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7-11-24 20:30:11
新華網北京11月24日電 2017年長江江豚生態科學考察隊經過1300公里航行,已于近日抵達長江辦武漢漁政碼頭。至此,武漢至宜昌江段江豚考察結束。今日(11月24日),科考隊將再次從武漢啟程,開展武漢至上海江段的往返考察。
圖為2017年長江江豚生態科考船
初步確認70次102頭次江豚記錄
此次武漢至宜昌江段考察中,科考隊總共目視發現長江江豚59次165頭次,對聲學監測數據的初步分析共確認70次102頭次(注:70次指觀測到江豚的次數;102頭次指這70次觀測到的江豚數量的總和)的江豚記錄。這一結果顯著高于2012年該區域的觀測數量,與2006年的觀測結果相當。
相關負責人解釋,目前,這只是初步的觀測結果,具體的種群數量估算還要等整個考察結束后,進行整體分析和比較。
江豚相對集中、日益斑點化
江豚分布模式方面,此次考察結果與2012年和2006年大致相同,呈現分布相對集中、日益斑點化的趨勢。
相關負責人介紹,整體來看,洪湖保護區江段、監利縣荊江門上下30公里水域和宜昌城區及葛洲壩下水域是江豚分布密度較大的區域。其中,荊江門上下水域(洞庭湖口以上水域)江豚的分布最為密集,目擊率顯著高于以往兩次考察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往返考察均在石首保護區新廠鎮及塔市驛鎮附近水域發現江豚。此前,2006年和2012年長江淡水豚考察未能在石首保護區江段發現江豚分布。在宜昌煙收壩水域,自2008年以來一直生活著一群3-4頭的江豚,此次考察亦再次發現這個小群體。
此外,科考隊在葛洲壩下500米靠近1號船閘水域,發現一個約由8-10頭江豚構成的群體。據宜昌漁政介紹,這個江豚群體是2017年春季游上來的,隨后一直定居于此。
同時,科考隊利用漁政快艇對眾多未通航的汊江進行了考察,在枝江市的關洲汊江水域,發現3頭次江豚。相關負責人解釋,這說明汊江也是江豚棲息的重要水域,對于全面掌握江豚的分布水域和整體數量統計具有重要意義。
“石頭護坡導致江豚棲息地質量下降”
從目前考察的整體環境來看,上述負責人分析,很多零散的小碼頭均已不見蹤跡,一些區域洲灘也得到自然恢復。但是,清水下泄對這一區域的沖刷明顯,可見大面積的崩岸河段。為了穩固河道和航道整治,這一區域進行了大量的拋石護岸或護洲。自然的泥質或者沙質淺灘水域轉變為硬質的護坡和陡峭的坡岸,這可能導致江豚等水生生物棲息地質量的下降。此次考察應用無人機遙感技術對長江沿岸帶洲灘環境進行了監測,科考結束后,將整合各方面信息對江豚的棲息地現狀做出全面評估。
此外,在宜昌至武漢段考察過程中共統計到航行貨船1986艘,平均每半小時有近50艘貨船經過,密度很高。上述負責人認為,這顯然會增加長江江豚的生存壓力??瓶缄犨€在此江段共記錄到作業漁船353艘,總體密度不高,主要作業方式是流刺網。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