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5日訊 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走在前列 全面開創”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邀請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宋繼寶先生,省發展改革委總經濟師張中英女士,省財政廳二級巡視員李學春先生解讀《山東省貫徹落實〈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的若干措施》,并回答記者提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解決這個重大政治問題和重大社會問題,只靠生態環境部門或者僅依靠政府部門都難以完成這一艱巨任務,必須以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為統領,以強化政府主導作用為關鍵,以深化企業主體作用為根本,以更好動員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為支撐,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企業自治良性互動。《指導意見》對落實三方責任提出了三大責任體系的建設要求,《若干措施》做了進一步細化。
健全環境治理領導責任體系。通過進一步明確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責任、完善考核機制等措施,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主要包括健全完善省市縣三級生態環境委員會工作機制,出臺省直有關部門及中央駐魯單位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實施生態環境領域省級與市、縣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在省直機關績效考核中,將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結果作為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獎懲任免的重要依據。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長效機制。建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將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情況作為各級巡視巡察、干部監督考核等工作的重要內容。
健全環境治理企業責任體系。加快構建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體系,督促企業自覺履行污染治理的主體責任。《若干措施》提出,依法實行排污許可管理制度,建立排污許可與環評、執法聯動機制。目前,山東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發證登記工作已全部完成,累計核發排污許可證30118張(含整改通知書)。強化企業自證守法,企業要實行污染治理自我申報、自我治理、自我管理、自我監測、自我公開、自我承諾,自覺接受全社會監督。加強企業環境信用建設,《山東省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辦法》已實施近4年,參與評價的企業已達8.7萬余家,下一步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將著力構建“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建立排污企業黑名單制度,將環境違法企業依法依規納入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評價結果向社會公開。
健全環境治理全民行動體系。更好動員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環境治理,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在這方面,山東省已經有了良好的基礎,從2017年起,山東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省委省直機關工委、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應急廳、省青年志愿者協會等部門和單位,開展生態環境大練兵、大比武,為全社會更好地了解、支持、參與生態環境保護搭建了平臺。此外,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還設立了環保督察熱線(0531-66226110),鼓勵公眾積極舉報環境違法行為,充分發揮群眾參與環境管理的積極性,倒逼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加快解決。同時,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和“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創建、垃圾分類、“無廢城市”建設等工作,引導全社會自覺履行環保義務。
閃電新聞記者 高于 耿琰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