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2024-11-28 08:48:11
原標題:切實推進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切實推進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來源:光明日報
由于有些醫療機構互相不認可血常規、尿常規、血生化、胸部X光、CT等常規項目的檢查檢驗結果,患者就診中只能拖著病體、排著長隊重復去做相關檢查……
11月27日,在國家衛健委就“加強首診和轉診服務 推進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這一主題召開的發布會上,該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表示,目前全國有24個省份互認的項目超過100項,其中北京、江蘇、浙江分別達到481項、478項和443項。
為推進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提高醫療服務效率,改善患者就醫體驗,11月27日,國家衛健委、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醫保局等7部門公布《關于進一步推進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的指導意見》,強調要以保障質量安全為底線、以接診醫師判斷為標準,并明確了2025年、2027年和2030年要實現的目標。
那么,醫院之間檢查結果互認的原則是什么?是否存在不能互認的情況?原因是什么?
焦雅輝介紹,在臨床診療的過程中,檢查檢驗結果會因為患者正常的生理代謝、病情發展而發生變化。比如,人體血液中的血小板代謝周期是8~12天,超過這個正常的生理代謝周期,可能要重新進行檢查。類似情況在臨床上還有很多。她還以檢查檢驗的設備、試劑參數為例解釋,CT是分16、32、64、128、256等不同排數的,其分辨率、成像有差異。如果分辨率不夠,有很小的結節或者病灶不一定能發現,這也會影響檢查結果能否互認?!耙虼耍幢闶峭粋€項目,比如同樣都是CT檢查,或者都是血常規檢查,可能有的患者結果可以互認,有的就不能互認?!苯寡泡x表示,是否能互認,要根據病人的情況來決定,需要醫生進行判斷。對此,要尊重疾病診療的客觀規律,尤其要尊重醫生的臨床決策權。
焦雅輝介紹,在六種情況下,接診醫師可以進行重新檢查:一是因為病情變化,相關的檢查檢驗結果與患者臨床表現、疾病診斷不符,難以滿足臨床診療需求;二是相關檢查檢驗結果在疾病發展演變過程中變化比較快;三是相關檢查檢驗項目對于疾病診療意義重大;四是患者處于急診急救的情況下,需要盡快根據檢查檢驗結果采取相關處置治療措施;五是涉及司法、傷殘、病退等鑒定;六是一些其他需要重復檢查的情形。
檢查檢驗是醫療服務當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占比非常高的醫療行為。焦雅輝強調,如果出現需要再次檢查檢驗的情況,“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一定要加強醫患溝通,要為患者做好解釋,爭取患者對檢查檢驗互認工作的理解”。
近年來,國家衛健委不斷完善相關政策體系,推動檢查檢驗的水平趨同和結果互認。各地積極推進衛生健康信息平臺建設,促進檢查檢驗結果跨機構、跨區域互通共享。
當前,江蘇省實現全省1966家公立醫療機構全部接入到影像云平臺;浙江省互認系統覆蓋所有的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包括鄉鎮衛生院;一些省份正在積極探索跨省檢查檢驗結果的互認共享。比如北京、天津、河北、山東4個省市1100余家醫療機構納入互認范圍,互認的臨床檢驗結果項目達到60項;四川和重慶將935家醫院納入互認范圍,互認項目達到161項。
焦雅輝表示,相關部門會加強頂層設計,加大政策保障力度,細化包括緊密型城市醫聯體和縣域醫共體,明確市域、省域,京津冀、長三角、成渝這些區域,以及全國層面的任務要求。到2025年年底,各緊密型醫聯體(含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實現醫聯體內醫療機構間全部項目互認,各地市域內醫療機構間互認項目超過200項;到2027年年底,各省域內醫療機構間互認項目超過300項,京津冀、長三角、成渝等區域內醫療機構互認項目數超過200項;到2030年,全國互認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檢查檢驗同質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結果互通共享體系基本建立,基本實現常見檢查檢驗結果跨區域、跨醫療機構共享互認。
(本報北京11月27日電 本報記者 金振婭)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