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3-05-23 09:14:05
原標題:主要江河湖海全面進入休禁漁期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主要江河湖海全面進入休禁漁期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5月16日12時,中國海河、遼河、松花江流域(以下簡稱“華北東北三大流域”)開啟為期兩個半月的禁漁,這標志著今年中國四大海域、內陸七大重點流域全面進入休禁漁期。
禁漁期制度是依據漁業法建立的一項重要的漁業資源養護制度。據悉,海河、遼河、松花江流域禁漁期時間為5月16日至7月31日,期間禁止除釣具之外的所有作業方式,禁漁范圍包括海河、遼河、松花江干流和主要支流,以及所屬的水庫、湖泊、濕地,涉及10個省(區、市)。
農業農村部介紹,自2019年華北東北三大流域實施統一禁漁期制度以來,農業農村部每年都將三大流域禁漁期執法監管列為“中國漁政亮劍”系列專項執法行動重點任務。2022年,海河、遼河、松花江流域10個省(區、市)漁業漁政主管部門和漁政執法機構共出動執法人員13.5萬人次、車輛船艇4.5萬臺(艘)次,檢查漁船、漁港碼頭、自然停靠點等2.1萬個次,查處違法違規案件1163宗,清理取締涉漁“三無”船舶3420艘、“絕戶網”11.9萬張(頂)。
5月16日,農業農村部啟動今年華北東北三大流域禁漁期專項執法行動,明確進一步強化禁漁執法工作部署,緊盯重點時段、重點水域、重點對象,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執法行動,重拳打擊涉漁“三無”船舶、電毒炸魚等各類涉漁違法犯罪行為。
此前,5月1日12時,中國渤海、黃海、東海及北緯12度以北的南海(含北部灣)海域全面進入海洋伏季休漁期,海洋捕撈漁船和捕撈輔助船回港休漁。同日,農業農村部、中國海警局、公安部聯合在山東、福建、廣西,分三個海區同步啟動2023年海洋伏季休漁專項執法行動,共同維護休漁秩序,保護海洋漁業資源。
伏季休漁是中國涉及人口最多、持續歷史最長、影響力最大的海洋漁業資源養護管理制度。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劉新中介紹,經國務院批準,自1995年起在東黃海主要經濟品種繁衍生長的關鍵時段實行休漁制度,休漁時間逐步延長,休漁范圍不斷擴大。目前,海洋伏季休漁制度已覆蓋中國管轄的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四大海域,每年5月1日開始休漁,休漁時間為3-4.5個月,休漁漁船10萬余艘,休漁漁民上百萬人。
今年3月,農業農村部印發通告,進一步優化調整了伏季休漁制度,將北緯35度至北緯26度30分之間的黃海和東海海域桁桿拖蝦、籠壺類、刺網和燈光圍(敷)網4種類型漁船休漁結束時間由8月1日延長至9月16日,并允許該4種類型漁船在休漁期間申請開展專項捕撈,促進捕撈業轉型升級,提升漁業治理能力。
“將4種作業類型漁船休漁時間延長一個半月,有利于促進海洋漁業資源休養生息,加大資源保護力度,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劉新中說,此外,伏季休漁期間在特定區域、對特定品種、特定作業類型開展專項捕撈作為海洋伏季休漁制度的重要補充,自2017年開始實施,并逐步擴大規模,從最初的3個特殊經濟品種增加到2022年的6個品種。總體來看,專項捕撈管理有序,對穩定休漁秩序、合理利用資源、促進漁民增收和漁業增效發揮了積極作用,受到廣大漁民群眾和地方政府的歡迎。
劉新中表示,今年農業農村部繼續科學穩妥擴大伏季休漁期間專項捕撈范圍,特殊經濟品種由6個增至9個,新增銀魚、鳶烏賊、波紋巴非蛤3個品種;專項捕撈省份由去年的7個增加至10個,作業海域范圍擴大;專項捕撈許可最大船數較去年大幅增加。“今后,農業農村部將加強漁業資源監測,摸清漁業資源量,根據資源承載能力合理安排作業漁船數量。”劉新中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