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2017-11-07 08:58:11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幾年來,在習近平文藝思想指引下,音樂界緊扣新時代主題,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依托重大節慶紀念活動,開展一系列有聲勢、有特色、有水平、有影響的活動,充分展示音樂藝術在謳歌偉大時代、反映百姓生活、抒發美好理想、傳播先進文化、服務社會需求、引領社會風尚等方面的獨特魅力和作用,有力展現廣大音樂工作者順應時代要求、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回答時代課題的使命與擔當。
踏準時代節拍發出時代強音
為人民抒懷、為時代放歌,是音樂工作者的職業堅守,也是黨領導下音樂創演最鮮明的審美傳統。現當代史上每一個重要時期,都有一批鼓舞人心、引領風尚的音樂作品問世。從鼓舞中華兒女齊心協力抗日救國的《義勇軍進行曲》《黃河大合唱》,到展現新中國朝氣蓬勃、蒸蒸日上的《歌唱祖國》,再到反映改革開放給人民帶來美好生活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無不是反映人民心聲、燭照時代精神的精品力作。它們的共同點是創作者在題材選擇與主題立意上,凸顯出關切時代發展、推動民族復興的家國情懷和熾熱情感。
新世紀以來,音樂創作在作品數量、技術技巧、表現方式等方面有了很大突破,問題也開始浮現,一些創作者無心觀照時代,無力回應人民需求,只顧一己悲歡、孤芳自賞,沒有彰顯偉大時代音樂創作應有的氣象,而“任何一個時代的文藝,只有同國家和民族緊緊維系、休戚與共,才能發出振聾發聵的聲音”。
幾年來,廣大音樂創作者謹遵習近平總書記囑托,肩負起時代使命,通過豐富多樣的創作表演,生動反映中華民族不懈追求國家富強、社會進步、文明發展、人民幸福的偉大主題。民族器樂曲《絲路幻想組曲》《追夢京華》《大地悲歌》;交響樂《喜馬拉雅之光》《和平頌》《大秦嶺》;歌曲《我們的中國夢》《天耀中華》《不忘初心》《愛國之戀》《走在小康路上》《幸福少年》(組歌)等,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幾年來,中國音樂人圍繞中國夢時代主題,開展主題歌曲創作推選、海峽兩岸“追尋中國夢”歌曲創作征集評選等工作;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推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交響組歌和少兒聲樂套曲,舉辦了深圳“一帶一路”國際交響音樂季等活動;圍繞重大的節慶紀念,舉辦紀念建黨95周年優秀原創歌曲全國征集推選、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音樂會等活動,推出一批主題突出、時代性強、藝術性高的音樂作品,在音樂界發揮了良好的引領與導向作用。在近5年重大的國際會議文藝演出中,中國音樂向世界展示獨特魅力和蘊含其中的價值訴求。通過這些活動,廣大音樂工作者關注時代主題的自覺性大大提升,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意識顯著增強。特別是2015年召開的全國音樂創作座談會,30多位優秀詞曲作家傾心交流創作體會、共同總結成功經驗、深刻剖析現實問題、潛心研討解決措施,為今后一段時期的音樂創作明確了思路和方向。
深耕生活沃土精品回報人民
一段時期里,受唯市場化和泛娛樂化傾向影響,一些創作失去了對生活的感悟和思考,淡化了對真情的呼喚和表達,削弱了對心靈的激蕩和升華,浮躁成為困擾音樂界的頑疾。
這5年,特別是在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以來,隨著創作思想的進一步明確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的不斷推進,音樂人越來越注重沉下心來,從生活中汲取營養與能量,“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的辦法是扎根人民”。音樂家們深入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和地震災區,走進改革開放前沿陣地、重點建設工程一線、農村集鎮、社區街道、軍營學校,通過開展采風創作、慰問演出、輔導培訓等多樣化活動,把與火熱生活相遇、與基層群眾相親帶來的靈感,轉化為一個個躍動音符,打磨出一部部精品。到生活中去、到人民中去,成為音樂人的自覺行動和共同追求。
人民的需要是文藝存在的根本價值。2016年和2017年,中國音協分別舉辦了“向人民匯報”——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成果匯報音樂會和“喜迎十九大唱響幸福歌”——文藝扶貧歌曲創作匯報音樂會。近50部不同題材體裁、不同風格特色、不同表現形式的新創音樂作品得到集中呈現,《土豆花開》《甘肅老家》《雅魯藏布》等作品凸顯廣大音樂工作者在深耕生活沃土、心系人民群眾實踐活動中所激發的創作靈感,得到觀眾廣泛好評。
