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網
2017-11-20 18:07:11
編前語:“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大型主題宣傳活動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開展,中央新聞網站、地方重點新聞網站及主要商業網站共同參與。活動旨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通過采訪報道基層工匠典型,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網全社會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巴渝工匠”劉平
工匠名片:劉平
工作單位:重慶川儀調節閥有限公司
崗位職務:首席技師
曾獲榮譽: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命名專家、第十屆全國技術能手、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重慶優秀技能人才獲得者、2016“巴渝工匠”榮譽稱號獲得者
技能舉例:在普通銑床上使用刃磨后的金剛石刀具實現鏡面銑削加工;解決火箭尾部導管區毛刺工藝;使用多刀裝夾方式實現精密加工;解決細長軸薄壁件斜面曲面球面加工工藝難題等
所獲戰績:獨創的數控機床加工工藝,突破制造“瓶頸”;參與研制的新產品打破國外壟斷;多次參與“神舟”系列火箭零部件制作
光明網訊(記者 丁玉冰)重慶川儀調節閥有限公司是重慶市“高新技術企業”之一,隸屬于重慶四聯儀器儀表集團下的川儀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最早生產調節閥的七大廠家之一。劉平是重慶川儀調節閥有限公司的一名數控機床操作工,也是中國四聯儀器儀表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首席技師。
作為首席技師,帶新人、培養骨干、解決疑難雜件、摸索新設備的使用、參與管理等已經成為了他的主要工作。當記者見到他時,正為廠里更換新設備而忙碌著。篩選機型、確定機器,再核對具體參數……為了能按時在年底前完成新設備的更換,他每天工作14個小時以上,這樣的工作強度已經持續了兩個月。
劉平最初到川儀時,公司里還沒有數控車間。當時劉平是金工車間的一名操作工,由于他勤學苦練,努力追趕老師傅的技藝,在刀具刃磨和工藝消化吸收方面下了很多功夫,短短幾年內就成為了車間的生產骨干。“車工怕車桿,鉗工怕鉆眼”說的就是技術工人們最不想碰到的零件類型。在金工車間時,劉平每年生產加工各種規格品種的疑難雜件300余件,完成定額生產任務的200%以上,質量指標達到99.9%——也就是說,每生產1000件產品,可能報廢或者出現瑕疵的產品只有一個。模具、多頭梯形螺桿、薄壁件、細長軸的加工,鉆頭、刀具的刃磨等技術都是他的絕活兒。
2001年底,企業調整生產布局,成立了數控車間。劉平第一時間報名加入數控操作工作。到了數控車間后,得益于之前普通車床上扎實的功底和他的認真努力,很快就能熟練的操作數控車床,不但能優質、高效的完成零件的加工任務,還能對高精尖的產品加工提供工藝工裝的解決方案。
劉平話不多,但卻有一股子不服輸的倔強。2003年,劉平隨廠領導到四川某地考察,看到當地的軍工產品時,劉平脫口而出:“這個產品比較適合在我們的數控機床上加工。”軍工單位對此將信將疑,經與劉平進行技術交流之后下了試制訂單。在短短3天內他和同事們完成了整個產品的試制工作,軍工單位非常滿意。自此,自此,川儀調節閥公司與“神舟”系列火箭結下了不解之緣。
自2007年起,為最大限度發揮高技能型人才的引領作用,公司讓劉平從一線操作崗位“退居二線”,讓他帶領一個團隊主要從事技術攻關、新產品樣機試制、更換改造老舊設備、培養新人、技術骨干等技術指導和工藝協調的工作。
2016年,劉平獲得“巴渝工匠”榮譽稱號
他的高超技藝,是在日積月累的感悟中磨練出來的。有的調節閥零件精度誤差要求在0.01毫米以下,很多車工在工作中“不敢逾越雷池半步”,不敢在原來的加工工藝上做文章。劉平卻與眾不同,他敢于創新。火箭尾部某零件的尾部毛刺很難去除干凈,他獨立設計的毛刺去除工藝,徹底解決了去毛刺難的問題,為火箭的順利升空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2011年以來,劉平先后參與研制了HVH黑水閥、高性能調節閥、VFR凸輪繞曲閥等新產品。專家對他參與研制的黑水閥給予了這樣的評價:“該產品性能與國外公司產品相當,具有耐磨、耐沖刷、使用壽命長、現場維修方便等功能,將大大提高川儀在煤化工行業的競爭能力,打破國外產品在此領域一統天下的局面。”
劉平在工作現場
2015年底,國內化工領域某知名上市公司準備對廠內的氣化爐裝置進行國產化改造,找到重慶川儀調節閥有限公司,在接到任務后,公司指派劉平參與“高級定制”此批設備,以替換在該公司內運行多年的國外產品。在外人看來,這是一個相當“苛刻”的訂單。但是劉平敢于面對挑戰,因為在他近30年的車工生涯中,他生產的產品與外國產品一較高下并非第一次。
除了工藝創新,劉平還十分注重實踐經驗的積累、總結和推廣,編有《數控編程要點》、《數控加工工藝》、《自動計算螺紋加工工藝》等培訓教材。2016年在機械工業專業雜志《金屬加工》第6期上發表的論文《數控B類宏程序在螺紋自動加工中的應用》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劉平在以自己命名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2012年劉平成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命名專家,他帶領著他的團隊解決斜面、曲面、球面、“鏡面”加工等多項機械加工技術問題和工藝攻關,使企業敢于承接高精加工產品合同。
劉平先后帶徒40多人,培養了一批技師和高級技術工人,他的徒弟們多次在行業(集團)和省(市)級技能競賽中獲得獎項。說起工藝的傳承,劉平有些感嘆“后繼無人”。現在的年輕人很多不愿從事車工工作,嫌車工辛苦、枯燥。浮躁的社會氛圍也讓年輕人紛紛轉向來錢快,不需刻苦鉆研的行業。劉平說,現在的人工智能已經能取代一些行業的人力勞動,但車工暫時是人工智能無法取代的。十九大報告中將“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提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上,將來技術工人一定有著更光明的前景和更豐厚的酬勞,社會地位也將繼續提高,劉平希望愿意鉆研、能吃苦的年輕人加入數控車工的行列,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一份自己的貢獻。
關于“工匠精神”,劉平言語樸實而有力,他認為的工匠精神是要鉆研,要在一個行業中一直干下去,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不浮躁,獲取精尖的技術才能成為“工匠”,而擁有高超技能和踏實刻苦品格的人才能被稱為具有“工匠精神”!(圖片均為受訪者所供)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