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閃電新聞
2023-12-25 19:03:12
齊魯網(wǎng)·閃電新聞12月25日濟南訊 今年以來,山東聚焦高齡、孤寡、留守、困難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吃飯難”問題,用心用情推進愛心助老食堂建設,著力補齊養(yǎng)老服務短板,真正把好事、實事辦到群眾心坎里。
中午12點,郯城縣高峰頭鎮(zhèn)于圩子村的“愛心助老食堂”散發(fā)出陣陣飯菜香,冬瓜粉條燉肉、特色雞蛋湯,讓人垂涎欲滴。現(xiàn)年83歲的李玉明大叔每天都會和老伙計們來到這里一邊吃著熱乎、可口的飯菜,一邊聊聊家常,其樂融融。李玉明告訴閃電新聞記者:“服務人員態(tài)度比較好、比較熱情,做到飯熱、菜熱,菜的味道比較好,飯菜經常的多樣化,吃飯的人都很滿意。”
于圩子村通過村級自籌一部分,社會捐贈一部分的方式,為“愛心助老食堂”配備專職廚師,并在衛(wèi)生、營養(yǎng)、服務上下足功夫,讓老人們在家門口的食堂就能吃到“健康飯”“暖心飯”。
如何讓助老食堂發(fā)揮最優(yōu)效果,高峰頭鎮(zhèn)于圩子村黨支部書記徐明專門在村里面選配了4名公益性崗位,輪番在食堂進行操作,在老人就餐的過程中,不斷征求老人的意見和建議,適合他們的口味。同時,對飯菜進行低鹽、低油處理,保證老人的健康飲食。”
一碗熱乎飯不僅要讓老人們吃飽,更要吃“好”,郯城縣不斷創(chuàng)新延伸服務鏈條,將愛心助老食堂和老年文體活動中心巧妙結合,開展形式多樣的孝老、助老活動,讓老人們從“養(yǎng)胃”到“養(yǎng)心”。截至目前,當?shù)赝ㄟ^政府補貼、村級自籌、社會捐贈共投入資金300余萬元,建設覆蓋城鄉(xiāng)社區(qū)(村)愛心助老食堂60處,惠及7000余名老年人。
郯城縣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舒永軍對閃電新聞記者說:“我們聚焦解決老年人‘一餐熱飯’的問題,廣泛動員鄉(xiāng)鎮(zhèn)、城市社區(qū)、村居,按照科學規(guī)劃、合理布局的要求,充分利用各類閑置資源,通過新建、改建等方式,加快推進助老食堂建設運營,確保建成一批、帶動一批,運營一批。下一步,我們將持續(xù)加大支持力度,強化監(jiān)督管理,確保助老食堂可持續(xù)、規(guī)范化運營,讓更多的老年人食有所安、老有所依。”
養(yǎng)老助餐關鍵還要解決場地問題。最近,濟南高新區(qū)東城逸家的長者食堂開始正式營業(yè)。按照每餐不超過10元的標準,食堂給6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老人餐,一葷兩素營養(yǎng)搭配,69歲的劉東方老人成了這里的常客,飯菜口味也讓他贊不絕口。東城逸家有1.2萬常住人口,其中60歲老年人口占比超過1/4,不少老年人特別是高齡、孤寡等特殊老年人面臨“一餐熱飯”難題。
今年,山東把老年助餐作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民生工程,在全省范圍內推行長者助餐服務。然而,由于東城逸家小區(qū)規(guī)劃較早,沒有配套養(yǎng)老設施,唯一閑置的就是老售樓處。最終,街道以市場租賃的方式將售樓處重新利用。濟南高新區(qū)舜華路街道黨工委書記楊清溪告訴閃電新聞記者:“通過我們調查問卷,(需求)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長者食堂。把老百姓的需求清單變成我們的項目清單,通過統(tǒng)籌一些資源,把老年助餐服務設施納入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既要吃得好還要運營得長久,街道充分發(fā)揮市場機制作用,委托第三方,加上一定政策獎補,將這處養(yǎng)老設施一同托管。濟南高新區(qū)舜華街道東城逸家活動中心負責人王巖介紹:“長者食堂,服務老年人為主,還有政府的減免這一塊。再加上做一些比較特色的帶餐,能夠達到一個收支平衡,更持久地把食堂給經營好。”
今年以來,山東不斷提升優(yōu)質普惠公共服務資源供給水平和能力,年內老年食堂增長到1.2萬家,加速形成布局合理、方便可及、發(fā)展可持續(xù)的社會服務供給體系。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