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深入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中國網、山東省委網信辦承辦,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黃河河務局、濟南市委網信辦、淄博市委網信辦、東營市委網信辦等協辦的“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主題活動將于9月22日-24日舉行。
來自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省重點新聞網站的編輯記者將深入一線,挖掘典型,生動展示沿線各地推進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舉措、新實踐。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3日訊 “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主題活動走進淄博高青常家黃河灘區遷建社區常盛社區。
常盛社區是淄博市第一個完成整建制搬遷的社區,常家鎮的開河村、五合村323戶1050名村民都搬到了這里。以前他們祖祖輩輩生活在黃河灘內,距離黃河只有不到500米,生活交通都非常不便。現在他們搬進了新社區,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住房問題解決了,搬進新居的村民們如何真正實現脫貧奔康呢?為此,高青縣給出了一條“致富經”。
依托周邊各大產業園區,積極對接企業用工需求,搭建云招聘平臺,真正讓搬遷村民遷得出、住得好、過得好。
高青縣發展和改革局黨組成員、重點項目服務中心主任王鵬飛告訴記者,“對于后續的發展,我們在搬遷的同時也啟動了產業規劃。產業發展區和社區是兩區同建,同步進行。群眾搬遷來之后,有的社區離原來耕種的土地遠了,我們考慮用土地流轉,村級成立合作社和種糧大戶去經營,有勞動能力的優先到園區、扶貧車間去打工,解決他們后續的收入問題。讓群眾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農民變股東,助力農民致富奔康,確保實現灘區居民“搬得出、穩得住、融得進、能發展”目標。
高青縣常家鎮開河村村民王蘋告訴記者:“我就在小區旁邊的宏業公司上班,是一個紡織單位。我們政府也挺好,自從搬上樓來,給我們年輕的居民積極找工作,提供這么多單位,老百姓都很高興”。
在進行土地流轉的同時,突出產業支撐,努力拓寬搬遷群眾就業渠道。在木李、青城、黑里寨三鎮,目前已經開始規劃建設88平方公里的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與得益牧業小鎮、省級鄉村振興木李示范區同步建設,積極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木李鎮新建社區距離得益乳業高端奶源基地不足2公里,得益田園農牧小鎮可為灘區遷建群眾提供上千人的用工崗位。
常家鎮依托經濟開發區黃三角藥谷產業園,組織企業開展“春風行動”,優先為灘區群眾提供適宜就業崗位500個。
黑里寨鎮安置社區正配套建設占地面積70畝的小微產業園。發展拖把、木器等加工業,目前一期32畝正在建設,預期解決就業170余人,真正實現灘區群眾家門口就業。
同時,社區靠近城鎮,相對來說生產生活配套設施完善,公益崗位、家政服務、擺攤經商等就業門路多,方式靈活,外遷居民就業也能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