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2018-03-15 09:59:03
隨著“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的到來,各類消費騙局成為大家重點關注的焦點。由于很多消費者對一些新型消費陷阱防范不足,我們梳理了部分案例,提醒消費者一定要擦亮眼睛,遇到這些“坑”一定記得繞行!
防范“退保理財”騙局
“您好,我是某理財公司的客戶專員,現有一款理財產品,收益比你投保的保險產品高出好幾倍,建議您退保后購買,還可獲得一筆補償金。”隨著全民理財潮的興起,不法分子近期在“退保”上做起了文章。
所謂退保,是指在保險合同存續期間,投保人和保險公司解除保單合同關系。退保的損失程度如何?則與產品性質和退保時間有關。
保監會在春節前發布的《防范“退保理財”騙局的風險提示》指出,這類騙局的操作手法分“三步走”。首先,不法分子通過電話聯系消費者,宣稱自己是相關監管部門或某金融公司的工作人員。其次,他們稱消費者持有的保險產品“收益低”,同時以“保單收益升級補償”或“贈送禮品或旅游券”等名義推薦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之后,他們便誘導消費者退保或將保單質押貸款后,來購買“理財產品”。
分析人士指出,包括近來猖狂的“電銷陷阱”在內,“退保”相關騙局抓住了消費者“貪小便宜易上當”特點。“退保大多會有損失,消費者要擦亮眼睛辨別真假,更要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利益。”
“微商”購物相關憑證要保留
工商部門建議大家先判斷微店商家的性質,再結合上述情況依法維權。另外,在通過“微商”購物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私下交易要當心
如果這些微信用戶銷號,一旦發生商品質量、售后服務糾紛、食品安全等問題,取證很難,而且微信朋友圈買賣行為屬于私下交易,買家權益很難受到法律保護。
付款謹慎不掉坑
“微商”存在于每個人的社交軟件和交際圈中,自由度高、流動性大、虛擬性強,很難進行監管。切忌還未收到貨就直接付款給對方。
核實身份防詐騙
在遇到有陌生好友添加請求時,應確認并核實其真實身份,防止被不良商家利用,在朋友圈分享散布虛假營銷信息導致權益受損。
買賣記錄不輕信
核實“微商”個人信息和聯系方式等真實情況,多了解產品原料、產地和外包裝等產品信息,如有條件,多與產品實物或官網上的商標和外觀對比,不要輕信“曬出”的購物小票和物流單圖片,價格過低的商品要謹慎購買。不可輕信朋友圈的宣傳內容,由于缺乏第三方信用評價體系,賣家有可能存在偽造產品銷量、評價、轉賬記錄等問題。
相關憑證要保留
消費者向“微商”購物時,盡量不要購置大件物品、不要購買無三包目錄商品、不要做金錢投資,消費者要提高自己的防護意識,每次購物盡量留好相關證據(如聊天記錄、賣家信息和支付憑證等),以備不時之需。若發現“微商”存在違規行為甚至涉嫌詐騙,可以向相關管理部門反映或直接向公安部門進行舉報。
“助農眾籌”原來也有套路 核實信息真實性
“水果賣不出去低價處理,果農只為收回成本!懇求幫我們轉發出去”,類似這樣的信息經常能夠在一些幫助農民的眾籌信息中看到。助農眾籌,出資者在買到心儀農產品的同時也能幫助農戶渡過難關,從而實現雙贏。然而,近日有人利用這種助農眾籌欺騙消費者。
對于支付了款項卻并沒有收到貨物的消費者,有律師提醒,可通過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者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當事人賠償損失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權益。面對形形色色的眾籌項目,消費者要盡量核實信息的真實性。
“坑老”醫療騙局頻發 子女要及時告知
據媒體報道,近日,有一伙不法分子冒充醫療專家實施網絡電信詐騙,將低廉保健品冒充“特效藥”高價賣給老人,在一年多的時間里,這一團伙成功詐騙600余起,實際騙得320余萬元。
這一犯罪團伙作案專業化程度令人咋舌。他們事先在網上購買公民個人信息,再交由“一線話務員”對目標對象進行篩選。“一線話務員”通過電話同老人取得聯系,以知名醫療機構工作人員身份向其套話,逐步掌握他們的病史、經濟收入等情況。隨后,便輪到假專家、假教授登場,他們往往以排毒、修復、鞏固等各種借口,向老人推介“特效藥”。這些“神藥”實際是從網上以幾元至幾十元的價格購買的保健品,但這一團伙出售的價格則在1000元至1萬元不等。
老年人之所以會被騙子“盯上”,主要是因為他們獲取信息渠道不暢,對健康知識了解不夠,也缺乏對醫療類網絡電信詐騙和黑心健康講座的辨別能力,這就給騙子行騙打開了“方便之門”。
專家提醒廣大網民,身為子女,不僅自身要有防騙意識,還要將當下流行的新型騙術、騙局等內容,告知自己的父母和其他長輩,以防他們因缺乏防騙知識而被騙入局。
“彩票特碼”成噱頭 理性購買
近期,福建省警方抓獲一利用彩票“特碼”實施詐騙的犯罪團伙,涉案金額近百萬元。該團伙成員在網上發布信息,聲稱可預測彩票的中獎號碼,但需繳納所謂的“入會費”“保證金”“平臺信息費”等,使得不少消費者中招被騙。而該團伙成員皆為家人關系,以夫妻、兄妹等形成了家族企業式詐騙,環環相扣,邏輯“縝密”,一旦不小心落進圈套,就很有可能被犯罪團伙騙得越陷越深。
專家提示:所謂預測彩票中獎號碼的說法實為無稽之談,消費者一定要理性購買彩票,更不要將買彩票中大獎作為主要的生財之道。
預付卡消費風險大 要懂得加以規避
快節奏的全民健身時代,催生出越來越多選擇健身房鍛煉的民眾。許多消費者在健身卡優惠刺激下,選擇以辦理會員卡的方式健身,但最后往往因要求提前退卡退費而與健身機構產生糾紛。遇到最多的窘境就是,商家往往以“一經售出概不退款”或“一經消費概不退款”為由拒絕。但其實這些條款屬于免除商家責任、排除消費者主要權利的格式條款,有違公平原則,屬無效條款。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三條的規定:“經營者以預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未按照約定提供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并應當承擔預付款的利息、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合理費用。”
給廣大消費者在采取預付卡消費方式消費時提幾點建議:
1.用紙質合同,約定商品或者服務事項。
2.明確約定終止合同可能要發生的、自己能夠承受的諸多事項。
3.建議消費者盡量選擇小額度的,期限比較短的,立刻就能實現的商品或者服務。其原因主要是目前影響經濟穩定發展的因素還比較多,市場誠信經營的理念還有待改善,對經營企業存活期限還難以把握。有的消費者預付卡額度少則幾千上萬元,多則三萬五萬元,還有的消費者辦完預付卡,幾年以后才能提供服務。這樣明顯的風險,消費者有必要自己加以規避。(文/盧俊宇 根據公開報道綜合整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