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水利網
2018-03-21 20:19:03
陽春三月,草木把早春的信息傳遞,兩會把人民的心聲凝聚,世界矚目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力。
2018年成為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的新起點。讓農村強、農民富、鄉村美,是全社會的共識,也是增強農牧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源泉。在《政府工作報告》令人振奮的信息里,在大會發言聚焦的重點上,在代表委員們深入的交談中,在小組討論各抒己見的會場內,在媒體報道的字里行間,高效節水灌溉、農村飲水安全、鄉村水生態改善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剛性“內需”,成為兩會熱詞。
農業強不強,農民富不富,農村美不美,水至關重要!詩意鄉村水為媒,民富宜居天地寬。
灌溉潤物細無聲 農業發展沐春風
“鄉親們當時那么盼水??!”全國政協委員、松遼委副總工李和躍動情地說,吉林省通榆縣天寶村過去沒有灌溉設施,碰上氣象災害多發年份幾乎是絕收。可喜的是,通過“節水增糧”行動,采用膜下滴灌后,大旱之年也能達到豐產,畝產比過去多了約兩倍。“不僅脫貧,而且直接致富了。去農戶家調研時,他們發自內心地感謝黨和政府。”李和躍還原著當時的動人場景。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增高標準農田8000萬畝以上、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000萬畝。”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字字珠玉、擲地有聲,水成為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領銜主演”。
農業節水是推行綠色發展方式的方向性、戰略性大事,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是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農科院副院長馬忠明直言:“水資源緊缺是我國特別是西北地區的永恒主題,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才是出路,必須堅持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
農業的大發展需要穩產和增收,而實現產業升級,才是把“窮旮旯”變身“金窩窩”的關鍵。全國政協委員、水利部水規總院副院長李原園表示:“農業需要精準、個性化的種植管理,要逐步建設現代化的高效節水灌溉設施,向智能灌溉、智慧農業轉變,以水利現代化支撐農業農村現代化。”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是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短板,提質達標建設任重而道遠。“灌溉工程建設應有整體概念,‘最后一公里’渠道是農田水利設施管護相對薄弱的環節。”全國政協委員、廣西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陳彩虹建議強化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管護,加大資金投入,建立長效機制,落實管護主體,讓小農水成為農業發展的牢固保障。
水利給力,興農可期。幸福是奮斗出來的,農業強國是水滋潤出來的。2013年,劉小權在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第一年就提出了有關鄉村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建議,“引起了當地相關部門的重視,隨后水利設施建設得到明顯改善”。
逐步完善大中小微并舉、蓄引提排結合、管理現代高效的水利基礎設施網絡,夯實鄉村振興的水利根基……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們把廣大農民對水的期盼、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轉化為一條條有針對性、建設性的意見建議,這些意見建議承載著一份份責任,更承載著一份份促進共同富裕的厚望。
農村飲水戶戶通 美好生活駐心中
“現在家家戶戶都喝上干凈的水了,解決了我們一個大難題,鄉親們日子過得越來越好,我們打心眼兒里感恩黨和政府!”來自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的全國政協委員馬邦河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廣大農村地區緣何大面積解決了飲水安全問題?“從2005年國家啟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以來,全國累計解決了5.2億農村居民和4700多萬農村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水質達標率連年提高,農村供水的質量和管理顯著改善。”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水利廳副廳長曹金萍給出了答案。
在今年全國兩會首次開通的“代表通道”中,農村飲水安全成為社會高度關注的話題。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昔陽縣大寨村黨總支書記郭鳳蓮表示,所提建議多數是圍繞農村飲水安全等“三農”問題中的熱點和難點,把農民的心聲傳遞給政府。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水利廳廳長陳杰說:“江蘇將大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加快城鄉供水一體化,推進農村24小時供水。”
飲水安全工程大大提升了鄉村群眾的生活幸福指數。“很多農民群眾過去每月洗一次澡,自來水進村入戶后實現天天在家洗澡,享受到了和城里人一樣的生活!”李原園說。
滴滴清水彰顯為民情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不僅要有力度,更要有溫度。全國政協委員李和躍參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建議以中央財政補助為主,為農村貧困居民每人每天補貼20升免費“最低用水保障”額度,更好地鼓勵農村貧困居民改善生活、轉變用水習慣。
隨著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全覆蓋,“攻堅戰”變成了“保衛戰”,針對今后的提質增效,全國人大代表曹金萍建議,從國家層面盡快出臺針對農村飲用水安全的法律法規,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進一步保障群眾飲用水安全。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湖南省委副主委李云才建議實現城鄉統籌、區域統籌、村際統籌來解決水源不足問題,讓鄉村百姓喝上干凈、安全的水。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能把飲水不安全問題帶入小康社會”。水利部門將加快實施《“十三五”全國水利扶貧專項規劃》,以解決貧困地區吃水、灌溉、用電等難題為重點,進一步提高貧困地區農村水利保障水平,把保障農村飲水安全這項最直接、最現實、最緊迫的民生工程,做成最真心、最暖心、最貼心的民生工程。
長堤春水綠悠悠 田園生態留鄉愁
三月北京,乍暖還寒。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桐廬縣環溪村村委會主任周忠蓮卻通過微信朋友圈的照片,提前感知了江南的春意。“此時的環溪,溪水潺潺,游客紛至沓來。而七八年前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溪溝就是污水的家。”周忠蓮感慨萬千。
農村水生態環境的蝶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河長制等創新舉措的推進。在今年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陳雷擲地有聲地說:“通過各級河長帶頭履責,開展專項行動,整治突出問題,健全管理機制,實現了很多河流從‘沒人管’到‘有人管’,從‘多頭管’到‘統一管’,從‘管不好’到‘管得好’的轉變。”
河長制湖長制體系在我國多個省份延伸到最基層。“貴州省全面推行五級河長工作體系,村級也設立了河長,黔西南州大小河流都有職責明確的河長。”全國政協委員、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協副主席黃榜泉表示,河長制是鄉村生態建設的重要手段。
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科技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也為河長制點贊。他認為,各級河長全覆蓋筑起了遍及華夏大地的水污染“防火墻”,建立起層層傳導壓力的“責任網”,對河流的管理實現了無縫銜接。
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經濟和生態可以共生共建。“只要做好禽畜排泄物定點收集,再通過廢水處理實現水的內部循環利用,既解決了水污染,又節約了水資源。”全國政協委員、網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科技圈養豬人”丁磊給出了解決方案。
良好的水生態環境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支撐點。“穩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墩ぷ鲌蟾妗窞猷l村人居環境改善、生態建設吹響了攻堅的沖鋒號。
農村穩方能天下安,農業興方能基礎牢,農民富方能國家盛。水不僅是生態環境重要的控制要素,更是鄉村振興的血脈。農業生產糧食安全離不開高效節水灌溉的保障,流入千家萬戶的汩汩清泉多虧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普及,生態宜居的鄉村鄉貌得益于各級河長的見行動見成效。水利改革發展已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動能,以水為媒的“水靈”鄉村將在華夏大地上譜寫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絢麗華章。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