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7日訊 一場雨水過后, 走進位于安丘市輝渠鎮的祖官村,田里的一壟壟金銀花枝蔓愈加鮮綠。今年72歲的村民尹德強正坐在馬扎上,為這些金銀花苗木剪枝。尹德強告訴記者,去年3月底,他在自家的1畝地上試種了52棵“華金6號”,沒想到一年多的時間,采摘下來的第二茬花,就為他換來了近5千元的收入,“我賣了62斤,掙了4700塊錢,如果這塊地里的金銀花全部摘完的話能換將近1萬塊錢,比以前種玉米、小麥能增加一半的收入。”
記者了解到,村里像尹德強這樣的金銀花種植戶還有30多位,同樣都是年紀七旬上下的老人,得益于“訂單農業”的合作模式,村民們只管種,不愁銷。
與祖官村種植合作社簽下金銀花定向訂單的,是濰坊市華仁中藥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劉東峰告訴記者,與普通金銀花相比,“華金6號” 的藥效成分綠原酸和木樨草苷含量更高,市場價格也高出了三分之一,“我們今年在祖官村收了2噸多干花,普通的金銀花要用10克,這個華金6號也就是相當于用5克到6克。”
金銀花是山東道地藥材,藥食同源,市場需求量大。近年來,濰坊市多次提出“建設中醫藥強市”,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了100多萬畝。2018年,發展中藥飲片產業10多年的劉東峰,看中了濰坊當地的市場前景,也想“東風借力”,把產業鏈向上游延伸,在濰坊建立金銀花種植基地。
而在丘陵連綿、交通閉塞的安丘市輝渠鎮,歷來有種桃樹、大姜的傳統,但很多老人上山勞作體力跟不上,越來越多的山嶺薄地處于閑置狀態。返鄉創業的孟祥軍看著村里閑置的土地,一直思考著如何幫村里留守的老人掙點養老錢。
于是雙方一拍即合——金銀花,成為了一頭連接“小農戶”,一頭連接“大市場”的橋梁。
雖然金銀花耐寒耐旱,適宜山嶺薄地的生長環境,但傳統金銀花行卻存在采摘期短、采摘勞動強度大的問題。“華金6號”研發團隊負責人、山東中醫院大學藥學院院長張永清介紹,與普通金銀花品種相比,“華金6號”的花期延遲了約1周,花蕾可以維持在10-15天內不開放,“也就是說這一茬花不用每天到地里去采,可以一次性地采收。”
為了讓“華金6號”在濰坊市盡早落地開花,專門為科研成果轉化提供“牽線”服務的濰坊院士谷,為張永清院長的團隊建立了工作站。濰坊院士谷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好鑫介紹,他們成立了專家人才庫和科技成果庫,根據企業在金銀花產業方面的需求,與張永清院長團隊進行了精準對接,當地政府也幫忙牽線,最終,雙方簽訂了金銀花產業發展的協議。
新品種金銀花的落地,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疫情形勢嚴峻期間,每公斤干花的價格甚至高達300元。
村民李京茂表示:“一開始大家都不認可,現在很多外村的都來參觀學習,也想上這個產業。”
安丘市輝渠鎮鎮長王洪彥告訴記者,目前,“華金6號”在輝渠鎮的推廣種植面積已經近500畝,畝均收入達到6500元左右。下一步輝渠鎮將以此為示范帶動,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全力打造中草藥種植小鎮。
科技創新,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不但可以有所作為,而且大有作為。濰坊市輝渠鎮祖官村,通過引進種植金銀花新品種,讓山嶺薄地的畝均收入達到近7千元,實現了產業興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