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課堂有勞動 田間有學生

來源:中國教育報

作者:統稿:本報記者 王陽 采寫:本報記者 程墨 徐德明 胡航宇 王志鵬 周仕敏 史望穎 孫軍 特約通訊員

2023-01-11 09:38:01

原標題:課堂有勞動 田間有學生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課堂有勞動 田間有學生

來源:中國教育報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苗家小鎮小學,學生去養殖場喂羊喂豬,辛苦亦有成長。

湖北省廣水市永陽學校,學生在勞動基地采摘香甜蔬果,豐收盡享快樂。

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長江小學,學生在“廚神爭霸賽”上顯廚藝,校園溢滿香味。

……

從2022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勞動教育“獨立成課”,升級為義務教育階段必修課程。全國各地各校多措并舉,對勞動課程進行“提檔升級”,不斷推出優質勞動課程,推動勞動教育繼續往實處、深處發展。

地位高了,課程陸續開齊

翻看寧波市鎮海區九龍湖中心學校農耕研學的校本教材《尋味鎮海》,第一課是探訪年糕博物館,搗年糕,探究農耕文化;第二課是學搭土灶,煨番薯,做九龍湖神仙雞……該校本課程共8課,課程設計全部指向鎮海文化。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規定,將勞動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推動勞動教育課程標準化,督促各學校對其做更明確的課時統籌規劃和安排,有助于解決以往學校教育中弱化、邊緣化勞動教育的問題。

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所長李鐵安看來,勞動課程富含“讓人成為人”的最根本最深遠的育人功能,也獨具更為深刻有力的育人價值。勞動教育“獨立成課”,首先需要建立勞動教育的“課程概念”,這就需要教師和學校深化對勞動課程育人價值的理解,優化對勞動課程內容載體的設計,強化對勞動課程實施渠道的開拓,內化勞動課程的過程體驗,活化勞動課程的評價形式。與此同時,要充分挖掘各學科課程的勞動育人基因,促進學生實現勞動體悟與價值觀內化相融合。

借著勞動課進入義務教育階段必修課的“東風”,半年來,各地各校根據教師特長和學生愛好,積極研發勞動教育特色課程,打造了一系列豐富優質的勞育課程群,實現勞動教育課程校本化。

“在學校的課程體系中,充分提升了勞育的重要性。”襄陽市晨光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柳華表示,勞動課程設置更加有章可循,規范管理。每周每個班級1個課時,設置了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三類。每個年級設計了20項勞動活動,按照學生的能力發展分布在不同學段。

“我們在落實課程計劃上下功夫,把勞動教育提高到重要位置,積極探索通過五育融合、五育共生的方式促進‘五育并舉’,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天津市薊州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花宜春說。

資源多了,配套逐步完善

春季,走進茶園,體驗如何采茶、制茶、品茶;夏季,走進葡萄園,學習整枝、套袋、修剪等;秋季,采摘果蔬、玉米,感受收獲的喜悅……安徽省馬鞍山市每年都要組織全市八年級學生到市青少年實踐教育中心集中開展為期一周的綜合實踐活動,學習各類特色實踐課程。

針對勞動課,以往中小學勞動教育存在一個現實問題:一些學校因為缺乏勞動教育場地、勞動教育師資,而給學生布置勞動教育任務,由家長監督完成,并沒有發揮學校教育的主體作用。

勞動教育“獨立成課”后,要求學校教育發揮主體作用,鼓勵各地各校因地制宜、特色發展,解決勞動課場地、設施及師資等配套資源短缺問題。

讓學生成長在天地間,“在哪兒開課”需要蹚出新路。擁有一定閑置場地的學校,選擇見縫插針、依校而建,開辟勞動教育場地。如廣西桂林市疊彩區教育局投入300多萬元在各校興建各具特色的勞動場所,讓勝利小學、臨社小學、希望小學有了校內勞動種植基地,大河中心校有了陶藝室。

校內場地有限怎么辦?借場地、租場地、共建場地,在校外建設勞動教育“根據地”。青島成立了青島市綜合實踐教育集團,囊括青島市中學綜合實踐教育中心和六個區市的基地。通過搭建全市勞動教育的交流平臺,建設校外勞動實踐教育“飛地”,孵化培育勞動實踐基地。

勞動課作為獨立課程,怎么解決教師“正規軍”培養問題?設立專職教師、校內教師兼任或外聘有特長的兼職教師,各地積極探索,多措并舉制定合適方案。如重慶市潼南區崇龕九年一貫制學校集合“專業教師+特長教師+支教教師+家長志愿者+校外輔導員+當地工匠”等眾多資源,采取“專業培訓+企業實訓+集體研習+跟崗見習+自主學習”的方式,充實師資力量,提升師資水平。

