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1日訊 近日,山東省多個建筑工程和科技創新重大項目迎來新進展,濟南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塔臺主體結構完工,工程建設正有條不紊地全速推進,施工熱潮持續高漲;濟南地鐵4號線最后一個施工區間即將貫通,4號線、8號線、高新東區云巴沖刺年底前通車;我國首個雙城零碳核供暖項目“暖核一號”完成本供暖季清潔供熱,關鍵技術取得突破;青島機場開展國際空側直轉業務,貨物保障時效壓縮至2小時。
濟南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塔臺主體結構完工
眼下已是施工黃金時節,濟南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建設正有條不紊地全速推進,施工熱潮持續高漲。在各參建單位的全力投入下,航站樓已經初現雛形,各種獨特的設計理念也逐漸揭開了神秘面紗。
前兩天,濟南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中的塔臺主體結構施工已全部完成,開始了外幕墻及機電安裝裝飾施工。
中建八局濟南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塔臺及附樓工程負責人溫義生表示,該塔臺建筑高度為99.5米,是國內唯一一個具備三層指揮層的塔臺,整個建筑共有19層,其中19層是俯瞰整座機場范圍的指揮層,17層和16層是機坪指揮以及空管的應急指揮層。
從塔臺上俯瞰,T2航站樓已經初現雛形。T2航站樓總建筑面積達60萬平方米,采用了“Y型主樓+六指廊”的造型。主樓的三條側翼均設置了兩條指廊,以盡可能地布置最多數量的近機位,從而減少旅客的出行距離。它與T1航站樓和遠期規劃的T3航站樓整體呈中軸對稱式布局,共同構成和諧的航站樓集群。中建八局濟南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T2航站樓項目負責人欒紹強介紹,“目前項目A指廊正在進行樁基施工,B指廊正在進行地上結構施工,C指廊已完成主體結構封頂并正在進行鋼結構網架吊裝。主樓三、四區正在進行地下結構施工,主樓五區主體結構已施工至地上二層,施工現場正全力投入主體結構及基礎結構施工作業。”
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整個航站區設計理念提煉自濟南的文化特征——“山、泉、湖、河、城”五大要素,通過建筑、室內景觀的設計,將這些特征集成、再現。其中,航站樓最具特色的就是混凝土開花柱,不僅造型獨特,而且還是主要的豎向受力構件。這些混凝土開花柱一共5大類164顆,整體將達到清水混凝土的效果。
此外,T2航站樓還是全國首個被高鐵、地鐵、市政道路同時下穿的航站樓。為提高施工效率,項目部創新性地采用樁柱轉換節點技術,成功為地鐵及航站樓施工開辟出通行、運輸道路,有效解決了同步施工組織難題。
濟南地鐵4號線最后一個施工區間即將貫通
4號線、8號線、高新東區云巴沖刺年底前通車
3月18日,閃電新聞記者來到了濟南地鐵4號線施工現場。記者了解到,濟南地鐵4號線最后一個施工區間“山山區間”隧道即將貫通。4號線“山山區間”即山師東路站至山大路站,因地質復雜被列為全線“最難啃的硬骨頭”。該區間穿越中風化石灰巖地層,巖石強度最高達120兆帕,相當于鋼筋混凝土的3倍。為應對挑戰,項目團隊投入了“超強版”盾構機,創新推出“雙軌運輸+雙龍門吊”作業方案,一步一步向著貫通目標攻堅克難。
截至目前,4號線全線33座車站已全部進場,32座車站主體結構封頂。另外,濟南地鐵6號線全線32座車站進場施工,29座車站主體結構封頂;7號線23處站點進場施工,10座車站主體結構封頂;8號線全線14座車站已全部封頂,正進行裝飾裝修及機電設備安裝施工;9號線全線12座車站全部進場施工,7座車站主體結構封頂;濟南高新東區云巴項目開始進行車站雨棚金屬屋面安裝施工。
2025年是濟南軌道交通建設的決戰決勝之年,4號線、8號線、高新東區云巴等重要線路都將迎來建成通車的歷史性時刻,6號線、7號線、9號線將繼續提速建設。
“暖核一號”完成本供暖季清潔供熱
關鍵技術取得突破
3月21日,我國首個雙城零碳核供暖項目“暖核一號”完成本供暖季清潔供熱,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國家電投“暖核一號”目前保障著煙臺海陽和威海乳山兩座城市供暖,總供熱面積近1300萬平方米。
國家電投山東核電有限公司核能供熱系統運行負責人王林暉表示,本供暖季,“暖核一號”為海陽、乳山兩市安全穩定供熱125天,供出清潔熱量531萬吉焦,節約原煤消耗4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88萬噸、二氧化硫5676噸、氮氧化物5366噸,較上供暖季增加19%,充分體現了“暖核一號”的保供能力和清潔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