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1日訊 山東的銀行機構通過靈活運用知識產權質押加供應鏈金融等方式,盤活企業無形資產,為整條產業鏈注入金融活水。
圣泉集團是濟南一家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每年光采購主要原料糠醛的花費就要6億多元,流動資金壓力較大。
圣泉集團財務總監張亞玲說:“我們有商標、專利、非專利技術等多項知識產權,我們就在考慮,怎么把這些無形資產變成有形的資產,來更好地支持公司的發展。”
但評估難、變現也難,無形資產往往不易獲得融資。銀行在對企業盡職調查中發現,企業屬于行業標準的制定單位,制備工藝基本靠自主研發,科技含量很高,有18項專利可以質押。
齊魯銀行營管部章丘支行行長李斌介紹說:“這18項專利屬于行業必備,即便是將來形成了不良貸款,我們也可以通過拍賣或轉授權給其它同類企業這種形式迅速變現,我們就為此做了知識產權質押。”
經過第三方評估,這18項專利總價值是12億元人民幣。就在銀行準備放款時,卻發現,這家企業符合全口徑跨境融資的政策條件,可以從海外借入成本相對更低的美元資金。
齊魯銀行公司銀行部副總經理劉魯寧說:“我們通過跨境融資可以直接拓寬企業的海外融資渠道,實際上跨境融資也是在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來為它爭取更低的融資成本。”
于是,齊魯銀行向境外銀行出具保函,為企業提供了1億美元貸款。圣泉集團的流動資金解決了,但他上游供應商中小企業眾多,采購原料無論是采用預付賬款還是應收賬款,總會造成資金的占用時間較長和使用成本上升。齊魯銀行決定,再利用這18項專利的價值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
劉魯寧介紹說:“對位于產業鏈核心位置的圣泉提供了5億元的供應鏈授信,來依托它的訂單和付款信用,幫助上下游企業提供快速的變現。信貸資金實際上也像流動的水一樣,流向了產業鏈的各方,這就直接降低了產業鏈的融資成本。”
通過圣泉開出的商票或銀行對應收賬款進行保理,鏈條上的中小企業可以快速拿到貨款。有了金融活水,最近,山東省重點項目之一——企業的酚醛高端復合材料擴產項目即將建成。
圣泉集團酚醛生產技術總工程師魏紅忠表示:“我們項目建成以后,再增加23萬噸的酚醛樹脂產能,總量將達到60萬噸。我們將成為全球最大、門類最全的酚醛樹脂供應商。”
為進一步調動銀行機構開展知識產權金融服務的積極性,山東省多部門聯合發文,因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形成的本金損失,由財政對銀行機構給予一定比例和額度的補償。
山東銀保監局政策法規處四級調研員李增亮表示:“財政部門一般是按照損失金額的40%給予補償,第一個業務年度單筆最高補償200萬元,以后年度最高是300萬元。通過建立這樣的風險分擔機制,就進一步提高了民營、小微企業的融資獲得性。”
初步統計,2020年度,山東銀保監局轄區法人銀行機構累計發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200多戶,融資金額30多億元,比上一年度增長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