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2日訊 產業集群是產業現代化發展的主要形態,是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的關鍵載體。山東通過強化自主創新,完善產業生態,加快培育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引領帶動全省產業轉型升級。
在山東通佳機械有限公司,技術人員給記者介紹了他們產業集群協同創新的最新成果。
山東通佳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生產總監張山華介紹說:“這是我們出口阿聯酋的智能吹塑裝備,上面的元器件原來主要是從日本和德國進口,目前我們和本地的泰豐液壓進行合作,通過我們的聯合攻關,設備的響應速度提升了20%,設備的價格卻降了30%。 ”
以前,通佳機械更信賴進口元器件,雖然近鄰泰豐液壓是中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但產品卻進入不了他們的配送體系。
山東泰豐液壓技術中心主任王然表示:“雖然兩家企業相距不到2公里,但在上下游合作上是相對孤立的,從產品設計、性能上來說,我們完全可以進行匹配,沒有合作就是缺乏有效的溝通。 ”
為打破這類企業之間的隔閡,山東深入實施產業生態培育計劃,通過要素激勵機制,幫助具有“鏈主”地位的引領型企業和具有“撒手锏”產品的配套企業加強合作。濟寧高新區每年拿出2000萬元的產業集群專項資金,對集群內企業在配件共享、人才流動、科研攻關等方面的合作進行獎勵。
濟寧高新區經濟發展局黨支部書記黃偉鵬告訴記者:“我們繪制了產業圖譜,明確了哪些是鏈主企業,哪些是龍頭企業,哪些主要的配套企業,實現了企業之間的專業化分工,組建了產業發展的聯合體。”
隨著協同化程度不斷提升,今年,濟寧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集群入選山東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企業之間的本地配套率從10%提升到了60%,通佳機械也和包括泰豐液壓在內的20多家集群內企業組建了創新共同體。
山東通佳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勇說:“既節省了我們的創新的成本,也提高了創新效率。這樣在整體來說,對我們這個產品快速投向市場有很好的幫助作用。”
目前,山東初具規模的產業集群達108個,年營業收入約5.5萬億元,集聚規模以上企業近1.6萬家,7個產業集群入選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今年,山東繼續加大力度,篩選出12個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山東省發展改革委高技術處副處長辛軍華說:“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是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的有力舉措,基本形成了國家級、省級產業集群互為補充、梯次發展的良好格局。”
隨著產業集群的不斷完善,由集群引領的產業競爭力也在不斷提升。這幾天,山東首批7個海上風電示范項目,山東半島南3號、4號率先開工。項目投資方提出,雖然最初制定的方案,每根風電樁基要達到1300噸,但經過調研,在保證樁基強度的情況下,把樁基重量減少到950噸更加有利。
國家電投集團海陽海上風電有限公司工程建設部主任羅朝發告訴記者:“從1300噸優化到了950噸左右。我的造價大概降低兩億左右。對我們施工資源的要求降低了,國內現有的船舶,可以過來施工的船舶就比較多,這樣對我們年底實現全容量并網,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降低樁基重量,對風電塔筒的防變形處理和焊縫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單靠一家企業很難完成。為此,當地海工裝備集群內多家企業聯合攻關,制定解決方案,最終在大金重工試制成功。
蓬萊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總監王嘉偉說:“我們在各工序之間增加了防變形工裝,以保證單樁在生產過程中的彈性形變、焊接質量方面,通過國際先進多點同步焊接工藝方案,提高焊接效率。”
目前,這個項目的參與企業已經超過20家,煙臺市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集群的成色也得到了檢驗。
國家電投集團海陽海上風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立志說:“不斷鍛煉和培養煙臺本土企業,再通過這些企業,來豐富我們產業鏈條的分工和細化,無論從提高效率,節約成本,提供可靠的服務方面,都是起到很強大的支撐作用。”
按照實施方案,今年,山東要建設全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集聚區,力爭有兩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主營業務收入過2000億元,四個集群過1000億元, 探索形成具有山東特色的集群發展新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