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檢察日報
2023-05-18 10:45:05
原標題:為了一個孩子,也為了所有孩子
來源:檢察日報
原標題:為了一個孩子,也為了所有孩子
來源:檢察日報
今年2月,陸明敏在學校開展防性侵法治宣講。
如何充分運用大數據賦能未成年人檢察業務?身處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舉辦地的浙江省桐鄉市檢察院與時俱進,將“數據”和“未檢”進行碰撞,交出了讓人滿意的答卷。這其中,該院第六檢察部主任陸明敏功不可沒。
作為浙江省未成年人檢察專業人才庫成員,陸明敏辦理的案件多次獲評全省檢察機關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典型案例,個人也多次獲得三等功。在她的參與和推動下,該院“蒲公英”普法團隊日益壯大,為萬余名師生和家長送上“法治大餐”。該院也先后獲得“全國七五普法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青少年維權崗”等榮譽稱號。
不讓“污點”成為孩子未來道路的“攔路虎”
陸明敏對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的一次“堵漏”,改變了李飛的人生。現在,24歲的李飛有著穩定的工作,一切如常。
根據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規定,涉未成年人的案件材料“應封盡封”。可是,李飛16歲時所犯的盜竊案材料,竟然被泄露了。2015年,李飛因交友不慎犯下盜竊罪,后因犯罪情節輕微、認罪悔罪,被檢察機關附條件不起訴,考驗期為1年。李飛順利通過考驗期后,檢察機關對其作出不起訴決定。此后,李飛真心悔過,想找份工作好好生活,但用人單位均以他有“案底”為由,拒絕錄用。
萬般無奈之下,2021年7月,李飛找到桐鄉市檢察院未檢部門尋求幫助。“犯罪記錄封存通知書都按流程發下去了,回執也正常收到,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呢?”了解情況后,陸明敏下了決心,“非得查個水落石出不可。”
為了探尋真相,陸明敏跑了很多部門和用人單位,詳細了解招錄的審查流程。經過不斷溝通,她終于得知,是當地相關部門“透露”了李飛的犯罪信息。
陸明敏意識到,李飛的遭遇可能不是個例。她和同事一起梳理近5年來該院作了相對不起訴和附條件不起訴處理的未成年人名單,果然又發現了類似情況。
如何進一步深挖?如果僅靠人工排查,覆蓋面有限。為此,2022年2月,陸明敏和同事特別搭建了數字化線索篩查新模型,將公檢法司四部門封存的大量未成年人犯罪記錄數據建模比對,進行類案監督。經過數據碰撞,最終發現有359名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案件卷宗未被封存,其中導致就學、就業困難的線索共7件。
“曾經的‘污點’不應該成為他們未來美好人生的‘攔路虎’。”陸明敏堅信。隨后,桐鄉市檢察院依法向相關部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其切實擔負起未成年人犯罪記錄等涉未成年人特定信息的安全管理職責。
收到檢察建議后,相關部門立即開展調查整改,對相關信息采用加蓋封章、單獨存放、專人看管等方式全部封存,并對案件電子數據設置了嚴格的查詢權限,做到應封存盡封存。
截至目前,包括李飛在內的因有“案底”而求職困難的3名當事人,均已順利就業。
給未成年人不斷安上“保護鎖”
如何有效地防范和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一直是陸明敏思考的問題。
2022年4月,一組涉及未成年人就醫的異常數據擺在了陸明敏的案頭。“異常背后,可能就是性侵線索。”陸明敏立即對26條未成年人就醫的異常數據進行碰撞比對,并聯系了當地公安機關、衛健部門和醫院,對數據線索逐條細致調查。很快,陸明敏發現,未成年人小玲可能遭遇了性侵。
陸明敏迅速來到了小玲家。一進門,她便和小玲母親攀談起來,漸漸地,小玲母親倒起了苦水。原來,5年前,12歲的小玲就與一個網友相戀并同居。盡管母親強烈反對,小玲依舊我行我素。最終,小玲被網友拋棄,還差點流產。
為進一步了解情況,陸明敏又找到小玲做了詢問筆錄,并調取網友照片及全省旅館住宿人員登記信息等,最后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劉某。
“明敏太拼了。當時她瘋狂加班,為了核實信息不斷打電話,嗓子都說啞了。”檢察官助理潘秀雁記憶猶新。
2022年6月10日,陸明敏依法進行刑事立案監督。劉某被公安機關抓捕歸案,后因犯強奸罪被桐鄉市法院判刑。
至此,陸明敏的腳步并沒有停下。她又為小玲的媽媽安排了家庭教育指導老師,提升其親子溝通能力。在她的推動下,桐鄉市檢察院聯合市衛健局出臺《推動醫療機構落實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強制報告制度的實施細則》,對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強制報告責任、流程進一步細化。
“只有給未成年人不斷安上‘保護鎖’,我才能更安心。”陸明敏說。
面對“疑難雜癥”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2022年6月,陸明敏在審查一起詐騙案時,發現涉案未成年人小剛竟是“黑戶”。“按流程,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待公安機關查清身份后再移送審查起訴。”但是,陸明敏愛較真的勁兒又上來了,她沒有選擇“一退了之”,而是親自尋根問底。
通過查案卷、找辦案民警,陸明敏找到了小剛父母的聯系方式。可是,小剛家地處偏遠山區,手機信號不穩定,每次聯系都頗費周折,“最多一次打了十多個電話才聯系上。”
小剛父母告訴陸明敏,小剛在浙江金華出生時患有疾病,當時他們四處奔波為孩子治病,根本無暇辦理出生證明,沒想到一耽擱就是7年。2012年,他們帶著小剛回山東老家,偽造了一張出生證明為孩子辦理落戶入學。2022年2月,在一次偽造戶籍專項清理行動中,事情敗露,小剛的戶口被注銷。后來,小剛父母曾多次嘗試為他重新辦理落戶手續,但一直未果。
“黑戶”的身份不僅影響案件辦理,更會對小剛后續的生活和學習造成不便。為此,陸明敏絞盡腦汁,多次聯系浙魯兩地的檢察機關、公安機關和衛健部門等,想方設法“破局”。
經充分溝通,浙魯兩地相關部門緊密協作,相繼出具了親子鑒定、醫學出生輔助證明等材料。歷時8個月,小剛終于落戶了。
如何由個案辦理發現類案監督線索?陸明敏很快又想到了數字檢察,“先聚集不同職能部門掌握的出生登記信息、戶籍人口信息、學籍信息等基礎數據,再通過數字建模進行碰撞、比對、篩查,精準分析本區域未成年人‘黑戶’群體,從而實現大數據法律監督。”
隨后,桐鄉市檢察院積極行動,逐步建立起未成年人“黑戶”法律監督模型。模型一經運行即篩選出又一例“黑戶”未成年人線索,目前正在辦理中。
“面對‘疑難雜癥’,她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敢較真,敢拼。”該院副檢察長康建弘這樣稱贊陸明敏。
(文中未成年人均為化名)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