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5日訊 今天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全省農村飲水安全兩年攻堅行動有關情況。
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保障群眾飲水安全,事關億萬民生福祉。山東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于2018年底啟動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兩年攻堅行動。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攻堅行動確定的目標任務全部完成,山東省貧困人口飲水問題得到了全面解決,農村群眾供水保障水平實現快速提升。
目前,全省7萬個行政村農村集中供水設施首次實現全覆蓋,干旱年份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同時,歷史性解決了111萬農村群眾飲水型氟超標難題,是第一個解決人口過百萬并通過國家驗收的省份。197.9萬貧困人口飲水得到高質量保障,16市飲水安全在去年脫貧攻堅省級評估驗收中全部滿分。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集中供水率分別達到97%和97.5%,領先全國14和10個百分點。
山東省水利廳二級巡視員宋書強介紹,兩年來的主要做法如下:
工程體系上打造樣板。兩年來,全省新建、改建規模化水廠291處,新建、改建水源工程1945處,鋪設主管網2.4萬公里、村級管網20.6萬余公里,農村飲水突出短板得到補齊。首先,兜住貧困村貧困戶飲水安全底線。各地聚焦貧困人口,對標四項標準,深入實施省扶貧工作重點村鞏固提升工程和村通戶不通自來水貧困人口入戶工程,197.9萬貧困人口逐戶查漏補缺,反復核實,動態清零。其次,徹底解決農村地區飲用水氟超標問題。有關市縣通過建設區域調水及規模化供水工程,引蓄黃河水置換水源等措施,于2020年4月份,全面解決了剩余1617個村111萬人飲水型氟超標問題,比國家規定時間提前半年多。第三,全省首次全域實現村莊集中供水設施全覆蓋。針對山丘區4652個村無集中供水設施問題,山東省加快實施村莊通水工程,歷史上首次實現了村莊集中供水設施全覆蓋,農村供水保證率和水質達標率得到進一步提升,干旱年份應急供水保障能力大幅改善。
資金投入上規模空前。各地積極建立“涉農資金整合、政策貸款籌措、地方債券爭取、社會融資補充”的多元化資金籌措機制,全省兩年攻堅行動累計完成投資268億元,其中,財政資金70億元,銀行貸款53億元,地方債券72億元,社會融資53億元,其他資金20億元。財政外資金占比達到74%,有力保障了農村飲水安全資金需求。
例如,臨沂市積極穩妥整合、新建國有公益性供水公司,由供水公司負責工程融資、建設、運營、管理和服務,累計完成投資55.9億元,其中貸款、債券、基金等方式籌集資金33.5億元,用不到兩年時間解決了5109個村458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規模化供水率提高到92.4%,創造了農村供水的“臨沂速度”。菏澤、威海、濟寧、煙臺等市抓住國家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的機遇,在短時間內成功申報一批城鄉一體化供水項目,既滿足了兩年攻堅行動資金需求,又為“十四五”農村供水發展良好開局奠定基礎。
長效管護上有名有實。為解決農村飲水管護“最后一公里”問題,2019年12月,經省政府同意,由水利、衛健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長效管理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在全國率先推動供水工程縣級供水公司統一管理、專業化管理。一方面,縣級供水公司統管成效明顯。各地農村供水公司按計劃全部成立,納入縣級供水公司統一服務人口近5000萬人,占農村供水總人口70%。在此基礎上,推廣由“供水公司送水到村,服務公司管理到戶”的運管模式,由專業化公司對工程實行統一調度維修、統一物資調配,實現了運行維護和水費收繳雙提升。另一方面,足額收繳水費助力補齊維修養護短板。有農村供水任務的縣全部按時完成水價政策制度制定和供水水價核定工作,水費收繳工作提前半年達到國家要求節點目標。千人以上和千人以下農村飲水工程水費收繳率分別達到97%、96%,有力保障了供水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群眾長受益。
閃電新聞記者 劉依 李嬌陽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