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2018-04-11 08:56:04
開放包容的“中國制造2025”,無懼美國的無理指責
美方對規劃的
猜測、質疑、妄議和指責
是毫無根據的
4月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公告,提出對價值約5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產品擬征收25%關稅,清單包括約1300個獨立關稅項目,涉及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技術、機器人和機械等產業,挑明劍指“中國制造2025”。美方公告直接指出,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是為了回應“中國制造2025”計劃對美國企業采取的“脅迫政策”,并稱中國這些政策是為攫取在高科技產業的經濟領導力,以實現自身工業計劃,如“中國制造2025”。
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對中國貿易行為的調查結論中,“中國制造2025”規劃被提及100多次。美國白宮貿易委員會主任納瓦羅在3月28日接受美國彭博電視采訪時稱,關稅的重點側重于“中國制造2025”行業。納瓦羅說:“在我看來,中國無恥地宣布‘中國制造2025’計劃,等于告訴全世界,‘未來我們要主宰任何一個新興產業,因此你們的經濟不會再有未來’,這些行業包括人工智能、機器人、量子計算機等等。”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在今年1月下旬的達沃斯論壇上也講,“中國制造2025”對美國構成“直接威脅”。羅斯說,下一個挑戰領域將是“中國制造2025”所展現的高技術發展計劃,中國尋求在“人們能叫得出來名字的幾乎所有新技術領域”成為占據巨大市場份額的世界領導者。“這是一種直接威脅。這種直接威脅是通過技術轉讓、不尊重知識產權、商業間諜活動以及所有負面的方式來實現的。因此,這不僅僅是某些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
美國嚴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和精神,采取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行徑,無理挑起一場貿易爭端,表面上看是為解決中美貿易分歧,但卻將矛頭直接對準中國的制造強國發展戰略——“中國制造2025”,肆意歪曲、無端指責中國的發展意圖,政治圖謀昭然若揭。美國最新《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首次稱中國是謀求“挑戰美國的力量、影響力和利益,企圖損害美國的安全和繁榮”的戰略對手,這已清楚表明,美國對中國政治定位發生重大變化。這次美方挑起的貿易戰已經不是一場普通的貿易戰,其實質是美國以貿易為名打壓中國高端制造產業發展,進而遏制中國崛起,以保持美國長期的經濟優勢和政治霸權的政治圖謀。
美國政府多位高官無視世貿規則和客觀事實,借貿易分歧對“中國制造2025”進行詆毀、攻擊和妄加質疑,并對準其十大發展領域欲加征關稅,明確表示要“遏制”和“延緩”中國高端科技領域發展。正如英國《每日電訊報》指出:“特朗普宣布對中國發動關稅戰與貿易沒什么關系。他關乎的是原始力量,是圍繞兩個強國誰會在21世紀主宰技術和掌控世界的斗爭。”美國這次貿易戰“醉翁之意不在酒”,這是美國對中國經濟實力和競爭力不斷強大,中國道路、制度影響力不斷提升深感恐懼而采取的戰略遏制行動。因此這次斗爭不可能很快了結,而將是尖銳的、復雜的、深刻的和長期的,我們對此一定要有十分清醒的認識和高度警惕,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做好長期斗爭的準備。
“中國制造2025”是一份開放包容、公開透明的和平發展規劃,作為時任工信部副部長和這份規劃的編制負責人,筆者深度參與了規劃研究編制的全過程,深刻了解“中國制造2025”的編制背景、意圖、目標和任務。美方對規劃的猜測、質疑、妄議和指責是毫無根據、毫無道理、別有用心的,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圖為四川某汽車制造公司整車組裝車間內一片繁忙。(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劉忠俊 攝
實施“中國制造2025”
是中國自身發展需要
中國制定實施“中國制造2025”不針對任何國家,也沒想“挑戰”任何國家,更沒有像納瓦羅主任和羅斯部長誣稱的“中國要主宰任何一個新興產業”“所有新技術領域”,靠一個規劃主宰世界經濟,強大的美國都做不到,何況其他國家。實施“中國制造2025”唯一的目的,就是提升中國制造業技術水平,建設制造業強國,這是13億中國人民建設現代化國家的強烈意愿,是中國自身發展的戰略要求。制定“中國制造2025”,有兩個方面的時代背景考慮:
一是為應對新一輪工業革命和產業變革。全球金融危機后,西方工業大國紛紛實施“再工業化戰略”,相繼制定各自的工業發展戰略應對新一輪工業革命和產業變革。如“美國先進制造業伙伴計劃”(2011年)、“美國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 (2012年)、“美國制造業創新網絡計劃” (2013年)、“德國工業4.0戰略實施建議” (2013年)、“新工業法國”戰略(2013年)、“日本制造業白皮書”(2014年)、“英國制造業2050” (2015年)等。
中國與上述國家一樣,也從2013年初開展制造業強國戰略研究,制定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用以指引制造企業的發展。規劃制定中,公開征求多方意見,并與歐盟、德國等進行了對話和交流,與德國工業4.0建立了政府間合作機制,互相學習和借鑒。規劃制定實施公開透明,規劃實施歡迎國際合作和國外企業參加,規劃內容完全符合WTO規則的要求。
二是中國具備了建設制造強國的基礎和條件。中國在2010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制造業大國,并形成了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39大類、191中類、525小類)的完整工業體系。多年的創新發展,中國制造業技術水平有很大提高,新科技成果出現“井噴式”增長,航天裝備、高速軌道交通裝備、新一代通信裝備、發電和輸變電裝備、量子衛星、超級計算機、智能制造等一批技術產品進入世界前列。
