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免费高清完整版,国产网友自拍,欧美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日韩精品 有码 无码 国产

全部

震后十年看隴南:山水不再阻隔 小康不再遙遠

來源:新華網

作者:

2018-05-12 14:34:05

新華社蘭州5月12日電 題:震后十年看隴南:山水不再阻隔 小康不再遙遠

新華社記者任衛東、屠國璽、成欣

汶川特大地震已過十年。這場地震波及甘肅多地,甘肅成為僅次于四川的重災區,其中,毗鄰四川的甘肅省隴南市9個縣區中7個成了重災縣,337人遇難,百萬間住宅倒塌。

地震十周年之際,新華社記者再訪隴南。十年前,這里山大溝深、道路難行,救災和重建面臨前所未有的難度。但這十年,隴南災區干部群眾默默奮斗,中央、甘肅全省、廣東深圳等地多方支援,讓地處大山深處的隴南發生翻天覆地的巨變,發展實現跨越。

蘭渝鐵路百年夢圓,成縣機場銀鷹飛天,千年蜀道不再艱險。現在的隴南,不再被山水阻隔,封閉發展的思維也被不斷打破,脫貧攻堅進程加快,全面小康不再遙遠……

山水不再阻隔 千年蜀道不再艱險

“5·12”地震一發生,新華社記者緊急趕往隴南災區,但當時交通難行,相隔不到百余公里的縣區間往往要花費數小時車程,而多個村莊更是道路中斷,和外界失去了聯系。

時任隴南市武都區五庫鄉黨委書記的寇正德回憶起當時的情形:地震后鄉里通信斷了3天,路也斷了。為了去區上報災,鄉里兩個年輕的干部騎著摩托車出發,邊走邊騎邊抬,用20個小時才走完不到80公里的路程,見到區委書記時,兩個小伙子已是兩個“土人”。

其實也不僅僅是受災所致,長期以來,隴南境內無高速公路、無鐵路、無機場,國省道主干線公路等級低、通行能力差。隴南境內山嶺與河谷錯落相接,層層疊疊的山嶺猶如屏障,將這里與外界隔絕開來。

災后重建過程中,隴南市幾乎成了一個交通會戰場。蘭渝鐵路、武罐高速、成武高速、十天高速隴南段和成縣機場等重大交通項目相繼在隴南境內建成,影響隴南發展的交通制約正在被消除,山水不再是阻隔。西狹、青泥嶺、陰平道、祁山道,這些在隴南留存的古蜀道的遺跡和地名,已經由行路難的證據變成了一個個可以便利達到的旅游景點。

十年后的今天,當年兩個年輕人走過的那段路程,一半變成了高速,一半是寬闊的國道,開車只需要一個多小時便可到達。隴南市副市長漆文忠介紹,在災后重建中,隴南全市11條國省干線恢復重建1110公里,干線公路均達到山嶺重丘二級標準,隴南交通條件發生歷史巨變。

住房條件嬗變 城鄉面貌換新顏

十年后,記者再次見到隴南市武都區感恩村村民李石得,在他家三層小樓房的一樓客廳里與他對話十年經歷。

感恩村原名蒿坪村,位于海拔1500米的高山上,大地震將全村徹底摧毀,300多人的小村莊里,1人遇難7人受傷。十年前的那天下午,山上先是下起了“雞刨般”的碎石,緊接著的大石塊像炸開一樣傾瀉而下,李石得家剛修好一年零四天的房子瞬間倒塌。

那一年,李石得51歲,那套新房子花了他家多年收入,當時村里還不通公路,建房的材料也是全靠自己背上來的,準備材料就花了4年時間。“那一刻對我打擊太大了,不知道何時再能有房子住。”

重建,比他預期更早來臨。重建在震后不到兩個月時間就開始。“解放軍幫我們開挖地基,政府給每戶補貼兩萬元,紅十字會捐助兩萬元,還申請了三萬元的無息貸款。” 當年入冬前,李石得一家就住進了新房。

說起震后十年之變,李石得的臉上綻開了笑容:“現在搬下山了,孫女上學更方便,距離學校半里路不到,走路5分鐘就到了。”李石得家里有4畝多地,種了300多棵大花椒樹,一年能賣將近4萬元,再加上兒子在外打工的工錢,每年都有六七萬元的收入。“房子修好的第二年,兒子還娶了個鎮上的媳婦。”李石得笑著說,“放在原來想都不敢想。”

馬街鎮干部符忠海目睹了感恩村這十年的變化,他說現在這里成了一個“小康村”。“村民都建起了三層小洋樓,71戶人家有20多戶都在城里買了房,80%的家庭都有小汽車,大部分村民的孩子都在城里上學……”

這只是隴南通過災后重建,城鄉居民生活條件發生嬗變的一個縮影。汶川地震后,黨中央決定由廣東省深圳市對口支援包括隴南市武都區、文縣、康縣在內的甘肅重災區,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

