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3-05-04 09:56:05
原標題:寓教于美啟智怡情 融美于教樂學尚美
來源: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寓教于美啟智怡情 融美于教樂學尚美
來源:中國教育報
美育是“五育并舉”育人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美育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既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選擇,也是美育自身的發展方向。山東省菏澤市第二實驗小學堅持“全面發展,一個都不少”的育人理念,以藝術教育為突破口,從以美怡情、以美健體、以美修身等維度出發,多措并舉,多點發力,引領學生自覺地感受美、認識美、表現美、創造美,走出了一條“學生多元發展、學校特色發展”的辦學之路。
美化環境
以美創美沁人心脾
和諧美好的校園環境是一種無聲浸潤學生心靈的美育。菏澤市第二實驗小學高度重視打造校園文化藝術環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從審美的高度精心規劃校園環境建設中的每一個點位,讓進入學生眼睛的風景成為生命成長的文化基因。
學校合理布局校園設施,通過綠化、凈化、美化校園環境,努力營造出一種清新、靜怡、雅致的文化氛圍:校園圍墻上,懸掛著斑斕多彩的宣傳版畫;每棟樓的外墻上,均精心設計了富有濃郁藝術氣息的壁塑、標語;小花圃柵欄、藝術長廊廊柱四周,或是國學名言,或是古典詩詞;樓梯間的墻壁上,布滿學校各種藝術活動剪影圖片;每間教室,外面設有書法、手抄報宣傳欄,里面有主題豐富的黑板報,定期展示、更換每名學生的書法、繪畫作品……從上到下、從里到外,漫步校園,師生感受到濃濃的藝術氛圍。
學科普及
尚美怡情涵養素質
藝術奠基人生,素質成就未來。菏澤市第二實驗小學堅持以藝術教育為載體,充分發揮各學科教學的主渠道作用,以音樂、體育、美術三大學科為主要抓手,輔之以舞蹈和戲曲等學科,從不同學科、不同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實施美育,培育學生發現美、鑒賞美、表現美、創造美、感悟美的能力和素養。
為了系統普及美育知識,學校以學科教學為主陣地,應用一切可開發的資源,激發學生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興趣,學會發現美、鑒賞美、表現美的技巧,培養和發展藝術特長。音樂學科中,二至六年級開設二胡、竹笛、古箏、薩克斯、中阮、琵琶等15種器樂課程,教師為學生講解樂器和樂理知識,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實踐能力、鑒賞能力、創造能力;體育學科中,學校加快足球、籃球、乒乓球、武術、體育舞蹈等體育特色團隊的規范建設,引導學生感受體育的健康美、動作美、形體美等;美術學科中,學校統籌安排一至六年級美術學科中的國畫課、泥塑課和素描課,講解造型、色彩、畫法的設計與應用,提高學生的繪畫技巧、審美意識;舞蹈學科中,教師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節奏與律動,并通過分組編創舞蹈動作,培養學生積極探究、團結協作的精神;戲曲學科中,學校深挖菏澤作為全國有名的戲曲之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引導學生了解京劇文場和武場及伴奏樂器,學習大鑼和鐃鈸的演奏方法,學會一段鑼鼓經并能實際運用伴奏,激勵學生爭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把璀璨多姿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繽紛活動
培美養性賦能未來
美育資源不僅蘊含在校園環境及音樂、體育、美術等藝術學科中,也蘊含在繽紛多彩的活動中。菏澤市第二實驗小學根據學生活潑、求異的心理特點,充分利用傳統節日、紀念日等時間節點,有組織地開展豐富多彩、主題鮮明的課外美育活動。活動前有規劃、有方案,活動中有布置、有安排、有記錄,活動后進行總結、反思,并布置相應的“作業”,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美育活動。
每個人的生命都有屬于自己的精彩,學校充分尊重每名學生個性化的成長方式,建立健全課余美育興趣社團。“曉荷之聲”民族樂團、管弦樂團、合唱團、曲藝社團等多個社團培養學生的興趣、發展學生的特長,深化、延伸課內學習,以優秀的作品鼓舞學生。在課余美育興趣社團這一方天地里,學生從興趣、愛好、專長出發,投入更大的熱情,自覺地感受美、認識美、表現美、創造美,使自己的愛好、專長得到培養、提高和發展,獲得更深層次的美感,不斷提升審美素養。
菏澤市第二實驗小學致力于讓每名學生的心靈在美育中得到浸潤熏陶,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展望未來,學校將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嚴格遵循美育特點和學生成長規律,切實做到立足學校規劃緊扣美、工作安排突現美、教育過程體現美、教研活動圍繞美、檢查評估總結美,使學生始終處于“立體美”的“大美育”之中,積極主動地去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以美修身、以美養心,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張新云)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