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17-09-15 16:47:09
內蒙古鄂爾多斯烏審旗無定河鎮,殷玉珍(見圖)家門前綠樹成排,撥開腳下的土壤,便露出了濕潤的沙子,曾經的流動干沙已不復存在。登上坡頂的瞭望塔極目遠眺,碧草連天,松濤陣陣。翻看舊照,難以想象,昔日這里竟是一片荒涼的明沙。
正在地里干活的殷玉珍面容黝黑,一身軍綠色的粗布衣裳,整潔利落。握手間,她厚實的手掌和粗壯的手指,傳遞出一種女性特有的剛強和堅韌。
1985年,剛滿20歲的殷玉珍,從陜西嫁到烏審旗這個叫“井背塘”的地方。看到當時周圍的環境,她幾乎絕望了。這里位于內蒙古和甘肅交界地帶的毛烏素沙地深處,沒有路,每次出門只能徒步幾公里穿過茫茫沙地。“看到一望無際的明沙,我整個人都傻了,地種不成,羊放不了,可咋活?”她說。
家門口就是漫漫黃沙,一刮風就被沙子堵了門。風一停,全家人一起用鐵鍬把門口的沙一點點挪開,這樣的情景幾乎天天上演。“只有在沙漠里把樹種活,人才能活下來。”年輕的殷玉珍開始種樹治沙。
說干就干,1986年春天,殷玉珍用當時家中最值錢的一只羊,換回了第一批600棵小樹苗,種在老房子周圍。然而經歷了一個冬春,這600棵樹只活了十幾棵。
不斷的挫折和失敗,使她漸漸地摸出了治沙造林的經驗:她先種上一溜一溜的沙蒿,將流沙基本固定下來,再在沙蒿帶中間栽植沙柳、楊柴、紫穗槐等灌木樹種,一株一株增加,一片一片延伸,這片不毛之地終于有了可喜的綠色。
幾年工夫,殷玉珍家周邊煥發出綠色的生機。雖吃盡了苦頭,但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她看到了治沙的希望。這時,她又有了大膽的想法——她要在沙漠里修路。
枯枝和黃土鋪墊而成的10公里簡易路,使封閉的小天地開始通向外面的世界。隨著各級政府和林業部門投入力度加大,殷玉珍的事業也邁進了“后治沙時代”,她想到了走循環經濟的路。
殷玉珍先后成立了內蒙古綠洲治沙造林有限公司,建了“玉珍生態園”,種上了小米、玉米、西瓜、桃、杏、李子,還建起了1000平方米的生態餐廳和400平方米的兩層小樓。新房子一樓有一間陳列室,30多年的照片,展示著這片沙地漸漸被綠色浸染的艱辛之路。“先治坡,后治窩”,殷玉珍半開玩笑地說,“我一直的信念就是,身邊生態環境好了,再改善生活環境。”
春夏秋冬,寒來暑往,32年堅守,殷玉珍讓過去的窮沙窩變成了金沙窩。如今走進“井背塘”,一條新修的路蜿蜒通向殷玉珍家,路旁雖能看出是沙地,但到處可見低矮的綠色植被。距離殷玉珍家還有幾公里遠,延伸的公路猛然鉆進一片林子。“看到林子,聽到鳥叫,就到了我家。”殷玉珍歡喜地站在坡頂,指著一眼望不到頭的樹林告訴記者,“不管遇到什么難事,走進林子看一看,這些沙柳、松樹就像我的孩子一樣。風一吹,都在跟我招手,啥煩惱都沒了!”
生態環境變好了,許多被風沙趕走的飛禽走獸又重新返回并在林子里繁衍生息。32年間,殷玉珍織起片片碧綠,共改造沙地7萬多畝,其中擁有林權證的林地就有5.6萬畝。通過治沙,她獲得了無數榮譽,先后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綠化勞動模范等。殷玉珍說,32年了,這些榮譽離不開政府和許許多多熱愛生態的人的幫助,其中不乏國際友人。黃沙變成了綠洲,“綠洲”也是殷玉珍為自己的治沙公司起的名字。心血和汗水沒有白費,她打算將畢生精力投入到治沙事業中。
“我一個富不算富,通過造林帶動更多人富起來,才算真富。”殷玉珍說,“今年,我聯合周邊的鄉親,制定了未來15年的規劃。你問我有啥打算,我先不說,這是個小秘密,15年之后你再來看,到那個時候,咱們用事實說話。”
《 人民日報 》( 2017年09月14日 20 版)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