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8日訊 “起鼓開河啦!”隨著王友生的一聲吆喝,王菜園村的鑼鼓隊在黃河邊齊聲演奏了起來。只見他們四人一組,時而后撤各自敲擊,時而聚集斗鼓震天,還伴有聲聲長號,像極了群羊啼叫。這就是黃河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羊抵頭鼓舞。
王友生是菏澤東明羊抵頭鼓舞的第五代傳人,按照傳統,每年(農歷)三月初三,他都要帶領村里的鑼鼓隊來黃河邊演上一曲,敲著鼓迎接黃河開河。王友生今年已經80歲了,回想自己是14歲開始跟著學鼓的。當時大人們敲,他和其他幾個小伙伴就坐在一邊看,摸不著鼓,就在自己膝蓋上學著敲鼓點,慢慢學會了,就開始跟著隊伍到處走了。時至今日,附近幾個村子,婚喪嫁娶、迎送新兵,各種大事都得找他們來奏上一曲。
羊抵頭鼓舞以鼓為主要組成部分,四人一組,可以無限疊加,再配以長號和銅器伴奏。因其舞蹈動作似羊抵頭,且胸前挎鼓,故稱羊抵頭鼓舞。因為打鼓需要大力氣,最早演奏的都是青年男性。后來村里的男人都開始出去打工了,王友生打破老規矩,開始把演奏技法傳授給了女子。
2016年王菜園村在當地率先完成了新村搬遷,村子里建起了文化廣場,女子鑼鼓隊隔三差五就在廣場上演出,既鍛煉了身體,又豐富了相親們的文化生活。王友生看著鑼鼓隊一天天壯大很是欣慰,“我死了也帶不走,就是傳給后面的年輕人。”
閃電新聞記者 劉皓天 東明臺 郭振峰 穆化超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