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6日訊 宋代是中國茶文化的鼎盛時期,飲茶方式以點茶為主。所謂點茶,是指將茶餅碾成粉末連水帶茶一齊飲下。在點茶過程中,為了增添樂趣,當時的人們又發明了斗茶的小游戲。
所謂斗茶,首先看茶湯色澤是否鮮白,純白者為勝,青白、灰白、黃白為負。其次看湯花持續時間長短。宋代主要飲用團餅茶,調制時先將茶餅烤炙碾細,然后燒水煎煮。如果研碾細膩,點茶、點湯、擊拂都恰到好處,湯花就勻細,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反之,若湯花不能咬盞,而是很快散開,湯與盞相接的地方立即露出“水痕”,這就輸定了。水痕出現的早晚,是茶湯優劣的依據。斗茶以水痕晚出為勝,早出為負。
“黑色的茶盞,能夠讓白沫顯現的更好,斗茶的興盛也促使建盞市場繁榮起來?!鄙綎|力明科技職業學院文博學院院長陳玉泉告訴記者。
陳玉泉,從事茶盞收藏行業30余年,對建盞的鑒定和背后的文化研究頗深。他告訴記者,只有使用了福建建陽當地的礦料,運用了燒制建盞應有的工藝流程,才能被稱為建盞。而建盞中以兔毫盞最為人稱道。兔毫盞釉色黑青,盞底有放射狀條紋,銀光閃現,異常美觀。以此盞點茶,黑白相映,易于觀察茶面白色泡沫湯花,容易分辨出輸贏,因此,建盞實質也是為斗茶而生。而且,與歷代茶文化相比,宋代的茶文化更加凸顯其是精英文化、大眾文化的綜合體現,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皆可斗茶玩樂,這也帶動了建盞市場的火爆,諸多窯口競相仿造。而這其中,不乏有很多民間的小窯口。
“收藏的話,盡量找黑胎,手頭重的,口徑接近12.5cm的茶盞,就是盡量的買這種,因為統稱建盞,但是建盞里面價值不同?!标愒洪L表示。
高級文物藝術品鑒定評估師張經緯告訴記者,收藏者往往會有一個誤區,認為一件東西年代越久遠,它的價值越高,實際上這是一個誤區:“有的物品從誕生之日起,就已經是精品了;而有的器物在誕生之日起,它可能就是一件日用品,所以時隔千年之后,它具備價值,但是沒有這么高。”
閃電新聞記者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