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0日訊 有人把緬北當作一夜暴富的發財地,沒想到卻是噩夢的開始,莘縣的李濤就是一名親歷者。2020年,李濤聽信了他人的誘惑,踏上了偷渡緬北的不歸路,做著發財、出人頭地、人上人的美夢,最終卻跌進了網絡詐騙的深淵……
在朋友的蠱惑下,懷揣發財夢的李濤(化名)一路來到云南邊境,用“偷渡”的方式進入緬甸境內,踏上了他的“淘金路”。一開始,李濤被帶進賭場,負責洗碼工作,每月還能拿兩萬元的工資。然而在李濤工作的第三個月,不僅沒有按時拿到工資,還進入了賭場老板設置的圈套,一下輸了67萬。
因為交不起賭債,李濤和另外兩個同伴幾乎天天挨打,之后,他們被送進了緬北另外一家公司,從事網絡詐騙工作。也是從這一天開始,李濤被迫進入了暗無天日的黑色深淵。據李濤描述,他們給定的是每個人每月30萬的詐騙業績,但是這個任務根本完不成。他被3個人拿著棍子打,之后,對方把他關進水牢,一待就是9天。
3個月后,李濤和另外兩個同伴又被送進另一家做小額貸款的公司。“做小貸客服,有一份擬好的名單,每天給你發,你就照著名單挨個打電話就行,問你需不需要貸款。每天打200個電話左右。”
莘縣公安局古云派出所所長張子軍是李濤的勸返警官, 他告訴記者,對于長期滯留緬北人員,被詐騙團伙層層轉賣是一個普遍遭遇,一個團伙竭盡所能榨干一個人的價值,如果他感覺這個人沒有價值了,就像商品一樣,以幾萬到幾十萬不等的價格,賣給另一個團伙,層層轉賣,在這個過程當中受益的是詐騙團伙的頭目。
在這里想要活下去,就必須不停騙人賺取黑心錢。他們被迫淪為詐騙團伙的賺錢工具,每天遭受著非人待遇。“一米多的墻上面最起碼安裝4層鐵絲網,每一個地方他們都堵得死死的,十五六個人,也就20平方米,8張床。每天就一頓飯,中午一頓飯,就拿個盤子去食堂就行了,吃的那個飯菜,真的是咱們國內豬狗都不吃的東西就給你了,一人一小份大米,也沒筷子,天天挨打。“李濤這樣描述他的遭遇。
這種待遇李濤遭受了長達一年之久,在他再次被關進地下室的一天,趁看守人員不注意,他找準時機躲進廁所,拿出藏在鞋墊的電話卡,撥通了警方的電話。由于李濤被詐騙團伙限制人身自由,三四天甚至更長時間才能與警方取得聯系。在勸返民警的堅持下,2022年7月,李濤按照警方提供的逃跑信息,找準時機從公司一路跑到國門。
按照上級公安機關“兩升兩降三嚴防”的工作目標,嚴防莘縣成為涉詐人員輸出地,在接到上級推送的涉緬北重點人員線索之后,莘縣公安局按照“一人一冊”工作方針,成立由黨委書記、公安局分管局長、派出所長、社區干部、村支部書記組成的“五包一”工作領導小組,層層壓實責任,通過政策施壓、親情感化以及勸返人員現身說法等方式開展勸返工作,莘縣公安局完成核減勸返率92%。同時,警方時刻加強與鎮街黨委、派出所溝通協調,強化涉詐重點人員線索摸排和管控工作,建立“一人一檔”,定期見面進行核查,確保涉詐風險人員穩控在當地,同時,利用公眾號、微信群以及抖音、視頻號揭露緬北的真實現狀,形成濃厚的宣傳氛圍,使轄區居民不愿意去、不想去、不敢去。
警方提醒廣大群眾,千萬不要輕信緬北地區高薪網絡招工信息。真實的緬北地區充斥著毒品交易、網絡賭博、電信詐騙,非法拘禁、敲詐勒索等犯罪行為。同時告誡滯留緬北的涉詐重點人員一定要認清形勢,珍惜機會,主動回國投案自首,爭取寬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