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
2022-06-03 09:19:06
原標題:打工子弟花樣慶“六一”
來源:工人日報
揮汗如雨的足球小將,操控機器狗的科技少年……5月29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慶“六一”活動在中鐵建工白沙灣足球基地文化中心項目上舉行。
為了讓農民工子女在項目上度過一個健康、快樂、有意義的節日,“少年兒童心向黨”青島市慶“六一”暨“益路童行 結對幫扶——建設工地暖心驛站”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如期舉辦。
活動上,中鐵建工“筑夢”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為項目上的12名職工、農民工子女和周邊街道的青少年實現“微心愿”。
收集孩子們的心愿
“我想要新書包!”“我喜歡畫畫,我想要水彩筆!”在活動之前,“筑夢”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已經收集了孩子們的“微心愿”。現場,他們為孩子們送上心愿禮包,并與孩子們建立常態化幫扶。
“我想要一個足球!我喜歡踢足球,平時就在學校踢足球。”來自城陽區流亭街道的塵紫淼今年8歲,外表看起來文文靜靜,實際上是個活潑好動的小姑娘。
“平時挺忙的,也沒時間陪孩子出來玩,這次活動給了我們一個親子互動的機會。”塵紫淼的爸爸塵璐告訴記者,他們就住在附近,看著項目一天天“成長”,“以后這個學校建成了,就帶著女兒來這里踢球。”
12歲的耿彪在參加活動的小朋友里算是個大哥哥了,和弟弟妹妹們比起來,他的愿望更加成熟,也讓人有點心疼,“我想要爸爸送我上學。”他說。
耿彪的家離學校有一個小時的車程,每天早上5:30起床,6:20就要獨自坐公交車去學校,路上還得倒一次車。看到別的同學有爸爸接送,耿濤非常羨慕,但懂事的他從未如此要求過。
耿彪的爸爸耿海龍是項目上的一名水電安裝工,平時工作很忙,早出晚歸,“今天才知道孩子有這個愿望,以后我會盡量多抽出時間陪陪孩子。”
渴望父母的陪伴
今年7歲的廖皓軒來自江西撫州,他的爸爸、爺爺奶奶都是中鐵建工白沙灣足球基地文化中心的砌筑工。一年到頭,只有逢年過節他們才能回老家看看。
廖皓軒看起來有點靦腆,一直在擺弄手里的玩具小汽車,當記者問他自己的“微心愿”時,他抬起頭看著爸爸廖哲明,小聲地說了句,“希望爸爸多陪我一下,帶我去青島的水族館看看。”
廖哲明摸了摸他的頭說:“平時在工地上確實是挺忙的,周六日也要干活,以后還是得盡量多抽點時間陪陪孩子。”
“我們老家在大山里面,回去一趟太麻煩了,先要坐火車再轉幾趟汽車才能到縣城,從縣城到村里汽車過不去,只能走山路,還得走半個多小時。”廖哲明說,這些年,他們全家都在外面天南海北地轉,哪里有工程就到哪里去,去年才來到青島,“感覺青島環境好、空氣好,是個很有發展前景的城市,也有比較好的教育資源,我們都是大山里來的,希望孩子能夠在青島接受更好的教育。”
“我們家這些年搬了好多次家,小孩爸爸在哪里打工就到哪里去。”廖哲明的妻子彭香說,兒子到了上學的年紀,不太適合總是搬來搬去,到了青島覺得各方面條件都很不錯,今后打算在青島定居。
架起溝通的橋梁
白沙灣足球基地文化中心項目由中國足球學院青島分院與白沙灣足球基地配套設施組成。
活動當天,結合項目的足球特色,現場設置了足球文化體驗區,孩子們和家長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親子“足球賽”,在互動中激發孩子們對足球運動的熱愛,盡情釋放著生命在于運動的活力,也為平日里聚少離多的家長和孩子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智能建造觀摩區,憨態可掬的小機器人、活靈活現的機器狗、各種造型的智能建造機器人……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
“我最喜歡機器人了,沒想到爸爸工作的地方有這么多機器人!”廖皓軒興奮地說。在工作人員的講解下,孩子們通過近距離觀摩,對建筑業相關知識進行了體驗式了解,這讓他們更加理解父母的艱辛,增強了對父母職業的自豪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