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
2018-01-03 10:44:01
周一的早上,在重慶石橋鋪雨林商都2樓的創客邦內,某公司白領江東在無人貨架上順手抄起一盒牛奶和一包巧克力餅干,手機掃碼付賬后,差不多踩著上班的鈴聲坐在位置上。他告訴記者,原來經常不吃早餐的他,對無人貨架情有獨鐘。
資料圖:“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的無人超市,顧客可用二維碼進入超市,實現全自動購物。
記者在這個“猩便利”無人貨架放置的現場看到,整層樓聚集著十余家公司辦公,時不時會有人前來購買零食。“以前上班餓了就只有等飯點,有了這個便利架,餓了就來買點,比外賣送貨上門還方便。”在此上班的王女士說。
似乎在一夜之間,山城不少公司的茶水間或角落,都擺上了一個裝著各式零食的無人值守貨架。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僅在重慶主城區,無人貨架已布局數千觸點。而在杭州、北京、上海等地,無人貨架更是成為大型寫字間的標配。
領蛙、老虎快購、零食e家、小e微店、果小美、猩便利……各路無人貨架層出不窮。
資本眼中的“香餑餑”
與無人便利店不同,無人貨架瞄準的是“辦公室經濟”。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目前國內有超過5000萬家企業,每年以超過500萬家的速度增長。無人貨架在一、二線城市有1億左右可瞄準的用戶,企業終端貨架容量10~20萬,早期有10~30億元的市場空間。
截至2017年9月末,已經有至少16家無人貨架獲得投資,最高的達到3.3億元,融資總額超過25億元,屢屢刷新的融資金額讓無人值守貨架成為新零售下的一匹黑馬,成為共享充電寶和共享單車后的新風口。
去年7月起,“辦公室貨架”標簽的關注熱度持續上升,從9月份開始,熱度趨勢上升明顯加速,在9月下旬達到高峰,此后一直保持在高位。
2017年11月20日,順豐宣布推出無人貨架品牌“豐e足食”,切入辦公室無人零售領域。這是繼京東(京東到家Go)、餓了么(e點便利)、阿里的盒馬鮮生之后,切入無人貨架的又一巨頭,也是首個加入戰局的物流企業。
無人貨架,技術上很簡單,貼一個支付二維碼,一個貨架(和冰箱),放一些日常飲料、點心、小吃等,不上鎖(為主),沒有店面,占地面積小(1平方米以內),無人值守,用戶自行取貨+掃碼付款,全憑自覺。
在中商產業研究院前不久發布的《2017年中國無人貨架市場前景研究報告》中提到,2017年是無人零售的“元年”,就市場潛力來看,無人零售是塊千億級蛋糕。到2022年,無人零售的用戶規模將達到2.4億人,而這個數據在2017年僅為0.05億,這5年間要翻48倍。在無人零售規模方面,報告預測2022年將達到9500億元,是2017年100億元的95倍。
資本正是敏銳地嗅到了這一變化,才會對“辦公室無人值守貨架”這一概念進行瘋狂注資,金額從幾百萬元人民幣到幾千萬美金,其中的代表有猩便利、果小美及七只考拉等,京東也在2017年9月宣布會通過其京東到家在企業開設“無人值守自助迷你超市”。
截至目前,無人貨架已披露的網點數加起來大約在萬級左右,而據公開資料顯示,僅北上廣深的企業就有200萬家左右。
切入了零售行業的“真空地帶”
在線上流量紅利見頂、成本高的當下,線下流量開始重回人們視野。但店租不斷上漲、覆蓋范圍恒定,始終是橫在實體店面前的一道坎。所以,改變線下原來的產品、服務結構,降低交付成本,就成了讓線下重獲新生的一條路。
“猩便利”CEO司江華告訴記者,一天8小時,在辦公室這個場景中,相當一部分人每天待著的時間甚至比在家停留的時間還要長。而鋪設便利、成本低廉,也為無人貨架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條件。
無人貨架的外衣是零售,內核則是共享經濟的新物種,這也是大資本爭相進入這一賽道的隱秘原因之一。據粗略估算,全國一二線城市整個辦公室場景下的商業價值空間會有萬億之多。
記者在采訪中看到,開放式無人貨架服務場景主要是寫字樓或企業的辦公空間,以促銷、紅包、優惠券、積分等方式,用于用戶數據流的集中聚集;在選品方面,主要涉及日常零食、飲料、下午茶,以及部分鮮食(早餐、乳制品、果汁等),依據不同設備有所調整,用戶一般是在線選取和移動支付獲取商品。
據業內人士稱,無人貨架其實是切入了零售行業的“真空地帶”。隨著電商的興起,線上對線下賣場的沖擊嚴重。一些大賣場因租金、物業、人工成本等原因裁員關店。但無人貨架投入小,人力成本低,又能滿足顧客及時性的需求,所以未來大有可為。
面臨嚴峻考驗
無人便利貨架“果小美”在2017年國慶節前,宣布與智能零售貨柜“番茄便利”戰略合并。熱捧之下,無人貨架還未經歷全面廝殺就提前迎來了“合并期”。“這正說明了無人貨架領域的競爭有多激烈。”電商分析師李成東說,未來,面積體量有限的無人貨架如何精準營銷、提升用戶黏性都存在難題。
與大量共享經濟項目一樣,無人貨架也將面對消費者素質與信任的嚴峻考驗。據報道,無人貨架項目“用點心吧”在鋪設完成64個無人貨架后,核對前端和后臺數據時發現,貨損率超過20%,貨損最嚴重的甚至到達39%,有時后臺顯示貨架上還有不少商品,補貨人員去了卻發現貨架已經空空如也。
不只是供應鏈,精準運營能力正成為無人貨架亟待逾越的門檻。“想買的東西經常賣光,不想買的商品又在那里占著貨架。”互聯網公司白領薛女士感嘆,不少自助貨架打著“智能零售”招牌,實際卻一點也不智能。目前,市面上還沒有一家無人貨架達到了爆發的程度。
在熊貓資本合伙人李論看來,最后大機率勝出的還是有供應鏈優勢的傳統玩家,或能最快跑通供應鏈的創業者。“無人貨架是零售形態的一種補充,最終拼的仍然是供應鏈。”他說,在互聯網交易平臺中,交易牽涉的方數越少,發展速度越快。而無人貨架包含場地方、貨架方、補貨方、用戶方四方,甚至可能面對場地方和決策方分離,用戶方和買單方分離。而且在這種多角撮合關系中,除了無人便利貨架平臺本身,其中的任何一方都沒有足夠的動力或者意愿去推動交易的達成。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目前除了靠用戶自覺,無人貨架基本無法解決偷盜、漏付款等問題,損耗率遠超有人實體店是個不爭的事實。從這個角度而言,無人貨架的消費場景很難在其他場所復制。從產品結構和產品品牌上來說,也很難去迎合年輕人對新奇特商品的需求。
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廖成林教授認為,無人貨架是對傳統商店的一種補充,不失為一條轉型發展的新路徑。看似門檻低、誰都可以進入,但真正的難點在于規模化后的精細化運營。包括其背后一系列的銷售系統、供應鏈系統、支付系統、運營系統等。未來是否會像共享單車的風口一樣,大批企業涌入之后紛紛難以為繼,相信很快就會迎來市場的檢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