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是全體中國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一場承載著全民期待的舉國盛事。2025年全國兩會將聚焦哪些最新熱詞?哪些兩會話題備受矚目?關注國計民生、聚焦熱點輿情,山東廣播電視臺推出2025全國兩會每日熱詞解讀。
3月5日,據山東廣播電視臺閃電大數據輿情云平臺監測顯示,“政府工作報告”“中國智造”“育兒補貼”“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等話題受到高度關注,一起來看今天的熱詞解讀。
今日熱詞一:政府工作報告
【熱詞釋義】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既有2024年的工作回顧,又含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列出2025年政府工作任務。
【數據表現】
【數據解讀】2024年,中國“進”的步伐堅實有力,“穩”的態勢鞏固延續,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2025年,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強化宏觀政策民生導向,打好政策“組合拳”。對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再提高20元、制定促進生育政策等我們關心的民生和社會問題都給出了方向。這一份有政治高度、民生溫度、發展速度、改革力度、創新濃度、時代刻度的重磅報告,傳遞出務實進取的信心和決心。讀懂政府工作報告,我們既要正視困難問題,更要堅定發展信心,中國經濟航船必將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今日熱詞二:中國智造
【熱詞釋義】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上,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和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云杰兩位代表作為中國制造業領軍人物同臺亮相,以科技創新為核心詮釋“中國智造”的崛起之路。雷軍表示,過去15年的創業讓他深刻地體會到,無論是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還是培育壯大新興產業,都離不開科技創新。周云杰說,科技創新是一個品牌能否立足世界的關鍵變量。
【數據表現】
【數據解讀】作為中國制造業領軍人物,兩位企業家在“代表通道”上都提到一個關鍵詞:創新。他們呼應國家“新質生產力”號召,雷軍提出將人工智能融入終端生態,周云杰聚焦智慧家庭、產業互聯網與大健康賽道,共同指向“中國智造”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藍圖。制造業是我國經濟命脈所系,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從“世界工廠”到“全球創新”,中國傳統產業加速向“新”,高質量發展氣象萬千。
今日熱詞三:育兒補貼
【熱詞釋義】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制定促進生育政策,發放育兒補貼,大力發展托幼一體服務,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
【數據表現】
【數據解讀】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出生人口達到954萬人,較上年增加了52萬人,實現了出生人口階段性“止跌回升”。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又將育兒補貼寫入全國性政策框架,明確通過“真金白銀”持續減輕家庭生育壓力,這場 “及時雨”精準地落在了眾多家庭關心的生育、養育痛點上,可緩解“不敢生”的焦慮。此次育兒補貼政策,標志著國家從“鼓勵生育”轉向“實打實支持”,盡管細則尚待落地,但政策釋放的信號足夠振奮人心。生娃不僅是家事,更是國事,這些實實在在的補貼,讓家庭在生育決策上多了一份底氣,也讓人們看到了政府鼓勵生育、支持家庭發展的決心,政策“春風”必將吹散生育“寒潮”,全社會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圍正在形成。
今日熱詞四: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
【熱詞釋義】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再提高20元,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加快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實施好個人養老金制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大力發展銀發經濟。
【數據表現】
【數據解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超3億人,占全國人口的22%,人口老齡化程度繼續加深。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又發福利,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再提高20元,讓“銀發族”喜提“暖心紅包”,民生溫度持續升溫。每年多出的240元是老百姓手中實打實的“小確幸”,也是政府把養老保障作為重要民生工程的生動體現。這看似微小的數字背后,蘊含著國家對于民生保障,尤其是養老問題的高度重視與深遠考量。這20元里藏著中國式養老的幸福密碼,是我國養老保障體系不斷健全、完善的一個縮影,托舉著老百姓“穩穩的幸?!?。
策劃:朱富金 編輯:林月梅 阮尚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