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4日訊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大流行已在全球造成2億多例感染,超過500萬人死亡,目前新冠確診人數還在不斷增加。記者從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 獲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近日在線發表了題為“The emergence, genomic diversity and global spread of SARS-CoV-2”的綜述文章。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公共衛生與健康管理學院史衛峰教授為本文通訊作者,高等學校新發傳染病病因流行病學實驗室李娟博士和英國南安普頓大學賴圣杰博士為共同第一作者。校(院)為本文第一作者單位和唯一通訊作者單位。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院士為本文共同作者。
本文全面詳實地梳理了SARS-CoV-2相關冠狀病毒的遺傳特征、SARS-CoV-2出現的多種假說,強調新冠病毒的自然起源;著重介紹了SARS-CoV-2主要變異株的特征性突變位點及其演化路徑,概述了新冠病毒主要變異株的全球傳播情況,強調自2020年底新冠病毒進化已進入了新階段。文章還強調SARS-CoV-2全球基因組監測為追蹤病毒傳播和基因組變異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撐。但是,目前科學家對SARS-CoV-2變異和多樣性的理解仍然非常有限,尤其一些低收入國家缺乏SARS-CoV-2基因組監測,可能導致對病毒某些突變的延遲識別。另外,病毒變異株在全球迅速傳播,對疫苗保護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文章提出,為了遏制當前和未來的傳染病大流行,迫切需要加強國際合作、增加疫苗供應和共享、加速信息交流,為實現SARS-CoV-2和其他新發病原體基因組的有效監測提供必需的基礎設施和專業的技術人員。本研究對SARS-CoV-2相關領域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變異示意圖
本文受到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2020SFXGFY01和2020SFXGFY08)、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20YFC0840800)、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18ZX10101004-002和2016ZX10004222-00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773498)、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INV-024911)、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學術提升計劃(2019QL006)以及山東省泰山學者工程專項的資助。
閃電新聞記者 張洪波 通訊員 李娟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