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網山東頻道
2025-04-18 17:26:04
原標題:群眾“點單”,“課目制”送來優質文化資源
來源:大眾新聞·農村大眾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4月11日,濟寧市兗州區酒仙橋街道鄧家窯社區文明實踐站“誦論語、寫書法”文化浸潤社區活動在孩子們朗朗讀書聲中開場,區文聯、教體局的文化名家為少年兒童講解《論語》,少年兒童在誦讀中感悟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與精深,提升少年兒童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這也是兗州區實行文明實踐“課目制”辦法后首個群眾性文化活動,通過文化名家服務把優質文化資源直接送到群眾身邊。
“實行‘課目制’文明實踐辦法,旨在充分發揮各部門單位專業優勢,精準對接群眾需要,進一步推動優質資源直達基層,更好滿足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兗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中心主任李鴻飛介紹。具體操作中,該區按照各職能部門職責和專業特點,以每個鎮(街道)每月一次的頻次,排出科目表,細化到人頭,為群眾上門理論宣講、政策推送、科學普及、法律援助、文化文藝培訓等專業化、特色化、個性化服務,實現資源整合、統籌融合及文明實踐效益最大化。
李鴻飛介紹,兗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中心通過“山東新時代文明實踐信息平臺”“文明實踐在兗州微信客戶端”等渠道,提前將20個職能部門、共計200個服務項目推送到鎮(街道)文明實踐所,供群眾“點單”,所有服務項目均有部門責任人牽頭和對接干部實施,被服務群眾反饋項目實施效果,確保“課目”落地落實、見到實效。
“咱們‘一鎮一策’‘一村一法’推行公益性公墓和生態安葬點建設,并配套將火化、骨灰寄存等多項關鍵殯葬項目納入基本喪葬服務費用減免清單,切實減輕群眾治喪負擔。”近日,兗州區民政局干部王軍偉依照計劃輪流到10個鎮(街道)開展移風易俗宣講活動,把群眾想知道的惠民政策送到千家萬戶,引導群眾自覺踐行喜事新辦、樹立喪事簡辦文明新風尚。
4月12日,在新兗鎮后道義村,文明實踐站成為孩子們創意與色彩的樂園。這里,他們不僅用丙烯顏料繪出絢爛的油菜花,更在畫紙上揮灑著童年的夢想與希望,孩子們在藝術的海洋中暢游,更在心中種下了文明的種子,為打造“文化書院”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來,兗州區以打造“文化書院”為抓手,推動文明實踐向群眾身邊輻射延伸,讓群眾在家門口共建共享多彩文化生活,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積極探索“‘兗’之有理”“‘兗’之有禮”“‘兗’而有信”“‘兗’傳身教”即“四兗”文明實踐新路徑,通過“村村有好戲”“運河大集”“農民文化藝術節”等形式,組織開展具有兗州特色的文化活動,繪就了一幅幅和諧動人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畫卷。
(大眾新聞·農村大眾通訊員 王洪瑋 宋墁 文欣)
[ 責編:邢彬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