工作人員聯系唐先生。對于唐先生堅持的退款訴求,該工作人員僅建議其“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并在溝通中僅以“好,OK”回應,態度被指倉促敷衍。
直播連線,工作人員言辭前后矛盾
6月12日節目直播中,王姓工作人員對事件進行了回應,但其說法多處存疑:
矛盾一:責任歸屬與調查結論
王姓工作人員首先表示,開發企業曾為其他業主辦成貸款,故唐先生未能貸款“是否因個人原因未通過審核無法確定”。而且前期海陽市住建局給節目組的回復中也表示“未發現開發企業違約”。
然而,當主持人提及開發商曾明確表示并非唐先生個人原因時,該工作人員卻突然聲稱:“貸款問題不是我的職責范圍,我已經超出職能在調查這個問題,你讓唐先生拿出證據!”
矛盾二:關鍵事實“失憶”
當被問及是否知曉開發商曾要求唐先生追加10%首付款時,王姓工作人員起初表示“朦朦朧朧不大清楚”。
唐先生的愛人隨即指出,2019年在房管局調解室協商時,開發商明確提出了該方案,并有錄音錄像為證,且王姓工作人員當時就在調解現場。對此關鍵指證,該工作人員卻以“2019年的事太久遠,我不記得了”回應。
七年困局待解,監管擔當更需踐行
七年過去,唐先生的首付款如石沉大海,房產亦遙遙無期。面對購房者的合法訴求與權益損害,作為肩負監管職責的海陽市住建局,本應深入調查、積極協調、化解糾紛,希望當地住建部門能夠切實履行監管職責,以積極態度對待民生訴求。山東廣播電視臺經濟廣播《民生無小事》節目將持續關注事件進展。
(山東經濟廣播《民生無小事》24小時新聞熱線:0531-85852566,節目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民生無小事fm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