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7-12-26 17:24:12
實體強則國家強。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實體經濟如何發力?
降成本,強化實體經濟吸引力;去產能,增強制造業發展“健康力”;促創新,提高產業發展競爭力……在25日召開的2018年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工信部部長苗圩就實體經濟轉型給出“實招”。
抓創新 提升競爭力
隨著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爆發,全球制造業版圖正在重塑。加快創新步伐,加緊對高端領域布局,不僅事關制造業整體競爭力,更關系到未來發展的話語權。
“如果說過去中國制造是人口紅利,未來則需要把技術和人才的紅利用好發揮好。”苗圩在會上說。
代表制造實力的先進制造業和前沿技術領域要有更多“中國好聲音”。苗圩說,2018年,工信部將開展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關鍵系統部件示范應用,加快重大裝備發展。集中力量解決動力電池系統等50項左右關鍵瓶頸,支持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在信息領域,加快構建核心技術體系,推動形成全球統一5G標準。
技術紅利要融入更多產業,撬動存量轉型。苗圩說,工信部將加快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加大原材料、裝備、消費品、電子等重點行業智能制造推廣力度。2018年,將新遴選100個左右試點示范項目,開展基礎共性和行業應用標準試驗驗證。同時,還將開展百萬工業企業“上云”行動,培育協同制造、個性化定制等網絡化生產新模式,推動工業轉型升級。
創新離不開資金。“將圍繞創新鏈推動部署資金鏈。”苗圩說,工信部在2018年將推動設立“中國制造2025”產業發展基金,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支持重點領域發展和重大工程實施,大力推動創新資金支持。
去產能 增強“健康力”
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要破除低端無效產能,增強產業“健康力”。
工信部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鋼鐵去產能超額完成全年5000萬噸目標任務,1.4億噸“地條鋼”全面出清,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過剩產能進一步化解,重點行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江經濟帶清潔生產水平持續提升。
苗圩說,2018年要分解落實年度鋼鐵去產能任務,加強對重點省份的督導檢查,建立打擊“地條鋼”長效機制,堅決防止死灰復燃。推動出臺有效處置“僵尸企業”以及金融債務處置的意見,鼓勵先進企業兼并重組并淘汰落后產能。同時,全面推進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改造,加強工業節能監察。
推動產業結構調整,還要在提升品質、推進節能高效上做加法。
2017年,我國累積5000余種產品實現內外銷“同線同標同質”,工業通信業標準的技術水平、國際化程度進一步提升。2018年,將瞄準國際標準,在家電、化妝品、服裝家紡、家具等重點行業,建設一批消費品工業個性化定制和創新示范服務平臺,推動民族品牌振興。同時加快形成先進基礎材料供給能力,支持產業集群增強區域品牌競爭力。
降成本 強化吸引力
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根本要強化實體經濟吸引力,提升“獲得感”。推動人才、資金等各類要素更多向實業聚集,營造鼓勵腳踏實地、崇尚實業的氛圍至關重要。
工信部數據顯示,2017年,“放管服”改革累積效應持續顯現,減稅降費新措施全年為企業減負超過1700億元。其中,廣東、四川、廣西等地出臺降成本實施細則,實現省(區)定政府性基金和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零收費”。實體經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扶持力度加大。
苗圩說,目前,降成本諸多體制機制障礙尚未消除,制造業發展困難猶存,要高度重視,努力推動解決。
一方面要做“減法”,繼續推進簡政放權,降低實體經濟成本,讓人們對做實業有興趣、有信心。2018年,工信部將更加注重政策的供給能力,加大力度推動降費減稅,深化涉企保證金清單管理,拓展全國涉企收費目錄清單查詢系統查詢內容和功能,完善調查和舉報平臺。
同時不斷完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破除歧視性限制和各種隱性障礙,包括研究進一步放開電信競爭性業務,實現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正式商用等。
一方面要做“加法”,吸引更多要素流向實體經濟,特別是要擺正與金融資本的關系,打造能滿足制造業需求的金融鏈。
苗圩說,將通過推動設立產業發展基金、研究加快擔保體系建設、引導社會資本投入等多種途徑降低融資成本,緩解融資難。同時,高標準創建“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區,建立更有助于釋放市場活力的舉措。
核心還要營造鼓勵腳踏實地、崇尚實業的氛圍,讓創新得到回報,不正當競爭受到處罰。工信部提出,2018年要開展反壟斷和公平競爭審查,凈化市場環境,同時鼓勵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