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7-06-26 21:32:06
新華社銀川6月25日電(記者許晉豫 楊澤)在寧夏西海固的彭陽縣孟塬鄉小石溝村的鄉道旁,樹木掩映中,遠遠就能看到路旁色彩艷麗的“土蜂蜜”“蜂蜜酒”招牌,招牌后面的農家小院里,則“藏著”返鄉創業大學生陳澤恩夫妻倆的“甜蜜事業”。
走進陳澤恩家,中華蜜蜂(土蜂)飛舞時的嗡嗡聲讓這個農家小院充滿生機。與大多數人想象的不同,陳澤恩家的一箱箱土蜂住在土洞中。陳澤恩告訴記者,土洞冬暖夏涼,尤其是彭陽冬季寒冷,土洞能有效保溫,讓蜂巢里活動量大降的土蜂安全過冬。
打開蜂箱,密密麻麻的土蜂映入眼簾,陳澤恩采用的是“活框”養殖,這種養殖方法既能把蜜取出來又不損害蜂巢。陳澤恩介紹道,一個蜂箱中大多有6匹、1萬多只土蜂,蜂群由蜂王、雄蜂和工蜂組成。土蜂個頭比意大利蜂(洋蜂)小,但它嗅覺靈敏,采百花釀成的蜜營養更豐富,加上產量較低,土蜂蜜價格也更高。
由于蜂蜜達到一定濃度后,蜜蜂會用蜂蠟將蜂巢封口,因此在取蜜之前需要把蜂蠟割開。割開蜂蠟的蜂巢隨即被置于“搖蜜桶”中,桶中的蜂巢快速旋轉,借助離心力將蜂巢中的蜂蜜甩出。蜂蜜經過濾,一桶甜美的土蜂蜜便誕生了。
陳澤恩的父親陳健說:“這個蜂箱今年首次取蜜,4匹蜂共取蜜12斤左右,現在每箱蜂每年平均產蜜30斤左右,而過往的土法養殖每年產蜜只有十多斤,甚至沒有產量。”
這看似簡單的采蜜流程,背后卻有著諸多故事。2011年,在重慶三峽學院讀大一的陳澤恩了解到同學家年產蜂蜜竟達十幾噸,而自家的土蜂僅能產蜜一百多斤,前往參觀后他恍然大悟。他說:“原來是我們的養殖技術太落后。”于是,陳澤恩便利用假期到四川等地學習養蜂技術,并教給父親,試驗后效果很好。
第二年,陳澤恩父子從生態移民的村民手中購回60群土蜂,但因土蜂太集中,染上流行病,蜂群很快損失近半。著急的陳澤恩邊學習防治技術邊教給父親,最后總算保住了蜂群。過了這道坎后,陳澤恩的養蜂事業也進入了快車道,2015年大學畢業后,陳澤恩與同鄉、同校的妻子孫會能決定返鄉創業,全力發展土蜂養殖。
“我們都來自農村,對農村有感情。再說我們有技術,與其在城市打拼,不如回家創業,所以我支持他。”孫會能說。
現在,陳澤恩的養蜂規模已經擴大到將近300箱,年產蜜超2噸,年收入達到40多萬元,陳澤恩一家不僅蓋了新窯洞還買了車,這個原本貧窮的家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先做保安的陳健也不用再東奔西跑,而是在家專心養蜂。他指著院子里的沙堆笑呵呵地告訴記者,他們正準備蓋新房,再過一個月,他們家又會大變樣。
陳澤恩還帶動了小石溝村貧困戶發展養蜂。今年61歲的貧困戶王志孝今年購進15箱土蜂,一箱土蜂750元政府補貼600元,目前他已收獲土蜂蜜將近40公斤,收入將近6000多元。他興奮地說:“我年紀這么大了,居然還能遇到這樣的好事。”
除了先進的養蜂技術,生態好轉也是彭陽縣土蜂產業興起的一個重要原因。干旱貧窮的寧夏西海固曾因過度攫取,生態環境極度惡化,而彭陽縣經過30多年生態建設,森林覆蓋率從3%提高到26.7%。除了逐漸增多的花草樹木,當地種植的中草藥、胡麻、蕎麥等也為土蜂提供了充足的蜜源。
經過5年的探索,陳澤恩現在已經成為本村的致富帶頭人,今年他在銀川市開了公司,還注冊了自己的商標,雖然兩地奔跑十分辛苦,但他依然干勁十足。陳澤恩說:“我們的土蜂產業目前還比較弱小,還需要帶動更多的人,抱團發展,我要做的事情還多著呢!”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