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網
2018-05-14 14:26:05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光明日報記者 胡曉軍 光明日報見習記者 馬榮瑞
“滿天風雪滿天愁,革命何須怕斷頭?留得子胥豪氣在,三年歸報楚王仇。”1927年12月27日,時任中共江西省德安縣委書記楊超在南昌市下沙窩被國民黨反動派殘忍殺害,時年23歲。臨刑前,在漫天風雪中,他高亢地吟誦著這首就義詩,聲震八荒……
楊超像 資料照片
如今,在德安縣寶塔鄉梅橋村馬家垅旁,有一座不太引人注意的小山丘,那便是英雄的埋骨之處。拾級而上,半山腰處,楊超烈士的墓碑挺立在蒼松翠柏之間。新中國成立后,德安縣先后五次修繕烈士陵墓,使之成為全縣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他個頭不高,身體結實,有時嚴肅得有些怕他,有時親切得很愛他,他待人和氣,在家里和鄉里有很高的威信。”對堂兄楊超,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總后勤部副參謀長楊恬將軍生前留下這樣的回憶。
楊超,1904年出生于河南省新縣,幼年時隨家遷居江西省德安縣。在南昌心遠中學學習期間,楊超開始閱讀馬克思主義著作,并和同學袁玉冰、黃道、方志敏等組織革命團體“改造社”。1923年秋,楊超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并發表《改造中國的一條道路——革命》一文,大聲疾呼無產階級革命。隨后,進入北京大學就讀。
五卅運動爆發后,楊超在北京大學黨組織的直接領導下積極參加反帝愛國運動,其間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5年,楊超利用寒暑假回江西從事革命活動并組織了德安縣最早的工會——德安柴炭工人工會。
次年,楊超受黨組織委派,回到江西出任中共江西地方委員會委員并在中共德安縣第一次黨代會當選為縣委書記,領導群眾積極策應北伐軍進軍。“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全國陷入白色恐怖中,大批共產黨員被殺害。楊超領導德安人民進行了堅決的反蔣斗爭。南昌起義之后,楊超遭到通緝,但他繼續率領德安農軍開展武裝斗爭。1927年12月23日,楊超出席黨的武漢會議后在返回江西途中不幸被捕,之后英勇就義。
楊超不僅是壯懷激烈的革命者,還是文采飛揚的詩人。在他短暫的生命中曾創作出許多謳歌革命、富有家國情懷的壯麗詩篇,如《述懷》《有感寄李竹青》等。據烈士的侄子楊舜介紹,楊超就義后曾遺留大量的詩作、書信等文稿資料,被秘密保存于祖屋的夾皮墻內。日寇侵華時期,故居連同文獻資料悉數被焚毀。
為了緬懷烈士功績,1996年,楊超家鄉的干部群眾將梅橋小學更名為“楊超小學”,后調整并入寶塔鄉中心小學。“每年我們都要組織大批學生前往烈士墓地祭掃,接受紅色洗禮。須知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先烈們用熱血換來的!”寶塔鄉中心小學校長程水生說。
“穿過小山崗,走過青草地,烈士墓前來了紅領巾,舉手來宣誓,拳頭握得緊又緊……”德安縣人民檢察院原副檢察長方明至今還依稀記得當年為楊超烈士掃墓時唱過的紅色歌謠。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方明利用業余時間自發搜集整理烈士資料,訪問烈士生前的知情人,創作出有關烈士的連環畫、小說等作品,共計十余萬字。“我曾是一名軍人,有責任把英雄的故事講下去。”方明說。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