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20-01-25 21:46:01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25日訊 三澗溪村的年味兒,是從一聲聲的“打夯號子”中開始的。這個位于濟南章丘的古村落,已經實現了人均年收入超過兩萬元,是名副其實的小康村。前不久,記者蹲點在三澗溪,感受這個小鄉村里的新變化。
三澗溪村的年是從“打夯號子”開始的,打夯,就是“打地基”,過去是蓋房的一道關鍵工序,現在演變成過節的習俗。
在三澗溪村,記者問村民,“打這個夯有什么秘訣嗎?”
“(四個角)抬起來就不用管了,剩下的就是我的事了。齊心協力,萬眾一心,打起來了!”三澗溪村村民劉維福說。
齊心協力、勁往一處使,是現在村里人的精氣神,而以前,這個村一盤散沙,后來,村里換了新帶頭人,整頓班子,讓黨員帶頭轉作風、促民風,幾年下來,三澗溪村實現了由亂到治。
濟南章丘區三澗溪村黨委書記高淑貞說:“在農村里,遠親不如近鄰,一個黨員先做做你四鄰的工作,用那種親情、那種老少爺們兒情來做工作,當平臺,這樣做效果很好。”
村里的工作有了起色,但怎么提高農民的收入?三澗溪村今后怎么發展?高淑貞也常常困惑。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三澗溪村考察,當時總書記的一番話,讓高淑貞深受啟發。
“當時,習近平總書記說,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要積極培養本土人才,鼓勵外出能人返鄉創業。我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番話,我很受啟發,為了發展這一個村,根本的問題就是人才,村里種的、養的、工業、農業、三產等等都離不開人才。”高淑貞對記者說。
王元虎夫婦是三澗溪村第一批回鄉創業大學生,他們搞起了黑豬養殖。
“這批貨是發往濟南的,兩個企業訂的,一個八百多箱,一個六百多箱。現在后悔豬養少了,最近這一個多月我們裝了2萬多箱。2019年初我們訂的1200萬的任務,輕松就完成了2000萬。”王元虎告訴記者。
別看現在訂單火爆,創業初期,資金短缺曾是這對小夫妻過不去的一道坎。尤其過年,50多萬的糧食款和工人的工資,都需要支付,“看著天花板我們是大眼瞪小眼。”王元虎說。
支持好這樣的大學生,就是為大家樹榜樣,高淑貞把自家房產證抵押給銀行,借錢給夫婦倆,還動員村里人湊錢支持王元虎。
“我們只有把自己做強做好了,才能夠去吸引和影響更多的青年人參與到鄉村當中來,參與到農業當中來,真正讓農村成為讓人向往的地方、農業成為讓人羨慕的行業。”王元虎表示。
在村里支持下,夫婦倆的養殖基地越做越大,現在,年出欄黑豬5000多頭,安置村里200多人就業。王元虎還為村民們上了五險一金,每年向村里繳納十多萬的土地流轉資金。
王元虎的妻子李少清說:“在我們最難的時候,村里的老百姓,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幫助,那時候,我就數著指頭說,等我們有錢了,我們怎么回報。”
在王元虎這個榜樣的帶動下,很多從村里走出去的大學生又回到家鄉。這個春節,趁著大學生回家過年,村委組織農業創業分享會,吸引人才回鄉。
高淑貞在分享會上介紹:“整個這一片咱這一千畝地,你需要土地咱協調土地,需要資金協調資金。鄉村振興這是一片沃土,你們回來,只要是真投入上,踏踏實實地就能干起來了。”
分享會沒白開,宋章峰已經決定回鄉創業了。
濟南章丘區三澗溪村回鄉創業大學生宋章峰說:“我們決定回來創業,扎根在這里,計劃育2萬多畝的地瓜苗,帶領鄉親父老,發家致富。”
2019年,三澗溪村建起高標準農業生態示范園,成立了生態農業合作社,2019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6萬元,村集體年收入近300萬元。下一步,三澗溪村還打算利用千年古村落發展旅游,打造遠近有名的小康村。
“我認為小康村,就是老百姓有家有業,有吃有喝,老了不愁養,少了不愁上學,病了不愁就醫。有想頭,也有干頭,有錢花,可持續,這就是我們的小康。”高淑貞說。
閃電新聞記者 姜洋 伊力 王樹偉 濟南臺 張建芹 孫亮 王永年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