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7-11-09 16:28:11
新華社西安11月9日電 題:“財神爺”王超的高緯度種茶記
新華社記者姚友明、秦漢元
秦嶺山區陜西省商南縣的初冬,乍寒還暖。沁園春茶業公司負責人王超一早就來到自己位于試馬鎮的3000畝的茶園里,敦促施工隊抓緊時間進行護坡工程。“呦,‘財神爺’來了!”看到王超,正在茶園里除草勞作的數十位當地村民紛紛上前,彼此間笑盈盈地攀談起來。
時光倒退到42年前,王超還不是鄉鄰眼中的“財神爺”,商南縣還沒有開始種植茶葉,北緯30度還是世界上公認的種植茶葉緯度的最高界限。“住的茅草房,穿的破衣裳,夜晚溜光炕,白天沒有糧。”這段順口溜,是當時商南居民生活清苦的真實寫照。
為改變家鄉人民生活狀況,年長王超近一倍的張淑珍1961年從西北農學院(現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畢業后,便從外地引來楊樹、桉樹、茶樹等在商南試種,想從中找出些生長快、有效益的樹種來。栽的楊樹活了,桉樹、茶樹死了。死了再栽,結果桉樹還是死,茶樹卻活了下來。1975年,張淑珍領導的茶場首次向國家繳售商品茶250公斤,標志著位于北緯33度的商南結束了不能種茶的歷史。
“茶圣九天應回首,茶經補寫商南茶。”自此,商南成為我國西部的新興產茶區,去茶場品一口家鄉好茶成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當地青年流行的生活方式。一次,中專畢業不久的王超騎車去離家數十公里的茶場里買茶,自行車半路爆胎,趕到地方時茶場已下班,王超拖著車去山腳同學家借宿,郁悶得一夜未眠。
“想著想著就覺得,商南茶葉俏火中是不是蘊藏著商機,我能不能自己種茶?能否喝上自己種的好茶?”等到同學家的公雞打鳴報曉,種茶的想法在王超的心里長了草。
起初,王超在商南縣城南邊租了20多畝地,不想一場洪水很快把他的茶園沖了個精光。王超沒有氣餒,又很快把洪水后的亂石灘變成良田,重新載上茶樹苗,不料到2009年,又一股洪水在一個夏夜吞沒了茶園。機井廢了,良田毀了,一個合作伙伴也退出了……王超癱坐在一片狼藉之中,抹了一把辛酸淚。
就此作罷還是重新來過?王超曾猶豫很久。“一方面是張淑珍阿姨鼓勵我不要放棄,另一方面我看到商南茶的人工費起來了,產量還是低,群眾種植積極性也低了。”王超說,“我覺得家鄉茶還是有潛力可挖!”
一次外出學習,將茶園搬到試馬鎮的王超看到南方用無性方法培植出的茶苗,產量、質量都很穩定,索性也開始從外地調無性系茶苗回來扦插。商南降雨量每年只有800多毫米,冬天極端低溫能達到零下12攝氏度。“無性系茶苗在商南栽植,此前無先例可循。”王超說,冬天蓋上伏地膜為小茶苗保暖,5、6月時又搭上遮陰網避免幼苗被強光照“殺死”。經過幾年摸索,王超的茶園有了穩定的收益。
考慮到南方茶苗來商南要經歷長距離運輸,而且運到時商南氣溫已經偏低,所以王超又先后反復試驗,終于摸索出伏地小棚膜孕育無性系茶苗的方法。
以畝產250斤小麥的價格,王超現與當地600多戶村民簽訂了土地流轉協議,如今他的茶園規模已經超過3000畝。“村民們土地流轉有份收入,還能來茶園打工,賺兩份錢。”王超說。
據介紹,150戶參加王超合作社的貧困戶,只要有一人在茶園干活,加上土地流轉的收入,每年收入就接近1.5萬元,就能帶動一個四口之家脫貧。試馬鎮胡廟村村民宋林城說:“來茶園干活,集體生活大家說說笑笑也特別有意思。去年我脫了貧,還給家里買了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等很多大件,現在的好日子,過去想都不敢想。”
商南縣所在的秦巴山區,是國家六個連片貧困地區之一。在張淑珍、王超等兩代茶人的努力下,茶產業已成為商南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截至2016年底,商南共建茶園24萬畝,年茶業產值3.8億元,帶動茶農人均增收3000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