堅定文化自信弘揚民族音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善于從中華文化寶庫中萃取精華、汲取能量。5年來,音樂界以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立足中華民族文化鄉土,依托中華傳統音樂寶庫,在傳承和弘揚民族音樂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
一個時期以來,全國各大藝術院團大量引進世界歌劇經典,各類歌劇演出季輪番亮相,國內歌劇演出市場呈現出熱鬧景象。略感遺憾的是,放眼中國歌劇舞臺上的作品,要么是西方歌劇翻版,要么是西方歌劇標準意識下的中國歌劇,而真正具有中國精神、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原創民族歌劇并不多見。有鑒于此,這5年,音樂界一方面通過復排巡演《白毛女》《小二黑結婚》《星星之火》等經典民族歌劇,重新煥發歌劇經典魅力,重燃觀眾對民族歌劇熱情;有關民族風格歌劇創作的專題座談會和藝術實踐也在全國次第開展。《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金沙江畔》《蔡文姬》《駱駝祥子》《大漢蘇武》《屠呦呦》等一批優秀原創歌劇,展現出音樂人對追求具有中國氣派和民族風格歌劇藝術的可貴自覺和重要探索。
5年來,民族器樂的普及推廣與創新發展同樣成果顯著。《印象國樂》《海上生民樂》等一系列主題音樂會,通過藝術呈現與傳播手法的創新,嘗試民族音樂與時俱進的發展新路。中央電視臺民族器樂電視大賽、北京傳統音樂節、系列民族器樂專場音樂會等活動的舉辦,對普及民族器樂知識、推出民族器樂演奏新人、催生民族器樂時代新品,起到了推動作用。得益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有力開展,各地民間樂社所傳載的鄉土國樂及各族各界群眾傳唱的傳統民歌重新響徹村寨鄉野,并走進各級校園。傳統音樂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堅守藝術理想追求德藝雙馨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音樂工作者不僅要在藝術造詣上追求卓越,更要在道德修養上追求卓越。當下我國音樂隊伍的整體素質和精神風貌很好。但也有少數音樂工作者參與假唱、涉毒等失德甚至違法事件,一些音樂作品格調不高,音樂選秀節目泛娛樂化嚴重等現象,對音樂生態和社會風氣造成負面影響。
這5年,加強思想建設和行風建設,是中國音樂界的重點工作。按照中央要求和中國文聯統一部署,中國音協從2016年正式開啟覆蓋全國的音樂骨干大培訓工作。在一年半的時間里,獨立舉辦和參與舉辦專題研討班21期,現場培訓會員4374人。目的就是提高廣大音樂工作者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幫助他們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牢牢把握文藝正確方向,提升思想境界,保持昂揚狀態,激勵大家為繁榮社會主義文藝建功立業。2015年《中國音樂工作者自律公約》發布,號召廣大音樂工作者堅守藝術理想、追求崇高境界、不斷提升修養、強化人格修為、恪守職業道德和弘揚職業精神。在此基礎上,中國音協還聯合專業院校與專業院團,舉辦一系列學術座談及成果展示活動,努力發揮他們在業界的示范引領作用,鼓勵青年一代音樂工作者觀摩學習、見賢思齊,營造良好業界風氣。
延伸工作手臂強化惠民服務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音樂事業的繁榮,離不開人才隊伍建設,離不開新興力量有效補給。這5年,音樂隊伍構成和組織方式也發生深刻變化。民營樂團、合唱團、音樂培訓機構、音樂工作室、音樂文化公司等音樂組織和群體,呈現出多樣化、專業化、規模化、產業化、年輕化等特點,成為新時代音樂發展不容忽視的有生力量。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努力拓展工作方式,延伸工作手臂,把做好新興音樂組織和群體團結引領、發掘培養工作,作為中國音協組織深化改革的硬任務。青年人才是未來,是希望,“中國音樂金鐘獎”使一批優秀青年人才脫穎而出,努力以評獎方式促成音樂隊伍傳承有序、后繼有人、結構合理。
這5年,中國音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把優秀音樂送到農村、送到社區、送到千家萬戶,讓這些謳歌時代精神、反映美好生活、抒發崇高理想的優秀作品近距離感召人、鼓舞人,潛移默化地提升審美品格。“送歡樂下基層”項目已常態化、品牌化,影響日益擴大,受到群眾喜愛,同時也帶動群眾性音樂文化活動,各地群眾歌詠合唱活動風生水起。
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強文藝隊伍建設,造就一大批德藝雙馨名家大師,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創作人才。”中國音協要把十九大精神扎扎實實落實到工作中,切實發揮好音協組織作為黨和政府聯系廣大音樂工作者的橋梁紐帶作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繁榮音樂創作,加強音樂人才建設,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凝聚起更強大的正能量。
(作者為中國音樂家協會分黨組書記)
制圖:蔡華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