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07-16 23:18:07
齊魯網7月16日訊(記者 張偉)“今天,我們在這里與一個教師告別,與一個學者告別。他是一個教師,但他不是一個普通的教師。他是一位終生授課的業師。”7月16日下午,著名學者、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山東師范大學資深教授朱德發遺體告別儀式在濟南市殯儀館舉行。朱德發親屬,生前所在學校領導、老師和學生,以及來自北京、南京、金華、長春等全國各地的學界同行,冒著酷暑趕來濟南,為朱先生送行。
朱德發生前使用的書桌上,擺放著厚厚的一摞《朱德發文集》,每本書籍中都夾著批注的紙條。齊魯網記者 張偉 攝
朱德發是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資深教授。在中國現當代文學領域,可謂首屈一指的大師級人物。他的研究方向為“20世紀中國文學流派與思潮”,尤以五四文學、傳統文學與現代文學關系、現代中國文學史理論與實踐的研究見長。
山東師范大學的官方網站顯示,朱德發是現代中國文學研究著名學者,文學史家、文學評論家,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曾任山東師范大學語言文學研究所所長兼中文系副主任、山東省和國家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和責任人。
令人惋惜的是,2018年7月12日18時40分,朱德發因病醫治無效,于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辭世。朱德發的辭世,讓他的學生、同儕感到突然和遺憾。
7月16日下午,著名學者、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山東師范大學資深教授朱德發遺體告別儀式在濟南市殯儀館舉行。齊魯網記者 張偉 攝
“吾師已去,精神長存,化為燈燭,照我前行”
“今天我們眼含淚水,懷著悲痛的心情,來悼念這位杰出的人,他是朋友、導師、先輩、父親,我們多么不希望這一天的到來,但是時間和命運就是這樣無情,這一時刻終于與我們迎面相遇,猝不及防。”在朱德發追悼會上,作為弟子代表,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張清華懷著沉痛心情悼念恩師,送老師最后一程。
張清華說,作為先生的弟子,每一個人都受惠于他的教養、呵護、指引和攜領。“一句一字,含英咀華;一文一意,吐哺以釋。”作為一代學人之翹楚,他以思想解放為契機,以五四精神為引領,以傾注畢生心血的研究,實踐著啟蒙主義與人文主義的崇高理念,以仁者愛人的胸襟氣度,援持提攜著同行、同道、同仁以及后進。讓張清華更為感動的是,恩師在患病期間,仍然關注著學生的成長,探究著學術研究的眾多難題。
五湖四海的同儕、學生趕赴濟南,送先生最后一程。齊魯網記者 張偉 攝
作為朱德發的學生,恩師給張清華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上課帶講稿但從來不會看講稿,而且先生喜歡拖堂,講到興起的時候就忘了時間,有時一講就是3個多小時。回想起昔日跟隨朱老師求學問道的日子,張清華滿是感慨。“吾師已去,精神長存,化為燈燭,照我前行。愿您永享天國的和煦和安寧!”
“他不是一個普通的教師。他是一位終生授課的業師。”
“1951年起,他先后教過小學生、大學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直到去世前不久還給博士講課,一講就是半天。”作為學科代表、山東師范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魏建認為,朱德發先生是一個教師,但他不是一個普通的教師。他是一位終生授課的業師。
60多年來,朱德發教過數百個小學生,指導了30多名博士研究生、50多名碩士研究生,教過的本專科畢業生超過1萬人。朱德發還培養了眾多高徒,一大批中專生、大專生、或非211高效的本科生,被他培養成為名揚四方的學者和批評家。
讓魏建敬重的還有朱德發先生高尚的師德。“他的敬業精神、人格魅力、寬廣胸懷,感召著一代又一代學子。當被他幫助過的學生有負于他的時候,他常常一笑了之,甚至以德報之。”
送行的親友、同儕、學子向朱德發遺體敬獻鮮花。齊魯網記者 張偉 攝
魏建說,朱德發創造了學術和生命的奇跡。“奇跡背后是他超乎常人的透支。他幫助山東師范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獲得了所能獲得的最高聲譽。他為我們做得太多,我們為他做的太少!他的奇跡我們無法復制,但他的學術精神必將化為不竭的精神資源,轉化成后人學術創造的永恒動力。”
“常青樹”不倒!海內外同儕、學子沉痛悼念
年過六旬的著名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者、海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房福賢特意從海南趕回濟南,悼念恩師朱德發。房福賢回憶,有一年大年初二,他在外面碰到師母,得知老師還在家做學問,心里非常愧疚,同時對朱老師做學問的這種敬業精神感到由衷的敬佩。
在房福賢看來,朱德發取得的這些學術成就,離不開對學問的執著和敬業精神。更讓他深深感念的,是朱德發對學生的扶持和幫助。“年輕學生找朱先生審讀論文、為新書寫序,朱老師再忙也會認真對待。”
在朱德發書房里,床頭的小桌上擺放著接電話時隨手記下來的便簽。齊魯網記者 張偉 攝
“朱德發對后世的影響,不僅在于他已經做出的諸多學術成果,還在于他是如何提出和解答這些新觀念、新思潮的。”房福賢說。
1993年碩士研究生、央視導演劉明銀,特意從北京趕回濟南,送老師最后一程。回想起恩師朱德發對自己的教誨,劉明銀不禁淚流滿面,他是被朱德發破格錄取的研究生。“或許是自己當年那種在逆境中奮斗、與苦難抗爭的精神,讓朱老師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人物簡介:
朱德發,男,1934年11月生,山東蓬萊人,中共黨員,現代中國文學研究著名學者,文學史家、文學評論家,曾任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本科就讀于曲阜師范大學,畢業后分配到山東師范大學任教,致力于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與研究,五四文學研究的專家。
朱德發潛心于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與研究,是五四文學研究的開創者,他提出了“中國現代文學史”學科概念,改變了現代中國文學研究之前被忽略的狀況。在國內外產生重要影響的著述有《五四文學初探》《茅盾前期文學思想散論》《中國五四文學史》等。他曾兼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山東省中國現代文學學會會長等職。獲曾憲梓教育基金高等師范院校教師二等獎、山東省社會科學突出貢獻獎等獎勵。1988年和1996年兩次被評為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003年榮獲教育部“中國首屆百名高校教學名師”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閃電新聞記者 張偉 濟南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