素養提了,育人效果增強

“快來快來,看看我的書架拼得結不結實……”穿針引線、拼接書架、垃圾分類、種菜養花……在襄陽市晨光小學“幸福勞動·快樂評價”實踐活動現場,學生們有的在像模像樣地上螺絲,有的神情專注地在手絹上繡花,現場一片忙碌。柳華表示,學生通過校內勞動、勞動日常打卡等,逐步養成勞動習慣,不少家長、教師也反映孩子變勤快了,實現了勞育促發展。

記者調查發現,這半年來,學生、家長和教師對勞動教育獨特的育人價值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勞動課不僅賦予孩子們多項必備的生存技能,也讓‘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種子在他們的心靈深處生根發芽。”青海省西寧市北大街小學的學生家長淡婷婷表示,勞動課作為獨立課程,給孩子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希望孩子在勞動課上多掌握幾項生活技能,學會享受生活。

同樣位于西寧市的華羅庚實驗學校西寧分校勞動課教師周蓉潔則發現,學生的創造意識、團隊協作意識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原來,華羅庚學校開展了“種植園”“石頭畫”等特色勞動課程。在“種植園”課上,以小組活動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協作互助機制,最后點評哪組做得最好。學生在動手做的過程中,增強了學生的心理素質、創新意識,也養成了互助協作的團隊精神。

勞動最光榮,創造最偉大。勞動課對學生道德責任、創新思維、審美品質等素養的形成有著突出的作用。勞動課已在教育的“土壤”里扎根萌芽,將來必會結出碩果。

(統稿:本報記者 王陽 采寫:本報記者 程墨 徐德明 胡航宇 王志鵬 周仕敏 史望穎 孫軍 特約通訊員 莫青)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眾志成城護研考

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于2022年12月24日至26日舉行,參考人數創新高,達到474萬。強部署嚴落實全國一盤棋“各位老師 2023年全國碩士...[詳細]
中國教育報 2023-01-11

【110警察節】山東公安110去年接報警情2600余萬起

矢志不渝110新征程上保安寧。2022年,全省公安機關110報警服務臺共接報警電話2654.8萬個,以實際行動維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據省公安...[詳細]
光明網山東頻道 2023-01-10

【110警察節】山東省公安廳隆重舉行慶祝2023年“中國人民警察節”升警旗儀式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并在“中國人民警察節”到來之際向全國人民警察致以節日祝賀和慰問。為熱烈慶祝2023年“中國人...[詳細]
光明網山東頻道 2023-01-10

高速路上車輛突發故障 巡邏民警及時排除險情

今年1月1日下午,一輛白色越野車在濟青高速南線萊蕪方向420公里處臨時停車,車后未擺放危險警示標志,后方車輛紛紛踩剎車避讓,場面十分危...[詳細]
中國警察網 2023-01-10

多地第一波感染高峰已過 春節會否導致大規模傳播?

多地宣布 第一波感染高峰已過。近日,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接受《面對面》欄目專訪時表示,很多省份已經達...[詳細]
中新網山東頻道 2023-01-10

多地調整煙花爆竹燃放政策 規定時段規定區域可燃放

多地調整煙花爆竹燃放政策在規定時段規定區域可燃放。依法分類管理重在確保燃放安全。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各地更為普遍的做法是禁止燃放煙花...[詳細]
中新網山東頻道 2023-01-10

中國實施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首日:一個新的開始

中新社北京1月8日電題 中國實施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首日 一個新的開始。包括取消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客運航班從指定第一入境點入境;取...[詳細]
中新網山東頻道 2023-01-10

徜徉“花海” 山東青島年宵花艷年味濃

春節臨近,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枯桃花卉市場迎來年宵花銷售旺季,民眾徜徉“花海”選購鮮花,迎接新春佳節。圖為市民選購年宵花。圖為花卉攤...[詳細]
中新網山東頻道 2023-01-10

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實行動態調整

1月5日,央行、銀保監會發布《關于建立新發放首套住房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長效機制的通知》,決定建立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詳細]
中國商報 2023-01-10

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一刻不停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1月9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分析大黨獨有難題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現和破解之道,深刻闡述健全全...[詳細]
中國紀檢監察報 2023-01-10

堅定信心 迎難而上 真抓實干

積極的心態、堅定的信心、主動的作為,是實現發展的有力支撐,是戰勝困難的重要力量。我國經濟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關鍵是...[詳細]
中國紀檢監察報 2023-01-10

以鐵的紀律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鐵軍

“紀檢監察機關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力量,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必須忠誠于黨、勇挑重擔,敢打硬仗、善于斗爭,在攻堅戰持久戰中始終沖...[詳細]
中國紀檢監察報 2023-01-10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