中國制造業較強的整體實力和國內廣闊的市場需求要求制造業盡快進行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2025”完全是順應了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中國制造業積極轉型升級、參與國際競爭的內在需求和發展趨勢。美國作為世界領先的世界制造業強國,正確的做法是在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中謀求進一步發展,而不是靠對別國的遏制而保護自身的領先地位。
十大行業是中國
產業升級的重點領域
“中國制造2025”是中國制造業實現全面產業升級的規劃,提出十個重點發展領域完全是從對中國制造業現狀分析、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制造行業技術水平和市場需求等因素考慮,來引導這些行業技術進步的。比如新一代通信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航天裝備、發電和輸變電裝備已進入世界前列,要繼續創新發展,保持技術領先;海洋工程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機器人等領域處于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發展階段,需要不斷創新,同步提升;高檔數控機床、航空裝備、農業機械、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與國際先進水平還存在不同差距,需要加快技術創新步伐,逐步縮短差距并達到先進水平。
“中國制造2025”對十個領域提出不同的發展指引,引導產業在市場競爭中不斷創新發展。很明顯,“2025”不可能“要主宰任何一個新興行業”,新興行業也遠不止中國要發展的這十個,而且這十個行業中不少還是傳統制造業。美國官員近乎謾罵的講話,不是出于無知,就是出于憤懣的發泄。作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美國也發布了不少制造業發展規劃,也沒看到已“主宰了這些行業”,更沒有讓“其他國家經濟不再會有未來”。
“2025”是一個
開放合作的和平發展規劃
“2025”沒有任何文字要“脅迫”美國企業轉讓技術,中國也沒有任何法律文件強迫外國企業必須轉讓技術給中方合作伙伴。中國改革開放后,不斷開放門戶,加強與國外合作,積極引進外資、引進技術,但這完全是建立在國際通行的經濟規則上,以完全自愿互惠互利為基礎上的契約合作,為外國企業來中國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和條件,完全符合雙方利益。比如2016年中國自美國技術進口合同1189份,合同金額89.38億美元;中國對美國技術出口合同1337份,合同金額37.49億美元。中國的經濟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不是羅斯部長所講“通過脅迫技術轉讓、不尊重知識產權、商業間諜活動以及所有負面的方式來實現的”,而完全是通過中國人民的勤勞智慧艱苦奮斗和正當的國際合作取得的。
這些年來,中國科技研發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創新技術成果不斷涌現。2017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1.75萬億元,占全國GDP的2.12%。中國的科研支出已占世界科研總支出的21%,且近幾年以平均18%的速度增長。正如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指出的,中國現在是創新型技術主要生產國。2017年中國境內外專利申請369.8萬件,授予專利權183.6萬件,均為世界第一,2017年全球國際專利申請24.35萬件,中國以48882件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年增長速度13%,將很快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創新大國。
中國多年發展的經驗證明,全球化是互利互惠的,國外企業來中國投資合作是雙贏的,中國巨大的市場吸引一批國外企業不僅在中國獲取豐厚利益,也獲取技術創新進步和全球競爭力的提升。而一些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和合作限制的行為,反而促使中國自力更生,更快突破了技術瓶頸,實現了在重大技術上的完全自主創新發展,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中國多年的發展經驗也一再證明,一流的先進技術是買不來的,高端技術的創新發展更要完全立足于中國自己。
“2025”是一份開放合作的發展規劃,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得益于全球化,中國將堅持改革開放,切實遵守和維護國際自由貿易規則和體系,加強與國外企業的合作交流,歡迎更多國外企業參與“2025”,為各類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并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在全球化的舞臺上參與公平競爭,實現共同發展。
持之以恒強力推進
“2025”的實施
美國借貿易戰之名千方百計、處心積慮地要圍堵、絞殺“2025”,這恰恰說明中國作出建設制造強國戰略部署的英明和正確。中國在高端制造領域的發展會給世界各國帶來更多發展機遇,中國和美國早已成為密不可分的經濟合作伙伴。美國政府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可能暫時緩解貿易赤字,但如果不改變美國的產業結構,不改變美國儲蓄過低而過度消費的行為方式,就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貿易赤字問題。中國建設制造業強國、建設現代化強國的意志堅如磐石,任何恫嚇、遏制除了損害自身利益外,只會激起中國人民以更加堅定的決心、以鐵的意志,持之以恒強力推進“2025”的實施。
宏圖已經繪就,道路已經指明,力量已經匯聚。我們一定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排除各種干擾,不懼任何威脅,挫敗任何打壓,依靠中國人民自己的聰明才智,攻克一道道難關,登上一座座技術的高峰。按照“中國制造2025”三步走的戰略部署,到2025年邁入世界制造強國行列;2035年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把我國建設成為引領世界制造業發展的制造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基礎。按照現在國際國內政治經濟發展態勢看,這個目標很可能會提前實現。中國崛起是大勢所趨,任何力量也無法阻擋。(蘇波)
責任編輯:姜貞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