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4日訊 “濟濟多士,乃成大業;人才蔚起,國運方興”。青年人才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源頭活水,博士(后)青年人才更是高層次人才的重要“蓄水池”和創新創業的“主力軍”。近年來,山東聚焦產業發展和人才需求,全方位加強博士后引育留用工作,深化改革創新、流程再造、服務優化,努力提高博士后工作整體質效,不斷開創人才強省建設新局面。
“引才聚智”是山東青年人才工作的重頭戲,招引更多博士(后)青年人才,“儲備一批、交易一批、轉化一批”博士(后)及科研團隊的創新項目,正逢其時。2024年中國·山東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共吸引來自海內外23個國家(地區)、30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500余家企業的1290個博士(后)項目報名參賽,團隊成員數量3600余人,參賽數量較2023年增加16.5%,通過大賽平臺展示山東博士后“最強大腦”風采,推動了更多人才初創項目在山東落地轉化。
強化創新 打造招引品牌
充分發揮以賽引才育才、以賽薦才聚才的積極作用,山東走在了全國前列,省博士后大賽已經走過六年春華秋實,陸續挖掘、培養了5000余位博士后人才創新創業,尤其是開放辦賽、不拘一格的風格和態度,收獲了來自各方的好評。利用賽事吸引力聚焦區域發展需要,精準布局賽道,創新引才新模式,首設揭榜領題人才招引榜,向海內外優秀青年人才廣發“英雄帖”,遴選出一批高水平人才、高技術項目。“博攬英才 創領未來”特色品牌深度拓展了在青年人才中的知名度,豐富了育才舉措、提升了留才環境,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人才智力支撐,成為了山東青年人才引育的一塊“金字招牌”。聚焦比賽推動項目成果轉化,利用多平臺賽事讓博士后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走向市場,有引才需求、技術需求的企業(單位)現場張榜,有成果轉化、投融資需求的博士(后)團隊現場路演,達成合作意向的現場簽約促進達成了一批產學研合作,為技術轉移轉化注入了催化劑。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大賽參賽范圍更加開放,除博士后外,廣泛吸引優秀博士參加大賽,進一步擴大了青年人才參賽范圍。更加注重人才引進,通過發動博士后科研平臺、企業、科研院所等單位,設置人才引進、技術攻關兩類榜單,吸引博士、博士后通過揭榜來魯、留魯。更加注重區域平衡和示范引領作用發揮,采取濟南、青島、煙臺、威海四市聯合辦賽模式,按照城市產業特點由各市承辦大賽相應賽道,幫助承辦市對口吸引博士(后)人才、項目落地,賽事承載力和支持力度進一步增強,顯著提高博士后群體的社會關注度,“近者悅、遠者來”的山東博士后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彰顯。據統計,通過大賽已有近130個項目在山東轉化落地,投資金額超4.6億元。
政策加持 激發創業活力
人才與項目引進來,如何幫助其轉化與落地?對于參賽人員與團隊來說,中國·山東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不僅是展示科研成果的“練兵場”,更是一個促進科研成果落地轉化的“加速器”。
首先是強化政策支持,激活著博士后創新的“動力源”。在獎勵配套上,除金獎獎金5萬元、銀獎獎金2萬元、銅獎獎金1萬元外,將對獲獎并依托報名項目在山東省境內落地的博士后創業項目,納入2025年度“山東博士后創業啟動支持計劃”給予經費支持。對獲得金獎的博士、博士后項目負責人直接頒發“山東惠才卡”,享受山東省內29項優惠政策及便利服務。既有“第一桶金”的啟動支持,也能獲得“陽光雨露”的持續滋潤,種種政策,幫助博士(后)青年人才在創業的道路上開好頭、起好步。
大賽還搭建起高水平對接交流平臺,努力把賽場變成項目對接“會客廳”,通過“賽展會”的有機結合,為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利契機。大賽設置六大賽道,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項目為主導,與山東十大創新、十強產業、十大擴需求行動同步吻合,與聚力發展工業經濟、數字經濟的方向高度契合。一邊幫助需求單位遴選一批好的項目,一邊引進一批優秀的博士后青年人才,大賽實現著博士后創新項目與山東企業的“雙向奔赴”,幫助企業達成技術合作的“最優解”。“通過大賽的牽線搭橋,我們的項目獲得了200萬元的投資和300萬元的產品訂單,項目正在辦理落地相關手續,步入了產業化快車道”,于金明院士團隊成員、大賽創業賽金獎獲得者趙曉勇表示。
搭建平臺 筑牢發展根基
近年來,山東實施以“人才鏈”為總牽引,優化教育鏈、激活創新鏈、服務產業鏈的“四鏈”融合發展機制,通過大力推進博士后科研平臺建設,充分發揮博士后制度在推動產學研用一體化、實現“四鏈”融合方面的天然優勢,著力打造人才、教育、創新、產業全過程融通的發展生態。截至2024年底,全省共設立各類博士后科研平臺超過1100家,其中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68家、科研工作站455家、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575家,實現全省16個設區市全覆蓋、重點產業全覆蓋和行業門類全覆蓋。全省累計招收博士后超2萬人,在站博士后數量突破8000人。全省招收博士后首次突破3000人。博士后累計招收數量、在站數量及科研平臺數量均位居全國各省份前三位。
2023年6月,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組織有關社會組織、創業投資機構、創業園區、金融機構等單位發起成立“山東博士后創業基金聯盟”,按照市場化、專業化的投資原則,旨在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配置、資本主投”的創業投融資機制,主動引導更多社會資源與博士后創新項目進行充分對接,構建博士后創業閉環生態。目前,已有6家金融機構、21家投資機構和21家孵化機構加入基金聯盟,匯聚的基金規模達到10億元。博士后青年人才成長成才的生態不斷完善,有力提升了博士后在魯創新創業的獲得感。
山東自古以來就有尊賢愛才的傳統,近年來,通過不斷完善博士后政策、服務、平臺,讓來自五湖四海的青年才俊真切感受到了滿滿誠意,相信在精心引才、悉心愛才的齊魯大地上,能有更多博士后青年人才創業齊魯、樂業山東,譜寫出新時代人才強省“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