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深入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中國網、山東省委網信辦承辦,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黃河河務局、濟南市委網信辦、淄博市委網信辦、東營市委網信辦等協辦的“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主題活動將于9月22日-24日舉行。
來自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省重點新聞網站的編輯記者將深入一線,挖掘典型,生動展示沿線各地推進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舉措、新實踐。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2日訊 “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主題活動第一站來到濟南華山歷史濕地公園。華山歷史文化濕地公園,自建成以來一直受到市民朋友的關注,其中華陽宮便是有名的“網紅打卡點”了。
記者了解到,華陽宮地處濟南市中心東北方向,黃河以南,小清河以北,北依華山(古稱華不注),始建年代不詳。據可考史料,全真教宗師丘處機弟子陳志淵于金代興定四年(公元1220年)進行拓建。元代地理學家于欽(1284-1333年)所著《齊乘?濟南山》中載:“山前道院(華陽宮)中有石刻太白諸賢詩,院前即華泉,水與小清合流。”這時的華陽宮內有諸賢詩院,以李白《昔我游齊都》為首的諸賢詩刻,匯集于此,成為歷代名家吟詩作賦題刻的集中地,或吟詩作賦,或潑墨作畫。
而現在所稱的華陽宮,實為包括華陽宮在內的古建筑群,華陽宮古建筑群的建筑面積2817.56平方米,華陽宮是建筑群中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一座廟宇,由二宮門、忠祠、孝祠、四季殿、東西配房、東西廂房、倒座房等建筑組成。
華陽宮整體建筑群依山就勢,高低錯落,相間有序,布局別致。宮內廟宇均依軸布局,左右對稱,圍墻封閉,獨成院落。現存單體古建筑36座,其中祀神殿宇18座,遺有掛牌保護的古柏60余株,諸殿宇內,遺存有320平米的古代壁畫,其規模在濟南地區位居之首,其建筑群被古人譽為“濟南巨觀”,因其規模宏大,吸引不少游客前來游玩。
記者了解到,華陽宮建筑群由于年久失修,出現了屋面漏雨、瓦件殘破、局部建筑木結構歪閃,墻體及地面磚酥堿,油飾彩畫褪色剝落等殘損狀況,在2017年9月,華陽宮建筑群保護維修方案上報至山東省文物局得到審批。在維修過程中,依據中國文物保護“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嚴格按照文物的“原結構”、“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藝”進行施工,堅持傳統工藝古制。
華陽宮古建筑群修繕和環境提升工程是濟南市“城市雙修”的典型項目。既涵蓋了對歷史古跡保護、文物本體修繕、基礎設施提升的城市修補內容,又有生態修復的環境提升建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