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2023-04-26 09:36:04
原標題:應用數字化技術提升農田建設水平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應用數字化技術提升農田建設水平
來源:農民日報
近年來,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立足自身糧食高產特色優勢,以工業思維、數字賦能農業全流程提質增效、整建制富民增收、全產業鏈式發展的具體實踐,建成了“數字大田”示范和推廣區、數字農業加工示范區、數字設施農業示范區等,以示范引領為傳統農業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草木萌動,田野青青。在春耕春管的關鍵時期,桓臺縣茂興家庭農場負責人呂茂興正在大田里調試噴灌設備。“我們農場是數字化地埋式伸縮噴灌示范區,實施面積1000畝,建有中控室6套,智能遠程控制系統1套,土壤墑情氣象站1套,田間地埋式伸縮噴灌設備3400套,利用土壤墑情數據及遠程網絡管理,實現了隨時灌溉、自動化施肥、智能化作業。”呂茂興介紹。
在桓臺縣大田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院內,該合作社理事長劉銘與維修人員正在檢修植保機。“我們一共有600臺(套)農業機械,每年為10萬畝大田提供服務。”
“春管有力,夏糧豐收。為切實保障31.3萬畝小麥穩定安全供給,我們組織農技人員分組包鎮,通過技術培訓、田間實訓、巡回指導等方式,落實防災減災等關鍵技術,加快苗情轉化升級,全方位夯實夏糧豐收基礎。”桓臺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曉玲說。
近年來,桓臺縣引進中化先正達集團,通過建設農業農村數字服務平臺和數字大田,利用天、地、空系統數據分析,為桓臺縣各鎮量身打造最優糧食種植方案,實現了對縣域土地、人力等資源要素價值的深度挖掘、最大化利用。通過“MAP數字中心+MAP服務點+種糧大戶”,實現糧食生產“耕、種、收、管、銷”全過程節本提質增效,畝均增收300元以上,讓更多農民共享數字化紅利。同時,通過“頭部企業+研發平臺+技術轉移服務機構”產學研協同,為全域打造高質量制種強縣提供了現實路徑。
據了解,桓臺縣已制定整建制高標準良種繁育基地三年行動計劃,依托中化先正達集團的種質資源、科研力量和銷售渠道,力爭用三年時間,打造供給淄博、帶動魯中、輻射黃淮海地區的高標準良種繁育核心基地,扛牢種業振興的桓臺擔當。
桓臺縣的數字農業加工示范區主要以梨花面業優質小麥智能化深加工項目為支撐,2022年11月投產運行,項目通過與數字大田示范區產能對接,串聯起從“田間”到“車間”的農業鏈條,實現了本地糧本地深加工的內循環,為企業節本300元/噸,為農戶畝均增收600元。目前,梨花面業小麥年加工能力80萬噸,年產值超15億元。今年將建設一條1.5萬噸預拌粉生產線,進一步拉長下游深加工鏈條,加速糧食全產業鏈發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