據統計,隴南全市農村居民中,重建住房22.8萬戶,維修加固住房18.6萬戶,累計投資167.9億元,比新中國成立以來到地震前全市農村居民建房資金的總和還要多。

現在隴南城鄉,一棟棟嶄新的居民樓、一所所現代化的學校和醫院,一個個新村,和地震當年殘破蕭瑟相比已天翻地覆,舊貌換新顏。

打破封閉發展 全面小康不再遙遠

兀立的危峰,鎖住了大山里隴南的發展腳步。守著豐裕的物產,卻難逃“富饒的貧困”,這是世代隴南人難解的愁腸。地震后,社會各界的援建和接踵而來的外界信息,不斷打破過去隴南封閉發展的思維。

這十年,隴南市多個特色產業在災后重建中培育壯大,已經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法寶。

武都區的氣候、土壤等與地中海沿岸極其相似,夏季炎熱少雨、冬季溫和濕潤,坡地陽光充足,晝夜溫差大。利用這些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武都區在過去十年里不斷擴大油橄欖種植面積,現在已經是我國油橄欖種植的最主要產區,許多貧困群眾從中受益。

武都區油橄欖辦主任馬鵬飛說,截至2017年底,全國油橄欖種植總面積達90萬畝,其中武都區就占了45萬畝,涉及22個鄉鎮、4.5萬戶21萬人。通過油橄欖產業,159個村如期實現了脫貧。

隴南是全國花椒、油橄欖、核桃的主產區之一。互聯網的應用讓隴南大山里的特產漸漸被外界熟知,開始源源不斷地走出大山。2015年隴南市被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為全國首個電商扶貧試點地級市,商務部也將隴南列為“全國電子商務示范基地”。隴南市誕生了西北首個淘寶網市級地方館、西部首家電子商務教學培訓全日制學校。隴南正從過去的封閉中走出來,成為一個“全民皆電商”的“時髦”之地。

現如今,經歷過地震災后重建的隴南正呈現加速奔小康的勢頭。隴南的大山正在被打開,山水不再阻隔,脫貧攻堅進程加快,發展正在實現跨越。

[責任編輯:楊凡、楊婷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海南開展紀念“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救災協同演練

海南開展紀念“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救災協同演練

圖為小學生進行疏散逃生演練。由藍天救援隊、海口市民間災害應急救援隊等民間組織參與的海南省2018年“防災減災宣傳周”紀念“汶川特大地震...[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05-12
僑愛暖汶川:教育興,則汶川興

僑愛暖汶川:教育興,則汶川興

“振興教育,是汶川重生的長遠之計。其中,北川中學更是通過中國僑聯集結了73個國家80多萬人(次)總計2億元人民幣的愛心捐款。[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05-12
周永生:中日關系改善將為兩國發展帶來新契機

周永生:中日關系改善將為兩國發展帶來新契機

近日,李克強總理正式訪問日本,中日兩國就推動雙方關系進一步改善、實現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目標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對此,外交學院國際關...[詳細]
新華網 2018-05-12

中國社會組織與柬教育青年體育部簽署多個協議

中新網金邊5月12日電應柬埔寨公民社會聯盟論壇(簡稱“聯盟論壇”)邀請,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簡稱“中促會”)協調20家中國社會組織8...[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05-12

空姐遇害案遇害人父親:將追究順風車公司責任

今天上午,北青報記者從遇害空姐李某珠父親了解到,他們是在當天清早得知犯罪嫌疑人尸體被發現,幾位親朋隨后前去打撈現場查看,李先生沒去...[詳細]
北京青年報 2018-05-12

十年·致敬重生

2008年5月12日一場災難突然降臨天崩地裂,滿目瘡痍殘垣橫亙,生離死別中華民族在這一刻噙滿淚水家園被毀,人心不移有一種力量,使山川動容...[詳細]
新華社 2018-05-12

國家衛健委:發展護理事業要加快滿足百姓多樣化、差異化健康需求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日前表示,發展護理事業要加快滿足百姓多樣化、差異化的健康需求,助力健康中國建設。我國護理專業技術水平持...[詳細]
新華網 2018-05-12

4名少年持砍刀上高速互相追逐 稱受網絡直播影響

4名少年持砍刀上高速互相追逐。5月10日,這通常只會在電影里出現的一幕,卻在G60滬昆高速邵陽段真實上演,讓巡邏經過的路政隊員捏了一把冷...[詳細]
紅網 2018-05-12

中國舞協“送歡樂下基層”走進重慶城口

記者從中國舞蹈家協會獲悉,中國舞協文藝志愿服務團日前走進重慶城口縣,開展“送歡樂下基層”活動,為當地百姓獻上了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詳細]
新華網 2018-05-12

美團推動“虛假報銷”員工自查 構建陽光誠信職場環境

今天,美團管理層、陽光委員會聯合發布致全體員工內部信,公布對于近期“虛假報銷”員工自查的處理決定,重申公司“正直誠信”的核心價值觀...[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05-12

川港攜手十年蹤跡:“東方之珠”的“天府”情

“我來了9次,都是為了工作,這也是我對四川人民的一份承擔。”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近日在成都會見媒體時,如是回答其十年內九次到訪...[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05-12

譚天星:汶川十年 僑愛無疆

譚天星:汶川十年。我們要向廣大僑胞再次深深地說一聲感謝。[詳細]
中國新聞網 2018-05-12
版權所有: 齊魯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09062847號-1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503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70002
通訊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8567號  郵編:250062
技術支持: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