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軍墾名城”石河子:打造現代農業的新樣本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本報記者 滕繼濮 朱 彤 實習記者 鄭 莉 通 訊 員 徐彤彤 史 進

2022-07-19 07:35:07

原標題:“軍墾名城”石河子:打造現代農業的新樣本

來源:科技日報

這里被譽為“共和國軍墾第一城”。7月1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八師石河子市,深入連隊,走進田間地頭考察調研。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時指出,兵團農業機械化程度高,農業規?;a、產業化經營條件好,在糧棉油、果蔬生產等方面優勢明顯,要在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隨著兵團農業生產水平不斷提高,昔日新疆沙漠邊緣、邊境一線的兵團墾區,早已成為現代農業建設的“三大基地”——全國節水灌溉示范基地、農業機械化推廣基地、現代農業示范基地,打造出現代農業的新樣本。

“輕松”種棉花在這里實現了

中國棉花看新疆,新疆棉花看兵團。7月,正是棉花的花鈴期,大片綠油油的棉田在明媚的陽光下,昭示著豐收的希望。兵團人在北疆成功種植棉花并獲高產,結束了“自古北疆不種棉”的歷史。

由于新疆土質呈堿性,夏季溫差大,日照時間和無霜期長,這里的棉花以色澤潔白、絨長、拉力強著稱,是我國優質的棉花品種。八師是全國重要的優質棉生產基地,棉花種植面積占全國的1/12,全兵團的1/4;總產量占全國的1/10,全兵團的1/3。

“八師一四三團農一連棉花種植面積3800畝,全連使用北斗導航無人駕駛播種,采用機采棉栽培、膜下滴灌模式。目前耕作機械化程度98%,播種機械化程度100%,棉花機采率96%?!鞭r業技術員謝勇告訴記者,膜下滴灌模式節省了人工又減少了水資源的浪費;應用北斗導航的農業機械可以精確到一穴一籽,替代了以前費時費力的人工拔除多余棉苗;采棉機的大規模應用徹底擺脫了人工采摘的繁瑣和不便。

近年來,一四三團黨委加大產業結構調整,該團相關職能部門和連隊“兩委”從農業設施、種植技術、優良品種的選用、田間管理等方面做好全程技術引導服務,應用新技術依靠科技發展農業生產,提質增效,為豐產增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桃經濟”結出致富果

進入夏季,墾區大地處處瓜果飄香。走進一四三團九連綠色有機蟠桃示范園,映入眼簾的是滿目翠綠。一顆顆飽滿紅潤的蟠桃掩映其中,在陽光的照射下散發出誘人的香氣,果農們正在忙著采摘、分揀、裝箱。

一四三團素有“中國蟠桃之鄉”的美稱,種植蟠桃樹的歷史已有數十年。“這里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天山雪水沖積出的平原上,桃樹長在透氣性好的砂石地里,土壤富硒,晝夜溫差極大,蟠桃個頭大、甜度高、口感好。2017年,一四三團種植的蟠桃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一四三團黨支部書記、連管會指導員郭洪忠告訴記者,每年從6月下旬到9月中旬正是鮮桃上市的時節,一架架飛機搭載著鮮桃銷往上海、北京、廣東、深圳、香港等地。

在一四三團,蟠桃的綠色種植已經成為一種共識,從施肥、殺菌到除蟲、除草,無一不體現“中國蟠桃之鄉”蟠桃種植的綠色生態。

一四三團的果農們選用農家有機肥,肥料是當地山上養殖戶提供的牛羊糞便漚成。除蟲則使用的是誘蛾燈和性誘劑,這是近年提倡的綠色防控技術。為了防止病菌感染,每年秋季果農們都會給果樹刷上一層白石灰。這不僅能殺死樹皮內越冬蟲卵和蛀干昆蟲,還能防止樹皮被動物咬傷。正是果農們始終堅持這種綠色有機的種植方法,才讓這里的蟠桃甘甜可口。

為發揮蟠桃產業優勢,一四三團從賞桃花、品蟠桃到蟠桃產品深加工,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的蟠桃產業鏈,圍繞“桃經濟”,該團大力推進鄉村旅游和依托桃園農業生態旅游區每年接待游客近80萬人次,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現如今,在石河子廣袤的土地上,越來越多的科技設備和種植技術整裝上陣,服務農業、帶動農戶,促進農業產業發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全力推動兵團現代農業建設。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聊城九州街道打造鄉村振興人才“引擎”

本報訊近年來,山東省聊城市高新區九州街道充分發揮人才在鄉村振興中的引領作用,建立健全人才流動、評價培育和激勵機制,全面激活人才“引...[詳細]
法治日報 2022-07-19

辦實事 解民憂 暖民心

經過推薦申報、初評候選和專家評審等環節,最終確定山東省紀委監委集中整治停車管理領域突出問題、山東檢察機關辦理南四湖流域滕州轄區煤礦...[詳細]
法治日報 2022-07-19

山東EOD項目投資超330億元助推綠色發展

山東EOD項目投資超330億元助推綠色發展(2022-07-19)稿件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新華財經新華社濟南電(記者張武岳)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近...[詳細]
新華每日電訊 2022-07-19

上好藝術課,眼里有“人”最重要

義務教育階段《藝術課程標準2022版》正式頒布,這不僅對藝術課程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針對藝術課程教學和學習任務給予了新的指導。...[詳細]
光明日報 2022-07-19

面對“平視一代”,思政課怎樣用心講道理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明確要求,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老師要用心教,學生要用心悟,達到溝通心靈...[詳細]
光明日報 2022-07-19

做好防汛關鍵期水旱災害防御

本報北京7月18日電(記者陳晨)水利部18日召開專題會商會,研判“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洪旱形勢,安排部署水旱災害防御工作。??水利部要...[詳細]
光明日報 2022-07-19

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上海這十年,極不尋常、極不平凡。歷經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經受住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疊加的考驗,在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詳細]
人民日報 2022-07-19

為全球發展貢獻青年力量

“全球發展共同體”國際青年智匯行動發布和創享會7月15日在線上舉行。圍繞“減貧與包容性發展”“抗疫與公共衛生”“氣候變化與綠色發展”...[詳細]
人民日報 2022-07-19

立足優勢 凝聚發展合力(黨員論壇·鄉村干部說振興)

組織上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就是推動精銳力量、優質資源下沉,加強基層組織,增添發展動能。作為一名駐村第一書記,就是要想方設法把新理念、...[詳細]
人民日報 2022-07-19

加強科技類社會組織建設(有的放矢)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科技類社會組織列為重點培育和優先發展的四類社會組織之一,推動我國科技類社會組織不斷發展壯大、團結聯系科技工作者...[詳細]
人民日報 2022-07-19

支部領著干 鄉村活力足(深度關注·大抓基層 強基固本②)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鄉村要振興,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關鍵。班子強起來,人心聚起來盛夏,甘肅省隴西縣永吉鄉尖山村,水泥路直通縣城...[詳細]
人民日報 2022-07-19

4.68億元水利救災資金已撥付

本報北京7月18日電(記者邱超奕、王浩)7月18日,國家防總辦公室、應急管理部組織防汛專題視頻會商調度。要切實把群眾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詳細]
人民日報 2022-07-19

地方經營性國資監管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

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是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改革的重要方向。特別是2020年6月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發布實施后,地方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詳細]
經濟參考報 2022-07-19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