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騎驢出村,到哥本哈根開會!她為中國“男女平等”邁出歷史性一步

來源:齊魯網

作者:

2020-01-10 15:58:01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0日訊(記者 秦嶺楓 張超)2019年9月29日,人民大會堂,一位90歲的農民被習近平總書記授予“共和國勛章”。她就是申紀蘭,唯一一位連任十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從當年倡導推動“男女同工同酬”寫入憲法,到如今年過九旬依然堅守在田間地頭,申紀蘭總說,“勿忘人民、勿忘勞動”。這句話也是對她人生最好的詮釋。

暴風截圖2020110178329984.jpg

山西省平順縣西溝村,地處太行山區,自古就是與河道搶耕地、與老天搶糧食的地方。“山是石頭山,溝是亂石溝。沒土光石頭,誰干誰發愁。”面對嚴酷的環境,一個走進西溝的女子卻立下志愿,一定要徹底改變這里的面貌。

申紀蘭91.jpg

1946年,17歲的申紀蘭嫁到西溝村,沒有纏過足的她走起路來腳下生風,一直是村里的勞動能手。1951年,西溝村成立了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申紀蘭成了第一位女副社長。那時,西溝要擴大打壩造地規模,社里勞動力短缺,社長李順達鼓勵申紀蘭發動婦女下地勞動。可是,對于奉行“好男人走到縣,好女子不出院”的山里人來說,要讓婦女們走出碾臺、鍋臺、炕臺,還真是件難事。

申紀蘭41.jpg

當時,男人干活記10工分,婦女只能掙5工分,男女同工不同酬的工分計算法,嚴重挫傷了婦女參加勞動的積極性,申紀蘭想到了勞動競賽的辦法。

暴風截圖2020110178867078.jpg

踩耙、犁地、擔糞、間苗,放羊,通過一系列勞動競賽,男人們服了,他們說,婦女還是行,應該和男人同工同酬。

上世紀五十年代一個寒冷的冬日,申紀蘭帶著西溝的女人們踏上了植樹造林的艱難征途。饑餓、嚴寒和繁重的勞動成了開荒造林的攔路虎,申紀蘭站在荒涼的石頭山頂,唱起了自己編的歌謠:“走一山又一嶺,小筐背上來播種。今年種好松柏樹,再過幾年滿山青,建設國家大家都有功。”

暴風截圖2020110179062171.jpg

直到今天,西溝依然沿用著申紀蘭當年用過的“包魚鱗坑”栽樹法:人們把石頭敲碎,用碎石壘起育苗坑,鎖住水分和土壤。就是靠著這種蘊含極大耐心和毅力的方法,曾經的荒嶺,變成3萬多畝密林。

開荒造林像一場全員上陣的戰役,贏得了西溝生存環境的煥然一新,也讓大山里的女人在與男人們并肩作戰的過程中,爭取來男女平等的勞動權利,改變了自身命運。

暴風截圖2020110179128156.jpg

1953年1月25日,《人民日報》發表長篇通訊《勞動就是解放,斗爭才有地位》,報道了西溝村婦女爭取男女同工同酬的事跡。1954年,“男女同工同酬”被寫入新中國憲法。

申紀蘭61.jpg

1953年,申紀蘭作為中國提出“男女同工同酬”的第一人,第一次騎著毛驢走出西溝,輾轉到丹麥哥本哈根參加世界婦女大會。次年,她來到首都北京,參加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從此開始了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風雨同行的66年。66年的人大代表生涯,她提出的建議和議案涵蓋“三農”、教育、交通、水利建設等各個領域。申紀蘭說:“當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利益,當人大代表就要給人民辦事,當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說話。”

暴風截圖2020110179731546.jpg

1973年,申紀蘭被任命為山西省婦聯主任,可她再三請求辭去正廳級職務。她說,西溝更需要她。幾十年來,西溝村辦工廠,搞新型農業,發展紅色、綠色生態旅游,在帶領鄉親們脫貧攻堅走向富裕的路上,申紀蘭忙得不亦樂乎。有人問她,你的一生可以用哪個詞來概括?申紀蘭回答:“忠誠。”

[責任編輯:穆楠、厲彥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