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7-02-28 11:20:02
新華社重慶2月28日電(記者柯高陽)日前,我國科學家通過對在西南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高鈾濃度石筍進行研究,精確重建了距今5.8萬至7.9萬年之間亞洲夏季風變化的歷史,并發(fā)現(xiàn)6萬年前亞洲夏季風的變化受到熱帶海洋以及南半球氣候的顯著影響。相關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在國際第四紀研究期刊《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上發(fā)表。
據論文通訊作者、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李廷勇副研究員介紹,研究所用的高鈾濃度石筍采集自地處喀斯特地貌區(qū)的重慶金佛山。“我們可以利用鈾元素放射性衰變的規(guī)律,測算出石筍的‘年齡’,為最終獲取準確的地質年代奠定基礎。”
李廷勇與國內外多所高校開展合作,通過放射性衰變序列的方法對收集的石筍樣本進行研究,測定其中一段石筍沉積于距今5.8萬至7.9萬年間。同時,結合該石筍高分辨率的氧同位素比值變化的記錄,研究團隊精確重建了距今5.8萬至7.9萬年之間亞洲夏季風變化的歷史。
研究發(fā)現(xiàn),距今6.4萬到6萬年前的亞洲夏季風有一個緩慢的由強到弱的過程,這種變化模式與南極溫度變化模式以及印度洋海洋記錄一致,而與格陵蘭溫度變化模式不同。“這說明,亞洲夏季風的變化除了受到傳統(tǒng)認為的北半球高緯地區(qū)氣候變化驅動以外,還受到南半球氣候變化的顯著影響。”李廷勇介紹,在當前全球氣候變暖、各種極端天氣頻發(fā)的情況下,該研究成果為該時段一系列氣候突變事件的準確標定提供了參考,同時對分析地球氣候系統(tǒng)變化規(guī)律及相互影響、建立極端天氣預測參考模型等具有重要意義。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